“我从你手里买的票,刚才你过来的时候,我隔着两个人给你递了五毛钱,你撕了一张票给了我。”三姑耐心解释。
“你是你买了票,那你把你的票拿出来给我看看。检查一下你的票。”
售票员提出这样要求,就有点儿过分了。公交车不像火车,对票号入座,下车的时候还要查票,人们都仔细保管自己的车票。公交车不对票入座,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座位,所以买完票就随手一扔。除了出差可以报销的公职人员,根本就没有人闲着没事儿,会保存那一纸车票。
可是三姑就是个例外,别人喜欢集邮,集火花,集烟盒。她喜欢集车票,起初是大伯和大姑的火车票,后来是公共汽车票,再后来公交车票。后来大姑结婚后去北京旅游,专门去坐地铁,就是为三姑收集一张地铁票。
今天这张公交车票,是三姑自己第一次坐公交车的车票,对三姑来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所以当售票员把车票给了她时,她没有随手扔掉,而是仔细地放进自己的裤兜里。想等到市里以后,她再拿出来,放进行李袋里的日记本里,等回家的时候,再记录保存。
所以当售票员给她要票的时候,三姑一手抓着旁边的座椅背,一边从裤兜里拿出车票,递到售票员的面前。售票员拿过三姑手里的车票,上下左右仔细看了个遍,才递给了三姑,嘴里不满地嘀咕。
“有票怎么不早点拿出来,还要磨蹭这么长时间。”
三姑:“……”
你只是一味强调我没有买票,也没有说要看我车票啊。想是这样想的,但是三姑没有说什么,她记着家里人的嘱托,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姑长长的舒了口气,幸亏自己有收藏车票的习惯,要是像其他人一样,买了票就随手丢掉,她不得被卖票的砸了二层皮了。
了公交车,三姑一下子就懵了,这么宽的马路,可以并排行驶好几辆汽车。县城的马路虽然也是光溜溜的油漆路,两辆车还行,要是有三辆车就紧紧巴巴的错不开了。南来北往的汽车川流不息,嗖嗖的从三姑身边驶过去,看的人眼晕。早就听秀萍说过,她们要去的地方,在马路对面。三姑瞅了个机会,背着书包就要往马路对面跑,被秀萍一把拉住了。
“清素,你要干啥呀?”
“过马路啊,你不是说咱俩要去的地方在马路对面吗?”三姑回答。
“过马路得走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不能在半路上乱跑,要不你会被车撞到的。”秀萍有些哭笑不得。
“我忘了,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但是咱县城里没有红绿灯,都是抽个空想从哪里窜就从哪里窜,都忘了书上教的怎么过马路了。”三姑有些尴尬,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走,前面有个红绿灯路口,咱们从那里穿过去。”
秀萍拉起三姑,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红绿灯。三姑像个刚也会走路的小孩,紧紧抓着秀萍的手,亦步亦趋的过了马路。
过了红绿灯,是一条宽阔的南北朝向的马路。七月中旬的天气,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到中午,太阳就已经如一个巨大的火球,把大地炙烤的滚烫。柏油路被晒化了,塑料凉鞋踩上去,走一步粘一下,似乎要把鞋底子给粘下来。
三姑和秀萍都背着沉重的行李包,没走几步就,就热得汗流浃背。每走一步,就觉得肩上的包袱,又无端的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