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五一劳动节,李旺军脸上一天比一天忧虑。
农家人盼一场透雨的心情,城里上班拿工资的人根本不理解。
盼望下一场透雨的人还有顾镇长。
他是上班拿工资的干部。
他当五年农牧局局长的时候,盼下雨的心情也没这么急切。
高崖塬上,五千亩旱沙地铺地膜种西瓜的产业从今年开始。
要能搞成功这项产业,如江老板所说,农户家一亩地有五百元收入。
有二十五块是产业税。
五千亩地上,就能收十二万税款,这能大大缓解高崖镇的财政紧张局面。
顾镇长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他跟李旺军一样,每天早上起床,从屋里出来先抬头看天。
四月马上要出去了,如果一场雨都不下,五千亩沙地里的瓜苗,只能留在江老板的五十个大棚里。
一大早,李旺军抬头看完天色,叹了一口气,朝上房屋喊。
“夏叔,还是大晴天,咱山子再有本事,哪能预测天气预报。”
山子说这几天下大雨。
江山从二房屋出来站门台上,抬胳膊打个展展。
“军哥你愁啥,雨肯定下。”
“还有三天就到五一了,你十个棚里的盆花今天开始拉出去,可瓜苗啥时候能拉出去啊?”
“军哥,这不刚好嘛,拉完一万盆花,接上拉五千亩西瓜苗。”
李旺军心里更忧虑,山子,你未免太乐观了吧?
十个大棚里的三样盆花,从三月初培育到四月底,已经全部开花了。
红艳艳满棚着火。
拉去西京点缀主街道和装饰鼓楼广场。
两辆大卡车停在大棚前面宽敞处,几十号人转移花盆装车。
七百户村的办公房院里也是这三样花,那叫一个惹眼。
李旺军给自己家拿了几盆给夏莹莹养眼。
村里其他人也想拿回去几盆,被李旺军喝住,你们家也有生孩子夏老师吗?
赶紧拉去西京,否则被村里人顺手他一盆你一盆。
小兰姑娘好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装黄瓜箱子装顺手的人,装花盆装的相当有效率。
西京陈总配过来两辆专业拉花棚的卡车,车厢里搭起上中下三层铁丝网架子。
江山一脸兴奋,这两辆车子不正好帮自己往塬上拉西瓜苗。
江山赶紧跟陈总联系。
“陈哥,这两辆车能不能帮我拉瓜苗?”
陈茂海也在关注江弟手底下这笔土地产业,语气里有一抹担忧。
“江弟,你那边人盼着下雨吧?可四月出来雨还不下,你的五十万投资不会赔掉吧?”
“放心了陈总,不会赔掉,五一前后肯定下雨,瓜苗马上栽下去。”
陈茂海默了一下,劝一句:“老天下雨可不是跟领导说一句话就能下的事。”
陈茂海的意思,咱们卖书,一车货拉出去往哪儿发,有时候上面领导说一句话就能决定,一笔钱就能挣回来。
可老天下雨这事,你跟管农业部的部长说一声,他也说了不算。
江地搞这项产业,风险太大了。
他扎在高崖塬上,投资几十万,让三个村的村民用两个月时间铺五千亩沙地种地膜西瓜。
如果四月出去不下雨,问题就严重了。
“江弟,这两辆车是专门拉矮枝盆花的,我不能配给你拉瓜苗,但我可以给你拉一车铁丝网架子,用在你村里那辆货车和三轮车厢上。”
“那行,你把架子给我拉过来。”
原计划三个村的瓜苗用三轮车厢拉上去。
江山觉得一趟又一趟出出进进,效率太慢。
用自己的一辆拉砖货车,搭上几层铁丝网架子,一车拉一百亩瓜苗。
这几天,三个村子的人被他们的村支书带进七百户,看一圈温室大棚的同时,学会在沙地里先铲瓜窝再铺地膜。
沙地铺地膜,果然是一学就会的技术。
栽瓜苗之前,五千亩土地上先等一场透雨,再铺上地膜。
各家三十亩沙地的地膜已经用货车拉过去了。
一场透雨还不下。
高崖塬上,每家的大人都抬头看天,越看心越焦虑。
其实,江山心里也有些忐忑。
安泰县城上水巷没有原来的自己,是不是四月底这几天,也不会和原来一样下两场透雨?
可上水巷还有原来的张常胜,有原来的他儿子张勇勇。
江山想起来了,五一节前几天,安泰县班车站,有摩托飞车党抢顾客皮包,拖死了一个妇人,全县排查摩托,谁家有摩托都要去派出所登记。
这事在八九年四月底相对来说比较特别,小江山是老江董的时候都记忆犹新。
江山进了派出所。
贴到文所长跟前小心问:“文所,安泰县登记摩托信息,是不是把我那辆摩托也登记上去了?”
“你都知道了?昨天早上汽车站出了事,局里立马下了通知,李支书的信息我已经报上去了,你们七百户还有谁骑摩托?”
“赵保红买了一辆。”
“行,我把他信息也备案,你告诉你们村里人,谁要买摩托,先来所里登记一下信息备个案。”
安泰县汽车站确实发生了摩托飞贼抢乘客提包的事。
这事照常发生,五一前的两场透雨照常下。
一个县域的连阴雨覆盖的面积肯定很大,不可能安泰县城下雨,高崖塬上不下。
夏莹莹也抬头看天,语气忧虑:“山子,不下雨能把人愁死。”
“媳妇儿,你把你正愁的愁,三儿咋还不生?不是说四月底生吗,这几天就是四月底,咋还没动静?”
“大夫没说死是四月底,说了不是四月底就是五月十号之前。”
张兰做好了陪儿子去医院的准备。
小被子尿布软纸脸盆,能想到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装车子后备箱里。
张兰刚抱怨现在女人娇贵,生孩子必须去医院生么,又说现在就让江山把她和刘阳阳一块送城里。
生孩子总不能在李旺军家耳房生吧?
李旺军竟然无所谓,说生就生,有什么大不了。
江山让他成了三十万身价支书,他就把自己家一院房子给了江山。
他给村里大脚片接生婆说好了,夏莹莹生孩子时候她过来接生。
“山子,你媳妇非要去医院生?”
“难道在你家土炕上?即便不去医院,也要在我家啊。”
李旺军一脸失望:“难道这人不是你家?”
夏莹莹对旺军哥的挽留很感激,可这儿毕竟不是江山本来的家,他无所谓,村里其他人能无所谓?
“军哥,我身边有我妈和我弟媳妇,你和山子不用担心我,我先住我家楼房,去医院也方便。”
李旺军点头,再安慰夏莹莹。
“你在城里安心生三宝,等满月了山子再把你拉上来,咱在我院里给你摆十桌,全村人给你热闹。”
江山劝住李旺军。
“行了军哥,这事儿一个月后再说,这几天我照顾我媳妇在医院生孩子,村里这一摊子麻烦你多操些心,下完这场雨,瓜苗赶紧往出拉。”
李旺军瞪眼。
“山子,瞧你说的,好像今晚就能下雨。”
小车拉一个张兰一个刘阳阳,一个小宝和夏莹莹回楼房上。
夏莹莹在村里住了一个月半,目的是为了每天走一万步,好顺利生下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