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接着说:“不仅如此,修路所需的材料也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铁这种关键材料,其需求量必定非常巨大。虽然这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但如此高昂的初始投入,即便是举全国之力,恐怕也难以铺设太多这样的道路吧。”
张好古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感叹,老师徐光启果然是位厉害的人物,他的话语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这种新型道路在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重重困难。
“恩师所言甚是,目前确实难以大力推广,一来成本高昂,二来技术尚未成熟。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大势所趋。”
张好古心中暗自思忖,其实他本不打算如此早地将这些想法公之于众,但既然今日已谈及此事,倒不如索性将心中所想一吐为快。
“这自行车的应用远不止局限于铁路之上。它完全可以实现小型化,不仅能够载人,还可载货。只要有路,它便能畅行无阻。
若是装上大炮,它即刻摇身一变成为战车。试想一下,这战车通体皆由钢铁铸就,即便再勇猛无畏的勇士,纵马挥刀猛砍,又岂能伤它分毫?既然无法撼动它,那便只能被动挨打。
而车内之人,既可操纵火炮,亦可使用火铳,且这战车还能自由驰骋,如此一来,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还有谁能与之抗衡呢?它甚至能够抵近城门,以炮火轰击城门,如此威力,又有何城可守?要想抵御它,唯有同样以火炮还击,可火炮移动不便,而这战车却能自由行动,来去如风。”
张好古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用手抹了抹嘴角,让酒水的余味在喉咙里稍稍停留,接着又给自己斟满一杯,轻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稍作停顿后,他继续说道:“这自行车啊,不仅能载人,还能拉货呢!要是在它后面挂上犁,那可真是如虎添翼,犁起地来比牛马可快多啦!而且啊,它挂上车厢,一次就能拉好几千斤粮食呢,甚至能一次拉上百人!这力气,可比牛马大多了去啦!”
他越说越兴奋,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还有哦,只要有路,这自行车就能走,当然啦,最好是水泥路,那速度,简直比最快的马还要快呢!”
崇祯皇帝原本还能勉强保持镇定,但听到这里,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惊,猛地一下站了起来,瞪大眼睛看着张好古,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致远,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崇祯的声音有些发颤。
张好古见状,连忙躬身施礼,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回皇上,微臣所言句句属实,请皇上相信研究院的实力。事实上,我们研究院的下一个研究项目,就是要造铁船呢!”
“铁船?”崇祯皇帝显然对这个概念感到十分陌生,他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铁也能浮在水面上?”
这个问题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毕竟,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铁是一种沉重的金属,怎么可能浮在水面上呢?这种想法简直就是不可能,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虽然当时已经有了铁甲舰,但那也不过是在木船前面装上铁板当撞角用而已,和真正的铁船完全是两码事。
一干重臣面面相觑,显然对张好古的话心存疑虑,但张好古却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回应道:“研究院的使命便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其所创造出的事物,又有多少是诸位此前未曾见识过的呢?”
他的这番话,让众大臣陷入了沉思。的确,研究院向来以创新和突破而闻名,许多看似天方夜谭的构想,都在那里成为了现实。如此想来,张好古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刑部尚书熊明遇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缓缓说道:“若那自行车果真如张致远所言,其价值确实堪称国之重器。”
他的话音未落,众人纷纷附和,亦纷纷起身,举起酒杯,齐声高呼:“确实是国之重器,致远诚不欺我,恭喜皇上,恭贺大明,饮胜!”
“饮胜!”
皇帝端坐于椅子之上,面带微笑,亦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随着这一杯酒的下肚,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接下来的谈话中,众人对张好古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同时也不忘向皇帝道贺。
崇祯帝听着诸臣的恭贺,也是心情大好,不过听着诸位大臣的马屁话,来来去去就那么两句,突然怀念起张好古的马屁话来,那个好听,就是说上一天一夜都不带重样的,不亏是朕自己亲自取的榜眼啊!天子门生就是牛气啊!自己是多么的慧眼识珠啊!
就在众人饮酒正酣之际,接替张凤翔担任工部尚书一职的张凤翼突然站起身来,他面带微笑地看着张好古说道:“自从我从南京部院调任至京师以来,老尚书就时常对我夸赞张致远你啊!他说你是千年难遇的奇才,还特别嘱咐我,如果张致远有任何需要工部协助的地方,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助你。致远啊,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工部上下必定会全力以赴地配合你。来,让我们共同干一杯!”
说罢,张凤翼举起酒杯,与张好古碰杯后一饮而尽。
待两人喝完酒,张凤翼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春日里盛开的桃花一般。他轻轻放下酒杯,然后悠然地说道:“致远啊,我看这琉璃酒杯真是妙不可言,其透明度之高,简直令人惊叹,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里面的酒花在杯中翻滚、舞动。这样的酒杯,不仅能让人更好地欣赏美酒,更能增添饮酒的乐趣。不知道你是否愿意送我一套呢?毕竟你之前可是送过老尚书一套如此精美的琉璃酒具呢!”
张凤翼的这番话,就如同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原本安静的场面瞬间被打破。众人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便像被点燃的爆竹一般,纷纷附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