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小区,两种电价的问题,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做了多方解释,也出了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很简单,你开发商要把那电房建起来,那用电负荷量增加了,正常了。又补交上税费,可以报装永久用电,那供电局第一时间给你报装。
什么?开发商没钱?那没办法,只有住户凑钱先把电房完善了。你电房不完善,供电局把拉电线过来也没用呀。
难道还要供电局替开发商建配电房?
开玩笑,开发商卖房的钱可没交给供电局,这配电房是小区的物业产权。
就像一个工厂,你工厂里的变压器和配电房总不能也要供电局替你建吧?
可是,普通的居民哪里会了解的这么多?
来这景丰花园买那些没证的房子的人,只贪图一个便宜,那没房产证的房子价格,比前面两栋可以办房产证的房子便宜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呢,大把人抢着买。
于是乎,就出现了一个死结。
李凡高心中吐槽,这种情况好像不属于电力诊断,也不属于技术难题呀。
怎么专才协会里的那小周,会把这任务分到自己这里来呢?
此时他也不便多问,跟着冯经理和另外两名供电所的工作人员便往小区里面走去。
供电局的工作人员一进景丰花园,里面那几个老太太、老大爷便围了上来。
“你们是供电局的人吧?你们给我们说道说道,为什么我家的电费比他们家贵一半?”
“你供电局为什么不把电线整大一点,我们煮个饭,做点烤肉什么的都会跳闸。”
“哎!说你呢,你这小子,刚才不是说你是烤红薯的吗?你这不是供电局的吗?”
“你们这是推卸责任……”
各种声音嘈杂纷乱,七嘴八舌的,冯经理几个人难以招架。
李凡高暗自运动内力,说了一声:“这位老大爷,我确实不是供电局的。”
那声音盖过了嘈杂声,传入众人耳中。
几个还在乱哄哄的老太太老大爷都一怔。
冯经理此时说了一句:“他确实不是供电局的,他是……”
李凡高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这些供电局的同志过来检查设备,我跟过来看看,有没有搬搬抬抬的出力的重活计,能挣一点是一点不是?大爷,你家里有没有需要抬扛搬的东西呢?我给你个优惠价。”
说着,他给对冯经理使了个眼色。
那冯经理心神领会,从李凡高身后向小区的临时用电变压器那边走了过去。
“喂,还没说清楚,你们别走啊……”
一众老太太老大爷还在后面嘟嘟囔囔。李凡高知道越解释越乱,他用中气十足的声音对一众老太太老大爷说道:“供电局的技术员过来检查电力设备,那电线很危险的,你们千万不要靠近。”
说完,他就快步朝冯经理方向跟了上去。
那几个老大爷老太太本来还想跟着看热闹,反映问题,可是一听有危险,都收住了脚。
其实,人呐,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你这么便宜买来的房子,肯定是有问题。
你有问题找开发商去呀,那小区里面的变压器、配电房配套不齐,你找供电局有啥用?
就好比你家里的没电饭煲,不能用电来做饭,你怪供电局没用呀,你总得买个电饭煲回来,才可以用电吧。
小区里的电房、变压器、配电箱,就相当于家里的电饭煲了。
可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人啊往往就有很多时候就不会讲道理了。
换作是李凡高,他可能也会这样。
这种情况李凡高在前段时间参与电升压站和光伏发电场输电电路的建设过程中都不知道遇到多少了。
骂也骂不得,讲道理也讲不通,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拖!
拖到人家有耐心坐下来讲道理了,那时候再按照相关的政策、文件讲讲道理。
冯经理带着两名工作人员和李凡高落荒而逃,快步走向这小区的北面。那是这小区建筑工地的临时电房。
几人来到那变压器和配电箱旁边,李凡高凑前去看了看,那是一个500的变压器。
那变压器已经很是老旧,那配电箱非常简陋,锈迹斑斑,显然是很久没有人来维护。
这也很容易理解,这小区连保安、清洁工也没有,哪会有电工?
李凡高只瞄了一眼,基本上就不用怎么看了,没有技术难题。那几栋楼的居民可能是自己临时聘请了电工,从这里把电力接到楼层里面去了。
供电公司总不能全停了电吧?那可是700多户呢。
供电公司后来没办法,只能够在每一个楼层贴了公告,说明了这电力配套不足,大家用电要小心。
至于电费,那只能是按照临时用电的计算标准来收取。
李凡高绕着变压器和配电箱走了一圈,对冯经理说道:“冯经理,这里好像没有需要诊断的问题呀。也不存在技术难题,找我过来好像有点不对题。”
那冯经理说道:“是这样的,这小区当时规划和报建的时候是建设四栋商品楼。我们预留了足够的线路走廊和供电负荷。可是开发商后来又开展了第二期建设,而且手续不齐全,也没有向我们供电部门申报增加电力负荷。”
“所以,我们近期没有多余的电力线路拉过来这里,即便是那发开发商筹集到资金再开工建设,也没有多余的负荷容量给他用。”
李凡高道:“那好办啊,从第二个供电工区拉条10千伏电线过来就行啦。”
那冯经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从这里看向北,最近的变电站不属于我们西口区,那是另外一个县市了,涉及到从其他县市拉负荷过来,这项目,就……”他没有接着说下去。
李凡高立刻秒懂。
这供电局也有考核指标的,什么安全指标、规划指标、电网建设指标,还有售电指标。
如果由冯经理提出把这一片的售电指标让给其他的县市,那领导还不把他骂死?
可若是由李凡高提出,那意义又不同了,专家的意见嘛,领导总是要考虑一下的。
李凡高有些哭笑不得。
在进这个小区的时候,他还想着不做背锅侠,想不到没有做背锅侠,却要做签字侠,要签上自己的大名。
那冯经理又说道:“我收到有消息说,那开发商被有关部门督促筹集资金,一定要解决这四栋楼的老大难问题。再加上他原来有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押在有关部门,这部分资金优先解决电力供应问题。”
“下一步就是关系到我们供电的线路走廊和供电工区的负荷问题了。能不能够满足这四栋楼的电力供应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好吧,你们出个方案,到时我出具专家意见。”李凡高理解冯经理的难处。
这事情是好事,解决群众的电力供应问题嘛,李凡高觉得自己签名也没啥大问题。便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想不到自己第一次以专家身份解决的电力难题,不是电力技术,而是电力工区的问题。
他哪知道,景丰花园与他的关联,这只是开始……
(电力知识:这个故事是三省的工作经历,目的是提醒老铁们,买房子的时候,也要留意供电设施哟。有机会再写一个小区电力设施接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