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回到家就乐了起来,“媳妇我和你说,今天大力家过年可热闹了!”
金乐就问什么热闹,傻柱乐呵的说道:“俩,都在帮忙做饭,要不说还是大力厉害我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就回来了。”
“你也是闲的!”
“我怎么是闲的,我们关系不错。”
傻柱又乐呵起来了。
易忠海等了一会,巡视大院也发现了,打了一个招呼就走了。
刘海中看着这个情况也没说,只是嘀咕一句:“这大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我们家看看,最好是老大回来那天!”
大年初三,陈伟来到办公室,今天时间紧迫,只有半天时间。
还没等陈伟打电话,秘书就把文件拿来了。
陈伟一看,头都炸了。
关于恢复高考,特殊地区,试行管理办法。
陈伟看了一下,在全国抽选六个省份,三十个县市区,在今年的六月开放高中,三年后,在这些地方,试行高考。
每个省份,采取不同的试卷,高中采取经典的文理分科,不采取赋分制。
同时在试点地区,建设一批新的学校,老学校,建设新建筑。
对于留学生管理办法,对于各级单位,使用留学生办法,陈伟看的认真,基本就是,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对于归国回来的留学生,想要找到工作,必须参加工作考试,全民监督。
对于艺术类,本科院校,不予考虑,但是会开放艺术类专科学校。
对于保送生管理办法,采取数学单科淘汰制,数学不行,直接淘汰。
对于加分制度,偏远山区,等等,一律只加五分。
同步公务员考试,中专生,大专生,大学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个分类很多,陈伟看了一会。
看完这个还没批示,陈伟的时间就到了就要回家了,陈伟说道:“我回家再琢磨琢磨这先不批示!”
陈伟又说了自己的事情,让问问,怎么现在群众生活水平还是那么低,怎么那么穷。
陈伟回到家中,这是好一琢磨。
本来二十年不高考,事情可能是被回归打乱了。
高考需要试点,高中也需要试点,教材也需要重新编排。
躺在家里的床上,陈伟想明白了一点,这次的试点,会在新华书店,贩卖书籍,同时划定高考范围。
这个公告出来不是立刻恢复高中,而是给大家两年的时间,在家复习,然后试点高考,进入大学。
最绝的就是为了杜绝冒名顶替,这次直接给考生颁发二维码,根据填写报告的姓名,地址,学号,生成二维码,阅卷系统,升级,有陈伟带来的装备,阅卷变的更加规范。
这一切都要时间,而且不需要出卷的老师。
陈伟带来的试卷已经超量了,随便拿出来都能作为高考试卷,能用几十年,只要筛选就行了。
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同时也防止了泄漏的风险,还能钓鱼,如果有其他穿越者,或许真的能钓鱼。
陈伟琢磨这些事情,琢磨琢磨就睡着了。
醒来之后,还要处理这些事情,对于不合理的地方,陈伟要提出自己的建议,不然给他看这个就白瞎了。
这个事情,可是重中之重,陈伟也不敢马虎。
第二天过年就跑去基地。
可是娄晓娥不这么想了,她感觉陈伟有问题,感觉陈伟在外面,不会又养了人。
她让秦京茹在家带着孩子,陈伟前脚刚出去,她后面骑着车,跟着出去了。
这车还是秦淮茹的车。
瞧见大力去了轧钢厂路上不远的胡同,娄晓娥心中有底气了,感觉大力在这边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
她就朝着胡同中钻,立刻就被人拦下来了。
娄晓娥就在外面叫:“陈大力,你给我出来,我看见你进去了!”
不需要娄晓娥吆喝了,陈伟刚进办公室,就报告,他被跟踪了。
陈伟不能带着娄晓娥穿墙进去,陈伟绕后,从娄晓娥背后出来:“你瞎叫唤什么,我这上班能!”
陈伟从后面出来,娄晓娥指着前面:“你不是从这里进去了吗?”
“停车,走我带你去单位,闲的你!”
陈伟带着娄晓娥绕路,签字,画押,带着娄晓娥进门了,看见很多人带着枪,还有暗岗,陈伟说道:“别瞎说啊,那边是我的办公室。”
进来之后,娄晓娥看见陈伟的外套还在凳子上,桌子上都是文件,陈伟指着秘书说道:“这位领导,你们见过一次,生孩子的时候!”
娄晓娥感觉面熟,确实见过,陈伟带着娄晓娥出去了,指着院墙:“瞧见没,自行车放这边!”
娄晓娥说道:“你真上班,我没想到,这里还有单位!”
“别瞎说啊,你以为我做什么去了?”
娄晓娥委屈的说道:“我以为你在外面又养了一个!”
“不相信我,来抓我了对不对?”陈伟质问,娄晓娥点了点头。
陈伟说道:“回去别瞎说,我请假,先送你回去,我让人去推自行车,还要带你签字,不然你今天来,我说不过去!”
陈伟把钥匙给了人,让人推自行车去了。
路上,娄晓娥坐在后座,搂着陈伟的腰就问道:“我没想到,你单位就在这里,我以为在政府那边。”
“别瞎说啊,大院里的人,一个字都不能说,这是保密单位都带着枪!”
陈伟叮嘱,娄晓娥说道:“我又不是小孩,你不在外面养小的就行。”
回到大院,陈伟看见,刘海中家的老大,刘光齐来了。
他们家的小孩也长大了,就和陈工差不多大。
小孩看着陈工在那边挖坑玩,也想玩,陈工不带人家玩,陈伟走到陈工身边,陈工一嘴京片儿,就对陈伟说道:“爸爸这个臭外地的好讨厌,我不和她一起玩,她非要缠着我一起玩!”
陈伟对陈工头上,不痛不痒的一巴掌:“你这孩子怎说话,都和金鱼张学坏了,明天爸爸去他们家,找他麻烦去!”
陈才在一边说道:“爸爸,他们家在小厂胡同和砖瓦胡同那边,就是鼓楼底下。”
陈才瞬间就把哥哥卖了,娄晓娥也说道:“你这孩子不学好,这是你隔壁邻居,刘光齐叔叔家的孩子。”
娄晓娥没勉强在一起玩。
陈伟回家去了,顺带孩子也跟着回家了。
隔壁的小女孩,跑回家告状去了,刘海中听后,也很生气,忙摆手说道:“陈工那个孙子,一嘴的能话儿,还我们是臭外地的,他们家才是,我在这里都住多少年了,我们家祖上就是本地人,别理他。”
二大妈说道:“那孩子被惯坏了,天天小嘴巴拉巴拉的,一口一个地道,地地地道,咱们不理他。”
刘光天在一边笑着不说话,刘光福也笑着不说话,陈才这孩子,和他们差了一辈,他们看笑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