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临和朱元璋的帮助下,马皇后终于成功跨上车,但浑身僵硬得像块木板。
“身子往前倾一点....”
江临刚开口,朱元璋就挤开他,说道:“笨!就像骑马那样!”
说着,他竟一巴掌拍在马皇后背上。
马皇后“啊”地惊叫一声,下意识前倾,车子顿时平稳前行。
马皇后起初吓得闭紧双眼,渐渐敢睁开一条缝。
秋风拂面,她惊讶地发现两侧宫墙在缓缓后退。
“重八.....”
她声音发颤,说道:“真的在走.....”
朱元璋小跑着跟在旁边,罕见地露出紧张神色,喊道:“慢点慢点!前面有台阶!”
马皇后试着后仰身体,车速果然降了下来。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说道:“有意思.....”
“再快点!”
朱元璋像个顽童般怂恿道。
马皇后稍稍前倾,车轮转速立即提升。
她惊得倒吸凉气,却也在惊险中尝到一丝久违的刺激。
娘娘真厉害!徐妙清由衷赞叹道:“比陛下学得快多了。”
朱元璋佯怒道:“胡说!朕那是让着妹子!”
马皇后绕着庭院骑了三圈,发髻都有些松散。
当她最终刹停在众人面前时,脸颊泛着罕见的红晕,眼中闪烁着少女般的光彩。
“这感觉.....”
她小心地下车,双腿还在微微发抖,说道:“像踩着云彩飘似的。”
江临的越野车缓缓驶离皇宫。
车窗半开,初秋的风带着几分凉意拂过他的面庞,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烦闷。
“内阁首辅...”
江临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方向盘。
这个职位来得太过突然,就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激起无数他不得不面对的涟漪。
尤其是....那群大臣们说让他批阅奏折?!
我的天啊!
江临想想都觉得崩溃!
越野车转过街角,前方就是制造司衙门。
这座原本不起眼的,破破烂烂的官署,如今已扩建了三倍有余。
朱红大门前,两个身着制服的守卫正在巡逻。
见到江临的车,立刻挺直腰板,脸上堆满笑容。
“江大人!”
守卫们齐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谄媚,“您可算来了!”
江临已经很久没有来衙门了。
江临微微点头,将车停在衙门前特意为他划出的“专属车位”——这个概念还是他亲自引入大明朝的。
下车时,他整了整衣袍,深吸一口气。
几个月没来,不知道那群纨绔子弟把这里搞成什么样子了。
刚踏入大门,一阵喧闹声便扑面而来。
江临还以为这群小子在衙门里聚众打牌喝酒。
仔细一看,院子里,一群衣着华贵的年轻人正围着一台蒸汽机模型指指点点。
江临刚踏入院门,原本喧闹的院子突然安静下来。
二十多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齐刷刷地转身,然后像排练过似的,整齐划一地躬身行礼。
“参见江大人!”
江临嘴角微抽。
这群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官二代,今日倒是格外规矩。
他目光扫过众人,所有人都穿着新制的“工作服”
——那是他设计的深蓝色制服,模仿现代工装的样式。
当然,当初江临设计服装的时候,就特意让劳务派遣的服装和正式工的服装区别了开来。
“免礼。”
江临摆摆手,声音里带着几分戏谑,“本官数月不来,诸位倒是愈发精神了。”
“大人说笑了!您不在的这些日子,我们可是日日盼星星盼月亮——‘
“盼着大人带新鲜玩意儿回来!”
“听说大人荣升内阁首辅,我等欢喜得一夜未眠!”
“大人乃我大明栋梁,升任首辅实乃众望所归!”
“是啊是啊!”
“大人发明的电灯照亮应天,自来水惠泽万民,这内阁首辅之位非您莫属!”
江临暗自好笑。这群小子拍马屁的功夫倒是见长,想必是家里长辈特意教导过的。
他缓步走向正堂,众人连忙让出一条路,如同众星拱月。
正堂内,摆设倒是整齐,案几上纤尘不染。江临在主位坐下,立刻有人奉上热茶——上好的龙井,香气扑鼻。
江临接过茶盏,轻啜一口。
茶是好茶,但这般殷勤,必有蹊跷。他放下茶盏,环视众人:“我离衙多时,不知诸位可有长进?上回布置的蒸汽机改良图纸,可有人完成了?”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飘忽。最后面有个清秀少年怯生生地举手:“回大人,学生...学生试着画了几笔...”
江临挑眉:“哦?取来我看看。”
少年连忙从袖中掏出一卷宣纸,双手奉上。
江临展开一看,眉头渐渐舒展——图纸虽然稚嫩,但确实抓住了蒸汽机密封问题的关键,还在他原有设计上加了个巧妙的减压阀。
“不错。”
江临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郭晟,家父...家父是工部郭侍郎。”
少年声音越来越小,脸涨得通红。
江临若有所思。
工部郭侍郎是个老实蛋,没想到儿子倒有几分灵气。
“大人,您离京这些时日,我们可没闲着!”
几人抬进来一个盖着红布的物件,”是按您留下的图纸做的模型,请大人过目!”
红布揭开,露出一台精致的蒸汽机模型,铜管锃亮,活塞打磨得能照出人影。
江临走近细看,发现连最细微的齿轮都分毫不差。
“做得不错。”
江临由衷赞叹,“谁的手笔?”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是大家齐心协力...‘
江临心下了然。想必是找了能工巧匠代劳,这群少爷们顶多在旁边递个工具。
他也不点破,只是拍了拍模型:“既然做得出来,可明白其中原理?“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有人开始低头数地砖,有人假装咳嗽。
只有郭晟小声嘀咕:“气压推动活塞...冷凝形成真空...”
江临暗自记下这个名字。
在一片尴尬中,他回到座位,换了个话题:“我还听闻,诸位对劳务派遣的身份颇有微词?”
这句话像火星落入干草堆,瞬间点燃了众人的情绪。
“大人明鉴!”
“我等虽非科举正途出身,但为衙门效力这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走在街上,同窗都笑我们是临时工...”
“是啊大人!上月礼部设宴,我们连入席的资格都没有!说是什么编制外人员不得参与...”
众人越说越激动,有人甚至红了眼眶。
江临静静听着,手指轻叩桌面。
这“劳务派遣”制度是他引入的,本意是绕过僵化的官僚体系,快速招募人才。
当然也不能算人才吧,反正就是为了这些个纨绔子弟设立的。
因为那时候满朝文武都给江临塞人,江临是不得不招这些纨绔子弟。
可没想到在大明朝的等级观念下,这些官二代的劳务派遣竟成了身份耻辱。
“安静。”
江临轻声道。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立刻停止。
他放下茶盏,瓷器与木案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理解诸位的心情,你们本就是官二代,现在被人看得低人一等,自然不好受。”
江临缓缓道,“但朝廷有朝廷的规矩。你们虽是大臣子弟,但未经科举,若直接授予官职,如何服众?”
堂内鸦雀无声。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一道道光柱,细小的尘埃在其中飞舞。
江临目光扫过众人——有人忐忑,有人期待。
这些都是朝中重臣的子侄,背后代表的势力盘根错节。
直接拒绝会得罪人,但随意转正又会坏了规矩。
“不过...”
江临故意拖长音调,看着众人不自觉地前倾身体,“本官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随即,江临从袖中取出黑色平板。
这是他从未来带来的平板电脑。
“三日后,王垣会组织一场考试。”
江临点开一个文件,屏幕上显示出试题库,“内容涵盖格物、算学、机械原理。及格者转为正式官员,不及格者...”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继续劳务派遣。”
“分数太低的,卷铺盖滚蛋!”
堂内炸开了锅。
有人欢呼,有人哀叹。
--------------------
江临的手指轻轻翻动着账册,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制造司的账目比他想象中要整齐许多,王垣确实是个理财的好手。
每一笔进项出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连朱元璋提走的款项后面都标注了用途——“补北方旱灾赈济”、“修黄河堤坝”、“边关将士冬衣”.....
“呵...”
江临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指尖停在一页被翻得有些发皱的账目上。
那是自己出征法兰西的时候,老朱一次性提走的两百万两白银,备注是“军费”。
这不是扯淡么?!
哪儿还需要打仗军费?
蓝玉??
蓝玉打到了欧洲,军费暂时性不会发给他的!
连猜都不用猜,这笔钱八成又被这家伙挪作他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