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府。
江夫人斜倚在锦枕上,面容憔悴。
她看着江怀玉,声音低低道:“把铺子卖了吧。”
江怀玉低头跪在榻前,脸色青白交错。
江夫人语气缓了些,“我们江家不靠经商起家,祖上留下的田产和山庄足够我们子孙衣食无忧。”
“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不丢人,若再这样下去,把所有的产业都赔掉,才是真正的丢人。”
“以后不要再插手经商的事了,经商和读书是两码事,读书好不一定就善经商。”
“商人虽贱,但经商可是不易的。”
江怀玉指尖一紧,死死扣在膝上,却终究什么也没说出口。
他心里翻江倒海,不甘心三字几乎要冲出口。
他不相信自己真的不行。
可他看着面前的江夫人,心中所有的愤怒一瞬间全都被压了下去。
江怀玉咬了咬牙,胸腔仿佛被堵住,半晌,他缓缓低下头。
“我知道了。”
绣语坊。
江怀玉站在柜台前,望着眼前空荡荡的铺面出神。
脚步声忽然自门外响起,江怀玉不必回头,便知是谁来了。
江怀玉没有转身,只淡淡道:“我母亲让我把铺子卖了。”
他转过身来,望着谢珏,眼中多出几分沉静,“我承认,经商这件事,我不如你。”
谢珏安静地看着他。
“你若愿意退婚,我愿以高出市价五倍的价格买下绣语坊。”
“你们铺子所欠的外债,我会一并替你们还清。”
“江府宅子的修缮与账面调度,我也一力承担。”
“除却绣语坊的买卖,我再赠江家三处生意。”
“其一,是西市一家绣料铺子,货源稳妥,往来多是内务府与贵妇人家的采买,利润不薄。”
“其二,是江南一处染坊,经营多年。其三,是南城一间胭脂水粉铺。”
“这三个无论哪一间铺子,每年至少都是十万两的进项,加起来每年便是三十万两的营收。”
谢珏目光微转,望向江怀玉,“以上这些,皆可写入契书,落款过印,银货两清。”
“这桩婚事,我与宛枝皆有不是。”
“一个太过愚笨,迟迟不开窍;一个又太意气用事,未曾将旁人心思放在眼中。”
“至于今日之局,江家受了委屈,我愿意给足够的补偿。”
江怀玉紧紧闭了闭眼。
许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睁眼时,眼底只剩一片沉静。
“……好。”
“这门亲事,我退了。”
他抬头看向谢珏,目光不再针锋相对,反倒带着一丝疲惫。
“只是,还望你日后,莫负她。”
翌日清晨。
高云枝端坐于上首,不多时,江家夫妇抵达。
二人入厅后行礼,高云枝仅轻点了点头,示意落座。
礼官很快将文书呈上,两家照例签押,签押之后,便是退回庚帖。
两封庚帖交换,香火之缘,自此斩断。
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
对外,谢、江两家的退婚传得极快。
原因很快也传了出来,是因两家子弟八字相冲,犯了阴煞冲曜之煞,引来灾异。
故而,婚礼当日天火突降,实为上天示警,警婚不合。
消息一出,满京城皆哗。
“我早说那日大火不寻常,怎地就起了火?”
“听说连喜帕都烧了半角,若不是天谴,怎会这样巧?”
但话说到此处,便再无人敢深究。
百姓虽好奇,却也识时务,私下议论了几日,很快便偃旗息鼓。
之后不久,江府的修缮展开了。
谢珏派人送来了银票,总计二十万两,未署名也未留话,只托人交予江夫人亲收。
高宛枝得知后,也吩咐心腹侍女,将她名下绣云庄近年所积银钱一并清点,另添十万两银票,由长公主府送往江府。
江夫人接过银票时沉默许久,终是叹了一口气,道:“也算他们有心。”
有了三十万两银子,一声令下,江家后院的修缮比之前进度更快了,
雕梁画栋尽数翻新,垣墙重新修整,不到半月,便焕然一新。
江府,午后时分。
红漆大门缓缓打开,一辆极考究的马车停在门前,马蹄声一停,帘子掀起,高宛枝在侍女搀扶下缓步下车。
身后手中提着一方沉沉的紫檀木匣。
门房见是她,连忙通传,不多时,江夫人亲自迎了出来。
“郡主怎的亲自来了?”江夫人一时有些惶然。
高宛枝笑着行礼,将手中礼匣奉上,“江府旧宅新整,我该来贺一贺。这是些小物,不值什么,只求夫人莫嫌弃。”
江夫人接过,沉甸甸的,知是贵重之物,心中百感交集,只道:“有心了,快请进。”
高宛枝进了厅堂,寒暄了几句,便未久留,只说自己只是来道一声贺,就转身离开了。
书房中,夏日的风掠过案几,发出细碎的声响。
“少爷,郡主方才亲自登门,您要不要去见一见?”
江怀玉没有抬头,淡淡回了一句,“不必了。”
面前案上,摊开着三张铺契。
那是谢珏今日早上派人送来的。
这三家商铺,账上流水银花不断,单是月利,便足可抵江家往年五成岁收。
罢了,就到这里结束吧。
她不喜欢他,他早该知道的,只是当初不愿信。
只是他自己,执念太深,一直揪着不肯放。
如今,是他输了,输得彻底,也该放手了。
半个月后,京中东街,半日闲茶楼终于开张。
一开门,门前便排起了长队。
茶楼尚未揭匾,街上已挤满了前来探新的人群。
门前张挂着三丈红绸,“半日闲”三字遒劲潇洒,颇得文人雅趣。
剪彩一过,众人蜂拥而入。
入目所及,茶楼装潢极具巧思,既不似浮玉楼那般金碧辉煌,又非寻常茶肆的陈旧拘谨。
红木高案,素色帷幔,青瓷杯盏,处处透着雅致与新意。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整面奶茶榜单,上头密密列着十数种口味,各具名称,风格各异。
玫露青茗、桂雪香乳、云顶芝酥、杏仁沉香……
糕点小食也更多花样,花语酥、椒盐卷、奶酥团、椰香千层……
不少曾在浮玉楼尝过奶茶的达官贵人,也亲自登门。
一比之下,众人惊觉,半日闲的品类,比浮玉楼时丰富得多,口味也更胜一筹。
“这碧螺春乳茶,竟还能加杏仁糖霜?”
“糕点也讲究,这桂花年糕竟还有三层夹心,口感如此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