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可以先说说价格,看有没有人打退堂鼓。如果有人嫌贵不想养了,那正好不用自己为难。
“大家既然想养兔子,那肯定打听过价格。邻里邻居的,我也不能瞎要,就按一对兔子八块钱。如果大家愿意,咱们再说后续。”
“守义,就按你说的价格。”
“这么大一对儿兔子,五块钱可不贵。”
“就按你说的来。”
邻居们七嘴八舌的回答着,竟然没有一家嫌贵,准备退出。
大家当然不傻,现在黑市买一斤兔肉都在两块左右,这一对儿小兔子怎么也长了近两个月,剥皮拆骨也有三斤多了。何况再过一段时时间,就能繁殖了。
这下可不好办了。没办法,他只能用老方法,抽签。
周守义把抽签的想法和大家一说,众人也都表示理解。毕竟兔子数量有限,这也是最公平的办法了。周守义找来了五张小纸条,在其中三张上做了记号,代表可以得到兔子的资格。
五户人家依次上前抽签。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五家人有说有笑的,抽完了签。
不可避免的,有三户幸运的获得了一对兔子。另外两家则失之交臂。
周守义对那两户人家说道:“实在不好意思啊,这次兔子数量有限,下次要是再有多余的兔子,我一定先想着你们。”
那两户人家,纷纷摆手,
“守义,都是邻里邻居的,这没什么。”
“不过,下次可要优先给我们。”
其实两家也没什么太大的失落,毕竟以后还有机会。
“没问题,下次优先给你们两家。”
周守义和拿到兔子的三家人交易过后。给他们简单的说了些养兔子的小窍门。如,保持干燥通风,不能太潮湿,不用喂水,吃青草就行等等。
处理完兔子的事情,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他决定今天就不去乡下了。准备等弟弟妹妹放学后和他们说说兔子的事。
另外,他决定将剩下的公兔,奖励给王老爷子家一只。等下次再找机会,奖励给他们一只母兔,这样,他们家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对儿兔子了。
晚上母亲他们回来后,周守义说了卖掉三对儿兔子的事。
最高兴的当属周母罗秀珠,她没想到这养兔子见效这么快。感觉没这么下功夫,就见到回头钱了。
“守义,这兔子养的好呀,不仅省事儿,还能换些钱补贴家用。也算是给院里的邻居们谋了个福利。以后大家都养兔子,那就都有兔肉吃了。”
那可不,平时给兔子弄草,打扫卫生的,都是几个孩子,当然省事儿了。
不过周守义可不敢说这话,因为他也没出什么力。但他也没亏待几个出力的弟弟妹妹,除去奖励了一些零食外,又一人给了一毛钱,作为零花。
这下子,可是看的母亲直瞪眼。赶紧把老四老五老六的钱给没收,换成了分票。不过,却放过了年龄较大的老二老三。只是一个劲的叮嘱他们不要乱花,攒起来买文具。
晚上吃过饭后,周守义又去了王大爷家一趟。说送一只兔子给他们。
王大爷激动地抓着周守义,说:“守义啊,你这孩子实在是有心了。”
王大爷知道周守义是在照顾自己家,毕竟平时红薯没少给。但他不得不面对,自己一个人要养好几个孩子的事实。将所有的感激都汇成这么一句话。
周守义笑着说:“王大爷,您可别这么说。没有孩子们帮忙,这兔子也不能养得这么好。这只兔子就当是对孩子们努力养兔子的奖励,”
王大爷家孩子们,听到周守义奖励他们一只兔子,高兴的叽叽喳喳个不停。调皮的二狗蛋,竟然兴奋的翻了几个跟头。吓得周守义连忙拉住他,怕这小子乐极生悲,一头给杵到地上。
………
第二天,周守义一早就出发了。他这回下乡,准备再把各个生产队搜刮一遍。
毕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收东西了。主要是他觉得,以后可能很少再像当采购员时一样,亲自去各个生产队跑了。
这次他准备下乡待个五六天,反正有空间在,也不怕收到的东西坏了。
今天他没有先去红星公社,而是反其道而行,直奔李家沟生产队。
临近李家沟生产队,周守义从空间中放出了一辆两头驴子套着的大板车。一次放了2000斤饲料。
其实这样的重量,就算两头毛驴拉着,也很勉强。好在,这里离李家沟生产队,已经不足一里地了,加上空间中的驴子也全都吃的膘肥体壮,只是短途运输,倒也勉强能行。
周守义拉着饲料来了,李家沟生产队的人,都高兴的不得了。
毕竟,有饲料那养殖合作就有了保障。
交割完饲料后,照样去李老爷子家吃饭。不过,这次周守义是有备而来。他带了一条大青鱼和不少豆腐。
饭间,李家人不停的向他打听着李小丽的情况。当然,也顺便问了一下生产队里,去城里工作的青年们。
李老爷子和李小丽的两位哥哥应该是真心关心她。至于她的两位嫂子,那就不一定了。可能大半的原因,是因为李小丽答应工作后,每个月给家里五块钱。
这是李小丽进城一段时间后,一次二人战斗完毕,李小丽跟他说的。
因为工作名额的事情,李小丽的两位嫂子不出意外的闹腾了一番。具体情节,李小丽没细说。
但最后李老爷子拍板,让李小丽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五块钱交给家里。啥时候交够200块钱,啥时候停止。反正就算嫁人了,也得交够这些钱。
李家兄弟二人和老爷子还没分家,所以这钱就成了公共财产。两百块钱在乡下可是一笔大数目,一个壮劳力好几年的工分,都换不到这些钱。
而之所以定200块钱,是因为正好是现在城里一个临时工名额的大致价格。
下午周守义去猪圈转了一圈,看了一下猪崽的生长情况,发现最大的应该已经有40多斤了。这才一个多月,长势算是很不错。当然,比起后世那些六个月就出栏的生猪,差远了。但现在没那条件,土生土养的方法也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