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消息不断传来。徐晃派人送来战报,称张燕被杀,黑山军覆灭。贾诩也派人送来南阳的情报,告知已经给予荆汉水军重创,接下来短时间不会再有大战。这些接连不断的好消息,让罗彦心情大好。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也因此多陪了拔拔晴雪几日,可却让对方有些苦不堪言。
而此时,斥候来报,轲比能已经撤回王庭。这个消息意味着雁门关战事结束,罗彦思索片刻后,下旨班师回朝。那些被擒获回来的鲜卑女人们,听闻轲比能已经撤兵,放弃了她们,心中满是失落与绝望。她们知道,如今想回到鲜卑怕是不可能了,只能留在大新帝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拔拔晴雪坐在马车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北方,那是她的故乡,是她的爱人所在的地方。她心中满是苦涩,作为一个女人,在这乱世之中,她无力改变局势,只能认命。最后,她深深地看了一眼北方,缓缓放下马车的帘子,泪水悄然滑落。从此,她的命运将与大新帝国紧紧相连,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而她与罗彦之间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随着罗彦班师回朝,大新帝国的势力进一步稳固和壮大。此次一系列的胜利,让大新帝国的声望达到空前的鼎盛…………
腊月初八,寒风凛冽,洛阳城却因罗彦的归来而热闹非凡。罗彦回到洛阳后,马不停蹄地安顿好各项事务。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皇宫大殿内已灯火通明。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列队,静待陛下到来。随着一声“陛下驾到”,罗彦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群臣。
早朝伊始,众人开始议事。贾诩作为朝中首席重臣,率先出列,对近期各方战况进行总结。他神色庄重,声音洪亮,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之中。“陛下,幽州方面,前将军赵云英勇无畏,成功剿灭辽西乌桓。在激烈的战斗中,赵云将军斩杀了乌桓首领丘力居和蹋顿,砍下乌桓骑兵首级筑京观,震慑草原各部落,彻底解除了乌桓对幽州的威胁。此役,赵云将军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更彰显了吾大新军队的威武。”说到此处,贾诩微微停顿,眼中满是赞赏。
接着,贾诩继续说道:“虎牙将军徐晃也立下赫赫战功,他率领军队一举斩杀张燕,平定黑山军。徐晃将军用兵如神,以雷霆之势迅速结束战斗,稳定了地方局势。”大臣们纷纷点头,对徐晃的功绩表示认可。
“而在南阳,水师都督甘宁率领水军与荆汉水军展开激战。甘将军听取郭嘉意见,趁着夜色,率领精锐水军夜袭敌寨,一把大火烧毁对方近半的战船,取得了重大胜利。此役,甘宁将军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更展现了吾大新水军的强大实力。”贾诩的话语中充满自豪。
最后,贾诩语气激昂地说:“最为令人振奋的是,陛下亲往雁门关抵抗鲜卑轲比能。派遣新北集团军统领张辽率领大军袭击轲比能王庭,俘虏鲜卑女子近十万,缴获牛羊、马匹等大量物资,在云中再次打败轲比能。陛下此举,威震四方,吾大新可谓全面大胜,成功粉碎了曹魏的阳谋!”
群臣闻言,纷纷跪地,齐声恭贺:“陛下英明神武,吾大新必将繁荣昌盛!”罗彦面带微笑,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这时,贾诩再次出列,呈上赵云的上书。“陛下,前将军赵云在上书中提到,此番对乌桓作战,右北平太守田豫和上谷乌桓首领难楼立下大功。田豫足智多谋,为作战出谋划策;难楼更是带领上谷乌桓协助吾军,奋勇杀敌。另外,徐晃、张辽、甘宁等将领也都立下汗马功劳,赵云将军恳请陛下给予赏赐。”
罗彦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难楼忠心可嘉,册封他为护乌中郎将;田豫足智多谋,封为镇北将军,命二人守卫原幽州地界。其余立功将领,待朕另行嘉奖。”罗彦的话语不容置疑,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之后,罗彦神色凝重地询问:“如今曹魏情况如何?”贾诩连忙回应:“据暗影传回来的消息,曹魏为了恢复兵力,扩充军队,强制青壮年从军,国内年轻男子几乎都被征调,只剩下老弱妇孺负责耕种。目前,曹魏已募得人马十二万,正在抓紧训练。”
罗彦听闻,不禁长叹一声:“诶!虽说此番粉碎了曹魏的阳谋,可也给了他喘息之机。如今曹魏兵力大增,想要一口气吃掉曹魏怕是难了!”罗彦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他深知,此时的曹魏如同一只蛰伏的猛兽,一旦恢复元气,必将成为大新的巨大威胁。
罗彦思索片刻,继续问道:“目前咱们的粮食还能支撑多少大军作战多久?”户部尚书田丰急忙出列,恭敬地回答:“回陛下,国库粮食还能支撑三十万大军对曹魏作战三个月。”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罗彦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心中的信心也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陷入谷底。他心中暗自思忖:难道就这样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大臣们也都面面相觑,陷入沉思,无人敢轻易应答。
就在气氛压抑之时,工部尚书向朗出列提议:“陛下,臣以为可以把此番从鲜卑抢来的牛羊宰杀为食。如此一来,还能支撑两个月的军粮,这样咱们攻取曹魏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