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深吸一口气,缓缓伸出手,轻轻按下键盘上的字母键。然而,或许是因为紧张,又或许是对这陌生的打字机不够熟悉,他的手指有些不听使唤,按出的几个字竟然出现了错别字。林纾有些尴尬地挠挠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不好意思地看向摊主大爷:“大爷,我这手生,给弄砸了。” 摊主大爷哈哈一笑:“没事儿,刚开始都这样,多试试就熟啦。”
而此时,林纾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却对这 “哒哒” 的机械声上了瘾。一条条弹幕如同潮水般迅速刷屏:
“这声音太上头了,感觉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多拍会儿打字机吧,就喜欢听这‘哒哒’声!”
“求主播继续,沉浸在这声音里无法自拔!”
在旧货市场折腾了一上午,林纾的肚子早就唱起了 “空城计”。他顺着弥漫在巷子里那股熟悉的面香寻去,很快就找到了那家常去的面馆。
刚一进门,老板那洪亮的招呼声便响起:“小林,今儿来得巧,刚出锅的阳春面,香着呢!” 林纾笑着回应:“老板,还是老样子。”
说罢,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放下拍摄设备,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
没过一会儿,老板端着一大碗阳春面走来。热气腾腾的面条浸在金黄透亮的面汤里,上面点缀着翠绿的葱花,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林纾正准备大快朵颐,却瞥见老板用长筷捞面时,那身影映在斑驳的墙上。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把老板的轮廓勾勒得格外分明,恰似一幅天然的剪影画。
林纾瞬间来了兴致,他可是个摄影 “发烧友”,遇到这样的画面哪能错过。他赶忙拿起手机,站起身来,在狭小的面馆里来回走动,试图找到一个最佳的拍摄角度,好捕捉到最完美的剪影效果。
他时而蹲下,让镜头与墙面平行;时而踮起脚,从更高的视角去取景。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嘴里还不时嘟囔着:“角度再偏一点,光线再柔和点……” 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拍摄世界里。
老板在一旁看着他忙碌的样子,笑着摇摇头:“小林,拍啥呢这么入神,面都快坨啦!” 林纾头也不回地应道:“老板,您这捞面的影子太好看了,我得好好记录下来。”
就在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认为绝佳的角度,正准备按下快门时,意外发生了。
由于他的身体过度前倾,重心不稳,拿手机的手也跟着一滑。
手机像个失控的流星,直直朝着面汤坠去。
“哎呀!” 林纾惊呼一声,下意识地伸手去抓,身体也跟着往前一扑。只听 “哗啦” 一声,半碗面汤洒在了桌子上,滚烫的汤汁溅到了他的手上,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好在他反应迅速,在手机即将没入面汤的那一刻,一把将它抓住。
林纾看着湿漉漉的手机和狼狈的自己,又看看那被弄洒的阳春面,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老板也赶忙过来,一边递上毛巾,一边打趣道:“小林,为了拍个照片,这可真是拼啦!”
林纾擦了擦手机和手上的汤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板,我这光顾着拍照,把正事都忘了,还弄洒了您的面。”
老板摆摆手:“没事儿,你喜欢拍就拍,不过也得小心点,别把手机弄坏了。”
林纾重新坐回座位,看着那半碗剩下的阳春面,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这次拍摄差点让手机 “葬身” 面汤,还洒了面,但这小小的插曲也为他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乐趣。
他吹了吹热气,夹起一筷子面条送进嘴里,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
从面馆出来,林纾意犹未尽地回味着阳春面的滋味,继续在巷子里闲逛。走着走着,一个修钢笔的摊位吸引了他的目光。摊位不大,却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钢笔,有古朴典雅的老式钢笔,也有造型精美的现代款式。摊位后面,一位老师傅正戴着一副老花镜,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钢笔。
林纾立刻来了兴趣,他走近摊位,举起手机开始拍摄。老师傅手中的镊子像是有魔力一般,轻轻夹住笔尖,精准地调整着角度和位置。阳光洒在老师傅的手上,那布满老茧的双手稳如磐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露着专业与专注。镜头里,笔尖在镊子的操作下微微颤动,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这一幕通过直播镜头传到了直播间,瞬间引来文艺青年们的狂欢。弹幕像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了出来:
“这专注的神情,这精湛的手艺,简直绝了!”
“感觉回到了那个用钢笔书写浪漫的年代。”
“爱了爱了,老师傅就是大神!”
林纾看着这些弹幕,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心中涌起一股想要亲自体验的冲动。他征得老师傅的同意后,拿起一支钢笔,准备尝试吸墨水。
他小心翼翼地拧开笔帽,将笔尖浸入墨水瓶中,然后缓缓挤压笔身的吸墨器。可他毕竟是第一次操作,用力的大小和节奏都没掌握好。墨水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突然不受控制地喷涌而出。眨眼间,蓝黑色的墨水溅了他满手,甚至还滴到了衣服上。
林纾看着自己狼狈的双手,先是一愣,随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直播间里的观众更是乐开了花,评论区里满是欢乐的调侃:
“林哥这是给灵魂染上了蓝色呀!”
“这一波操作,直接成墨水精灵啦!”
“林哥的‘蓝色时尚’造型,引领潮流!”
老师傅也在一旁笑着摇摇头,说道:“小伙子,这吸墨水也是个技术活儿,得多练几次。” 说着,递给他一块干净的抹布。林纾接过抹布,一边擦拭着手和衣服上的墨水,一边不好意思地说:“嘿嘿,看来这钢笔的门道还真不少。”
在这欢快的氛围中,林纾再次仔细观察老师傅吸墨水的动作,认真地学习着其中的技巧。他发现,老师傅的手法轻柔而熟练,吸墨器的挤压和放松都恰到好处,墨水便乖乖地被吸入了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