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年节。
孟司柠也放了十天假期。
今年要和公婆一起过年。
早早的收拾了几件衣服。
还有给大家带的年节礼。
空间里种植的橘子,苹果。
还有红糖,粉条。
打包成了三份。
带着林小弟,还有一猫一兔回了大院。
两人到的时候,婆婆还没下班呢。
孟司柠先给姑姑打了个电话,问了下家里的情况。
“我和你姑父已经请好假了,明天,带着以梦去岛上看你表哥。”
“哦,姑姑,你们路上小心,到了那边记得往我这边打个电话。”
“行,在那边过得还行吗?”
“挺好的,公公婆婆对我很好。”
“这我就放心了。”
挂了姑姑的电话,孟司柠又给陆乘拨去了一个。
片刻一个低沉熟悉的声音出现在了话筒里:“司柠。”
“嗯,是我。”
“放假了?”
“今天刚放假,十天呢,可惜来不及过去陪你。
今你最近训练紧张吗?”
“还好,年底了,活动比较多,不过,你打来的正好,我晚一会儿要出任务。”
“又要出任务啊,这次去哪儿?”
半天没等到陆乘的回答,孟司柠有些失落,但也理解:“又不能说啊。”
“抱歉,家属也不行。”
“嗯,我知道,那你要小心点儿,一定要注意安全。到队里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打电话报平安,知道吗。”
“收到,媳妇。”
这话逗的孟司柠失笑了一声:“嗯。”
电话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
有时候她都后悔进翻译部了,这样她就可以去随军了。
但离开翻译部,她又舍不得。
人生嘛,哪有这要那也要的。
婆婆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把家里安顿好了。
小白放进了笼子里,猫就窝在走廊里,孟司柠还给它做了个猫窝。
现在她缝纫机也会用了,做一些小东西还是可以的,就是针线容易歪扭。
今天是家庭聚会。
二弟两口子,还有小妹两口子都来了。
孟司柠把提前准备的东西给了她们。
“大嫂,这水果,红糖都不好弄吧,你在哪个供销社买的?”
“苹果是附近的供销社买的,那天正好被我遇上了。
橘子是乡下上门卖的。
我偷偷买的。
红糖是从新梁邮寄过来的,我一个朋友她们公社的糖厂产的。”
陆棠眉头一挑:“糖厂啊,嫂子,你是不是能弄到很多糖?”
孟司柠一听就觉得要给闺蜜拉生意了,点了下头。
“太好了,五百斤能弄不,从厂里直接出来的,能给什么价位?”
陆棠是这里队里后勤部的,平日里负责采购生活物资。
“她给熟人是九毛一斤,我可以给你打电话问问。”
“行。”
陶洁看了下那成块的红糖闻了闻:“这糖不错。还配了玫瑰?”
“嗯,他们村里专门种了玫瑰,美容养颜,有卖点。”
陶洁道:“之恬你可以多喝点,对你身体好。”
“好的妈,嫂子,真的太谢谢你了。
这几天我不是很忙,陪你一起逛街吧。”
“你们忙你们的事儿,不用在意我。”
“反正也没事儿。就当嫂子陪我了。”
林小弟之前住在这里的一个月,陶洁怕他拘谨,特意带着他去二儿媳家里玩。
孙之恬大侄子跟他年纪相当,能玩到一起。在大院里认识了两个小伙伴。
倒也不觉得无聊。
第二天就跟着那些小朋友玩起来了。
但下午的时候,必须学英语。
林之恬过来的时候,看着林小弟口语流利的背着英语,都惊奇的不得了。
“翻译官带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泗云长大也不得了。嫂子,咱们走吧。”
“好。”
“泗云去吧。”
“二嫂子,我不去了,我跟孙浩约好了,一会儿出去滑冰。”
“那你们小心点儿,别跟人打架。”
“知道。”
孟司柠临走前,给他了五块钱还有几张票,交代道:“不能在外面玩太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知道了姐。”
她和孙之恬一起去了百货商场。
逛逛吃的,逛逛穿的。
孟司柠看上了一件棉服,又给林小弟买了一套新年穿的衣服。
给公公婆婆一人买了一套里面穿的绒衣。
孙之恬给一人买了一双棉鞋。
...俩人儿媳给他们买了那么多东西。
陶洁嘴上说她们浪费,实则脸上的笑容出卖了她。
晚上回屋里,穿上新买的衣服,照了又照:“还别说,挺合适。”
陆占廷道:“你不说人家浪费钱了?”
“是有些浪费钱,等发红包的时候,你多包点儿。”
“他们孝顺我的,我还要还回去啊?”
“你挣那么多钱干什么?不给他们还想自己留着买棺材本?”
“这话说的。”
“哎,老陆,你们陆家啊,到了儿子这一代,子孙缘差。”
陆占廷挑眉道:“咋了?”
“老大夫妻俩聚少离多,老二,之恬身体差,受孕难。”
陆占廷还以为啥事儿呢,一听这话,无所谓的摆摆手:“这事儿,不着急,他们还年轻。
只要感情方面没啥问题,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强。”
“你倒是看得开。”
“看不开能咋的,我是给老大打电话吼他一顿,还是替着老二打一顿,孩子就能有了。”
“老大能调回来不?”
“他在那边比在这边升职快,发展好。”
“那也不能总让他们小年轻就这样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啊。”
“年轻人,辛苦几年没啥,总会熬过去的那一天。”
或许是因为愧疚,老两口对孟司柠很不错。
在家这段时间,啥也不让她做。
想玩就出去玩。
孟司柠碰到了张婷和她的对象。
过年的时候两人办婚礼,孟司柠都参加了。
这个年,也算在大院认识了不少人。
不说多热闹,但也和和美美。
姜糖那边就热闹多了。
朋友多,过年和赵群英,柳念一起出去玩。
都没时间跟她聊天了。
关键是有何宴缠着,她也没机会进来。
“呐,这是京市的特产,还有各种小吃,我都给你打包了好多份。
我想吃咱们那的茄子面条了。”
“茄子没有,等到夏季吧,夏季的茄子吃着才有味。”
“你们公社王姨做的最好吃,下次还让她做。对了,我给你拉了个红糖的单子。”
“哪个单位要的?”
“我小姑子,她是队里后勤部的,五百斤。让我问问啥价位。”
“你家的人,我肯定给你最低价,只是他们能协调货物运输吗?”
“应该能吧,我给你问问。”
“行,你告诉她,八毛一斤。”
“这么低啊,你们村里会不会有意见。”
“这个价位在合理范围内,你放心帮我买。”
“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