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机场,航纵空二团三大队二中队的中队长田丰隽正在值班室看着报纸。
田丰隽手中的报纸是华中野战军自办的《人民战士》,专门针对一线战士聚焦前线战事、战斗经验总结和英雄事迹报告。
一条报道很快就吸引住了田丰隽的目光,报道中说昨日监利县军民众志成城,用浓烟预警的土办法和St5机关炮对空射击相结合,成功驱逐了窜入我军防区空域的四架敌机。
作为中野用Ar96型教练机自主培养出来的首批飞行员,田丰隽不是很相信单靠St5机关炮就能迫使国军的野马战机不敢深入,除非国军的飞行员犯了大傻或者……对方其实是主动选择撤离的。
相比国军飞行员犯傻,田丰隽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第二种猜测,因为作为航纵最主要的假想敌,他很清楚像野马这样拥有优异性能的战机,即便飞行员在操作中犯些错误,也很难被口径只有20毫米的苏罗通炮真正威胁到。
这应该是敌机在试探我军的空战实力,田丰隽稍一联想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既然是试探,敌机上次仅仅只是窜入监利这处位于两军防区交界线附近的县城空域,那么再后边就很可能会继续深入。
想到这里,田丰隽不禁有些坐不住,起身走出值班室叫来负责自己座机的地勤班长问道:“01机的整备做得怎么啦?”
“你就放心吧”,地勤班长憨厚地笑着回答,“咱们配合了这么久了,我哪次给你拖过后腿”。
地勤班长答得自信,田丰隽却仍不放心地追问道:“航弹挂好了吗?”
地勤班长嘴皮刚抬起来,喉咙里的话还没吐出,场站中突然就响起一阵哨声,只见一名参谋冲出指挥所大喊道:“敌机来袭!起飞!值班机马上起飞!”
田丰隽二话不说,全速跑向战机,几个健步就攀着地勤架好的梯子钻进驾驶舱,他关闭舱盖然后回头一看,见到自己的僚机驾驶员也已经进到了驾驶舱内。
“02,起飞后马上爬升”,田丰隽转动手轮把左侧襟翼调整到20度,然后把脚踩上右蹬舵。
由于bf109独特的气动布局,在起飞时特别容易向左偏转,所以自有它一套独特的起飞操作方式。
田丰隽锁定尾轮然后缓缓推动节流阀让飞机在跑道上开始滑动加速,当时速盘指针指向180公里每小时的位置时,他向后轻拉操纵杆抬起机头,bf109随即就以一个漂亮的仰角脱离地面腾空而起。
在与02号僚机汇合后,两人立即就在地面雷达的指引下飞往目标空域:“敌四机编队,方位190,高度4000,航向正北,速度650”。
“红箭洞幺、洞拐,立即爬升至5000,保持无线通讯,从右30度切入拦截航线,发现目标后自由开火”。
在地面雷达站的指引下,两架bf109从汉口机场起飞后兜了一圈,沿着敌机来袭方向的东北位置往野马航线的侧后方飞去,争取能以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切入。
由于无法自产,国军空军的手头只有从投降倭军手头接收来的四套四式雷达和美国人移交的六套602雷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师当年在重庆被鬼子炸出了心理后遗症,国军把这些珍贵的雷达全部部署在了南京周边,并没有用到一线战场。
pS:也不知道大师当时是在担心什么,我军在历史时空中又没有空军。
尽管刘牧群再三请求,国军空军司令周至柔仍然拒绝了他的要求,毕竟领袖的生命安全可比战事胜败重要多了。
由于国军在衡阳机场没有部署雷达,而我军却是把十六套“白马尖”雷达全部投入到了常、衡方向,于是这场空战就变成了“千里眼”与“睁眼瞎”之间的战斗。
当田丰隽飞临仙桃县空域时,座舱内的无线电再次响起:“方位215,高度4500,四引擎噪声特征已确认,是p51!”
“红箭小队明白”,就在地面雷达站通报空情时,田丰隽也目视发现了远处四个芝麻般大小的黑点,洞拐,与我保持双机楔形队形,这一次我们用高低哟哟战术来应战”。
高低YoYo战术是德国空军专为bf109开发出来针对p51的诈败战术,本质上就是长机利用bf109优秀的低速机动性诱敌设伏,僚机占据高度势能发起俯冲攻击。
按照平时演练的战术内容,02号僚机一个筋斗钻入云层隐藏行踪,田丰隽则把自己的高度降低到与敌机相同的四千米左右高度。
由于是从敌机侧后方切入的,对方目前似乎还并未察觉到两架bf109的存在,依旧大摇大摆地直愣愣往前飞行。
田丰隽用食指勾住拉杆,拇指弹开航炮保险盖,同时右手把节流阀推过临界点:“红箭洞拐,交叉剪式机动,开始攻击!”
田丰隽死死盯住其中一架野马,把它的尾部套进瞄准准心,这是对方最脆弱的位置,然后猛地按下射击键。
炮弹从航炮炮口如雨点般疾射而出,但因为野马飞得实在太快,炮弹并没有如田丰隽预想的那样击中机尾,而是打在了右侧机翼部位,顿时就在翼身上破开一串弹孔,但是并未对这匹野马造成致命伤害。
“敌袭!散开!快散开!”国军的无线电中顿时响起一阵惊慌的喊声,遭袭的国军飞行员此时脸颊已被飞溅的座舱玻璃划得鲜血直流,但他仍然强自镇定,猛推操纵杆做出急速俯冲动作来躲避攻击,即便这样做会大量损失能量也顾不得了。
四架野马立即分成两个双机编队各自朝左右散开,左侧的两架野马采取的是俯冲方式来躲避攻击,而右侧的两架野马则是采取了爬升高度的方式。
看来国军飞行员也不是笨蛋呀,现在看来,对方明显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不然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一瞬间就做出判断如此准确的战术机动。
如果是在双方都没有空情保障的情况下进行一对一公平较量,田丰隽还真没有十足的取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