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周日。
上午,季宇宁来到了电影《香江制造》剧组。
剧组的所有成员,包括所有的主要演员都已经到位了。
从9月中旬开始,剧组就在香江的大街小巷中,寻找这部电影中的主要演员。
电影中的所有演员都是非专业演员,剧组要寻找面貌形象、性格、表现欲等方面都很合适的演员,并不太容易。
这期间,剧组中的选角导演以及监制挑选的演员,都要把他们的照片和录像,经过快递发到北美的加州,由季宇宁这位导演来最终确认。
经过半个多月的寻找,10月上旬的时候,这部电影中的主要演员就基本确定了。
上午经过简单的试戏后,季宇宁决定立即开机。
开机前,香江所有的电影剧组都有一个仪式,那就是拜神仪式。
把一块红布蒙在摄像机上面,然后是摆一只烤乳猪。依着季宇宁的意思,是想摆两只烧鹅的。
季宇宁作为剧组的老大,领头拿起香来,上香后,剧组的成员依次上前照样施为。
拜神结束,掀起蒙在摄像机上的红布,开机仪式也就完成了。
季宇宁作为内地来的人,对这种仪式本来也无所谓,但是他也不拒绝这样一个传统,因为别的人可是很认这种形式的。剧组的很多人,不如此,便心里不踏实。
开拍以后,除了前几个镜头,演员还有一些滞涩,后面就逐渐放开了。
因为本身就是演的是自己的经历,而且季宇宁始终叮嘱他们,不要总想着是在演戏,就是重复自己过去的人生就可以了。
所以几位演员的表演越来越没有表演痕迹,这让季宇宁感觉很是满意。
季宇宁这部电影的拍摄方法,是采用了半纪录片的形式。
现场收音,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这种拍摄手法,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这在现在的香江电影界是一次独创。
不仅香江电影没有现场收音的先例,内地电影也从来没有过现场同期收音,都是后期配音。这主要还是技术上有些缺陷,但季宇宁这次尝试,却是很成功的。
季宇宁印象中,电影普遍采取现场收音,是到了90年代中期了。
前世香江第1部采取现场收音的这种纪实性影片,就是麦当雄在1981年下半年开始拍摄的那部《靓妹仔》。
那部电影的主演都是女生,而且有些镜头的尺度比较大,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还需要让演员突破心理障碍,但即便如此,这部电影的拍摄,也仅仅花了15天的时间。
季宇宁这部香江制造的拍摄速度,要更快一些。从开机到封机的时间,他用了整整10天。
前世据说香江电影拍摄速度之最,是90年代拍的那部古惑仔之二,仅仅用了7天。
电影杀青的时候,季宇宁对于剧组的表现非常满意,尤其是演员的表现。所有演员都是非常给力的,只要他这个导演喊了开始,就能迅速入戏,很多镜头几乎都是一遍过。
另外剧组成员在拍摄过程中,也没有休息这一说,什么时候季宇宁这个导演喊收工,什么时候收工。有的时候会拍到很晚,但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怨言。
香江这个年代拍电影,拍电视剧,包括录制唱片,全是这种作风。
这一点和北美好莱坞完全不一样,季宇宁之前在好莱坞拍片的时候,每天都要在固定时间下班休息。
11月5日,电影《香江制造》转入后期制作。
季宇宁为这部电影找的剪辑师,是后世有着香江电影“金绞剪”之称的周国忠。
这个时候的周国忠名声还不显,但季宇宁知道,他马上就会成为新成立的新艺城电影公司的后期制作经理。
前世新艺城在明年拍的一些电影,像《鬼马智多星》,像《最佳拍档》都是他的剪辑。之后他因为电影《夜惊魂》中的剪辑,获得了第2届香江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剪辑。
季宇宁这部电影,因为是半纪实性的影片,全都是实景拍摄,所以实际上更强调摄影和后期的剪辑。像服装、化妆、道具,美术设计,这些人反而并不太重要。
原本季宇宁还想趁这次拍片,给自己招揽一个班底,但他发现这时候香江除了两大电影公司,就是邵氏和嘉禾,人员相对固定,其他的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人员一般基本上不太固定,很多人更愿意临时到剧组打工,这样收入上更高一些,而且不影响他们去其他的剧组和电影公司赚钱。
季宇宁这次在香江的第1次拍片,更多的是跟不少人先结一个善缘,比如现在给他做剪辑的这位周生。未来他还想用,现在这次合作如果愉快的话,那下一次就没什么问题了。
剪辑一共花了7天的时间。
最终剪辑版本出来之后,季宇宁觉得非常满意,这位周生,看样子剪辑方面的天赋还是很高的。
之后的配乐,是季宇宁单独承担,这也是他第1次单独做一部影片的配乐。
主题歌是现成的。这是他在拍片之前就已经想好的,就是王杰的那首《一场游戏一场梦》。
诞生在80年代后期的这首歌,和电影的主题非常契合。本身混社团的这些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主题歌也是由季宇宁来演唱,他唱的比王杰还要好,他们的嗓子天赋差不多,他也能唱出王杰那种逢高不挡的那种感觉,但是季宇宁的演唱技巧要好的太多了。
11月19日,电影《香江制造》的成片做出来了。
下午的时候,剧组一干人在邵氏片场观看这部电影的样片。这部电影的洗印等后期都是租用邵氏片场制作的。
看样片的时候,邵六先生居然也到现场来了。
自从6月份那位无线tvb的董事长利先生去世后,这时候的邵先生已经成为了无线tvb的第一大个人股东,并开始执掌这家电视台了。
这是季宇宁第1次见到这位邵先生本人。
他觉得这是他见过的第二瘦的人,第一瘦的,是内地的那位夏老爷子。
整个人就剩下精华了。
“你爷爷的几个兄弟,我那时候都认识。你六叔公七叔公跟我还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
所以呀,你也得叫我一声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