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听到赵栗凤的吩咐,立刻爽快地应道:“好嘞,师姑奶!您就瞧好吧!”
话音未落,何雨柱就急匆匆地朝着谭府的厨房飞奔而去。
“哈哈,亲爱的师叔们,我回来了!”一进厨房,何雨柱就嬉皮笑脸地对着坐在一旁的彭大海三人喊道。
彭大海见状,故意板起脸来,笑骂道:“柱子,你这臭小子,还臭屁起来了呢!听说你出师了,本事见长啊!来来来,快给我们露两手,让师叔们也见识见识你的厨艺!”
何雨柱听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哈哈,师叔,您别取笑我了!是师姑奶让我过来的,想让我做几道菜给她尝尝。”
彭大海三人一听,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好啊,柱子,今天我们三个就来给你打打下手,顺便也看看你现在的厨艺到底长进了多少!”
崔明鹤和吴修权也随声附和,笑着打趣道:“哈哈,小何师傅,那就有请啦!”
彭大海他们这一番调侃,让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只见他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起来。
不过,何雨柱的心理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然后微笑着对彭大海三人说道:“那就有劳三位师叔了!”
接下来,在彭大海三人的协助下,何雨柱展现出了他精湛的厨艺。
只见何雨柱动作娴熟地烹饪着各种食材,不一会儿工夫,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就陆续出锅了。
首先是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叉烧肉”和口感软糯、味道鲜美“罗汉肚”两道冷荤。
接着是六道热菜,有“鸡丝鱼翅”“清汤燕菜”“草菇蒸鸡”“罗汉大虾”“草菇冬瓜”和“鸡油扁豆”。
这些热菜各具特色,有的鲜美醇厚,有的清淡爽口,每一道都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热菜和冷荤,何雨柱还准备了一道清澈透明的汤菜——“鸽蛋银耳汤”。
只见这道鸽蛋银耳汤,鸽蛋洁白如玉,银耳软糯香甜,喝上一口,让人感觉浑身舒畅。
最后何雨柱还准备了四个面点,分别是“五仁包”“蒸虾饺”“核桃酥”和“豆沙酥”。
何雨柱做的这些面点精致小巧,口感细腻,味道香甜,是绝佳的饭后甜点。
等所有菜品都被端上谭家的餐桌之后,赵栗凤笑着开口说道:“大家都别站着了,快坐下吧!大海你们三个也赶紧找个位置坐下!”
赵栗凤温柔的的声音让人听后感到格外亲切。
众人听到赵栗凤的吩咐,纷纷响应,动作迅速而又不失礼貌地在餐桌旁坐了下来。
赵栗凤率先优雅地拿起筷子,品尝了几道菜,她细细咀嚼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只见赵栗凤轻轻点头说道:“柱子,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咱们“谭府菜”,你现在做得那叫一个地道啊!大海,你们三个也赶紧尝尝,看看柱子的水平有没有进步。”
彭大海三人闻言,也纷纷拿起筷子,开始品尝桌上的菜肴,他们每尝一道菜,都会露出惊喜的表情,然后不住地点头称赞。
“柱子啊,你这热菜做得真是太棒了!师叔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能比你做得更好了呢。”彭大海一边品尝着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热菜,一边赞叹道。
“是啊,柱子,你这冷荤做得真是别具风味啊!”吴秀全也附和道。
“还有这点心,柱子你做得也相当不错呢!”崔鹤鸣也对何雨柱的手艺赞不绝口。
听到彭大海三人如此高的评价,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谦虚地说道:“三位师叔,您三位可真是太抬举我了!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向您三位多多学习呢。”
就在这时,赵栗凤微笑地看着何雨柱轻声说道:“柱子啊,你就别再谦虚了!你瞧瞧你现在的手艺,那可真是突飞猛进啊,都快赶上你彭师叔他们三个大师傅了!”
赵栗凤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何雨柱厨艺的赞赏和肯定,让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紧接着,赵栗凤又热情地招呼大家:“好了,好了,大家都别光说话了,快动筷子吃饭吧!今天柱子费了这么大一番功夫,做了这么一大桌子菜,可别辜负了他的心意!”
于是,众人纷纷响应,围坐在桌前,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午餐。
一时间,饭桌上欢声笑语,气氛十分融洽。
饭后,何雨柱非常主动地站起身来,开始收拾起桌上的餐具。
只见何雨柱手脚麻利地将碗筷分类整理,然后端起走向厨房。
与此同时,李婉君抱着孩子走到赵栗凤身旁,和她愉快地聊起天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话题从孩子的成长到日常生活的琐事,无所不包,聊得不亦乐乎。
而另一边,何大清也紧随其后,与何雨柱、彭大海一同回到了厨房。
在厨房里,何大清和其他几个人等着何雨柱收拾完餐具。
当何雨柱最后做完手里的活之后后,何大清五人便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开始讨论起厨艺方面的心得体会。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逐渐西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何大清抬头看了看窗外,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他便站起身来,对其他三人说道:“三位师弟,时间过得真快,太阳都快落山了,我得带着柱子他们三个回去了。”
听到何大清的话,彭大海三人也纷纷起身,表示理解。
此时,何大清带着已经站起来的何雨柱,一同离开了谭家的厨房,穿过走廊,来到了会客厅。
一进入会客厅,何大清和何雨柱便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赵栗凤和李婉君。
只见何大清父子两人连忙上前,齐声喊道:“师姑。”“师姑奶。”
赵栗凤笑着看着何大清二人开口说道:“大清,你们两个怎么不跟大海他们三个聊天儿了?我这跟婉君聊得正开心呢。”
何大清连忙解释道:“师姑,现在时候不早了,我得带他们回去了,改天我再过来拜访您。”
赵栗凤抬起头,目光投向窗外,看着天空,她观察到了天色的变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赵栗凤转过头来,看着何大清,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大清,既然这样,那我就不留你了。”
何大清也笑着回应道:“嘿嘿,师姑,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谢谢您的招待。”
就这样,何大清与赵栗凤相互道别后,便带着一家人转身离去,朝着四合院的方向缓缓走去。
回到四合院的何大清,心情格外愉悦。他走进院子,看到正在忙碌的儿子何雨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柱子,你今天表现得真是太棒了!”何大清兴奋地对何雨柱说道。
何大清说完顿了顿接着说道:“柱子,你看,连你那三个师叔和师姑奶都对你的厨艺赞不绝口,这说明你把‘谭府菜’的手艺学得相当到家啊!”
何雨柱听到何大清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虚地回答道:“爹,我这点儿手艺还不是靠您和几位师叔的悉心指点嘛,要是没有你们的教导,我哪能有今天的水平呢。”
听完何雨柱的话,何大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对这个懂事的儿子越发感到满意,眼中还流露出慈爱和欣慰的神情。
何雨柱见状,微笑着对父亲说:“爹,这天色渐晚,我先去准备晚饭了。”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透露出对家人的关心和尊重。
何大清连忙点头,关切地嘱咐道:“柱子啊,少做点饭菜就好,今天在谭府吃完饭,时间也不早了,爹这会儿还不是很饿呢。”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儿子的体贴和理解。
“好嘞,爹。”何雨柱爽快地答应着,然后转身离开了正屋。
第二天清晨,起床之后的何雨柱收拾了一些东西装进了一个布袋里,他打算将这些东西作为拜访师父的礼物。
何雨柱走到何大清的房间,恭敬地说道:“爹,我今儿个打算去‘荣石斋’拜访我师父去。”
何大清坐在床边,听到何雨柱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柱子,你去吧,记得带点礼物过去,这是礼数。”
何雨柱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家,朝着“荣石斋”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何雨柱心情很是愉悦,期待着与师父的重逢。
终于,何雨柱来到了“荣石斋”。
只见何雨柱站在‘荣石斋’店门口,吸了一口气,然后跨步走了进去。
“师父,徒弟柱子来看您了!”只听何雨柱的声音在店里回荡。
柜台后的周墨轩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只见周墨轩抬起头,看到何雨柱站在门口,连忙说道:“哈哈,柱子,你小子一走就是半年,师父还真有点想你了!”
何雨柱快步走到柜台前,笑着说道:“师父,前两天我来过,见关着门就走了。”
周墨轩听到何雨柱所说的话后,微微一笑,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神色。
只见周墨轩缓缓地说道:“哦,柱子,那天师父确实有些事情耽搁了,所以没能及时回来店里,不过今天既然你来了,那正好让师父看看你这段时间手艺有没有长进。”
说完,周墨轩抬起手,朝着放着工具的桌子指了指,只见那桌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雕刻工具,有锯子、锤子、刨子、刻刀等等,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何雨柱见状,连忙快步走到桌子前,轻轻坐下,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锯子,然后将一个木块放在面前,准备开始展示自己的手艺。
随着锯子与木块的接触,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木屑如雪花般飘落。
何雨柱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而自信。
过了一会儿,一个初具雏形的作品出现在了何雨柱的手中,他仔细看了一下,觉得还不错,于是将它递给了周墨轩。
周墨轩接过作品,仔细地看了起来。只见这个作品线条流畅,形状规整,细节处理得也非常到位,他不禁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柱子,你这手艺可真是不错了!”周墨轩啧啧称赞道,“不仅如此,我还能看出你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这很难得啊!”
就在这时,何雨柱正和周墨轩愉快地交谈着,突然,门外传来一声浑厚的呼喊:“周世叔!”
何雨柱和周墨轩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目光交汇的瞬间,他们便看到一个身影缓缓走进了铺子。
来人正是王士骧,只见他面带微笑,步履稳健地朝着柜台走来。
王士骧热情地打招呼:“呦,柱子,你也在啊!啥时候回来的?”
何雨柱赶忙站起身来,迎上前去,笑着回答道:“王大哥,我前两天刚回来,您在西南怎么样啊?”
王士骧哈哈一笑,说道:“在西南那边还好,就是有点忙!”
何雨柱点了点头,接着问道:“王大哥,您在那边都忙些啥呢?”
王士骧笑着解释道:“我在那边主要是处理一些文物上的事情,有时候也会去周边逛逛,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说到这里,王士骧突然话锋一转,看向何雨柱,关切地问道:“你在津城学厨学得怎么样了?”
何雨柱闻言,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挺直了身子,回答道:“王大哥,我前段时间都出师了!”
王士骧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哟,柱子,你这进步可够快的啊!”
何雨柱谦虚地摆了摆手,说道:“王大哥,您过奖了,我这也是师父教得好。”
接着,何雨柱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补充道:“对了,王大哥,您有时间吗?今儿个我在师父这给您露两手,让您尝尝我的手艺有没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