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嘿,各位看官!咱这大汉朝啊,被史家分成了前后汉,也叫东西汉。为啥呢?就因为中间冒出来个王莽,篡了位,折腾了一十八年。之前的叫前汉,之后的就是咱这后汉啦。前汉建都在陕西,所以也叫西汉,后汉建都洛阳,在关陕东边,就叫东汉咯。《前汉演义》那是早就编好出版啦,从秦始皇一路讲到王莽篡国。咱这《后汉演义》就接着往下讲,从王莽这儿开始,一直到三国。

您瞧这陈寿写的《三国志》,非说后汉到献帝就亡了,把曹魏当正统。司马温公也跟着这么说。可朱子纲目就不一样,觉得蜀汉才是正统,把刘先主接进了汉统,好多人都觉得这才是正理。其实啊,这正统不正统的,也没个定数,成者为王败者寇嘛!就像罗贯中编的《三国演义》,看着是讲三国,实际上尊蜀汉,这书火得不行,好多人都把它当《三国志》了,您说厉害不?咱这《后汉演义》就把三国也附在里头,《前汉演义》附秦朝,咱这附三国,是不是还挺有创意的?咱可都是照着正史来写的,没瞎编乱造,就算采了些野史,也都琢磨得差不多了,各位看官可别嫌我太较真儿。

要说这后汉的兴亡,可比前汉复杂多了。王莽能篡国,祸根就在元后那儿,外戚这玩意儿,祸害可大了去了。光武中兴后,吸取教训,自己把大权紧紧攥着,就怕外戚瞎掺和。明帝也还行,有他爹那股子劲儿,国家挺昌盛。章帝刚上台的时候,看着也不错,史家都把他比作前汉的文景之治呢。可谁知道后来宠信后族,又走上老路了。

和帝往后,国家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外立了五帝,临朝有六后,这些个妇人没什么见识,就想着掌权,把国家大事都交给父兄。皇帝可不干啊,可又没什么办法,一来二去的,就开始胡作非为,重用那些阉竖。得,这下宦官和外戚就掐起来了,争着抢着要掌权。外戚一开始挺横,可不小心就被宦官给制住了。就这么来回折腾,宦官越来越厉害,横行霸道,把正人君子都快杀光了。

这时候,天灾人祸一起来,老百姓受不了了,就到处起义。没办法,朝廷只好派重臣去当州牧,这一下可好,内轻外重,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了。那些没什么势力的外戚,就想着借外力来清理皇帝身边的宦官,结果呢,外戚和宦官都玩完了,国家大权就落到州牧手里了。一个州牧起来了,其他州牧也跟着来争,就乱成一锅粥了。最后曹操、董卓这些人都冒出来了,天子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天,汉朝的命令也不好使了。中原让曹氏给占了,东南有吴,西南有蜀,还能撑一会儿。曹丕把汉朝给篡了,就剩益州那一点儿地方了。结果出了个阿斗,干啥啥不行,最后只能投降,汉朝这就完了,您说可悲可叹不?

好了,大纲讲完,咱开始说正文。王莽这小子,毒死了汉平帝,又把孺子婴给废了,自己占了汉室江山,建立了新朝,还说是什么始建国元年。他假装跟孺子婴哭哭啼啼地告别,封人家为定安公,把大鸿胪府改成定安公第,派人看着,连乳母啥的都不让跟孺子婴说话,一喂奶就把孩子关在墙洞里,您说这缺德不?他尊孝元皇后为新室文母,让孝平皇后当定安太后,这俩一个是他姑母,一个是他女儿,所以还能在宫里待着。

接着就开始封功臣了,他照着那金匮策书,按名儿给人封爵。这金匮是梓潼人哀章瞎编出来的,拿到高庙去骗王莽,王莽还真信了,觉得这是老天让他当皇帝的符瑞,就用这个来糊弄老百姓。金匮里说新朝有十一个辅佐的人,王舜、平晏、刘歆、哀章是四辅,甄邯、王寻、王邑是三公,甄丰、孙建、王兴、王盛是四将。哀章可高兴坏了,赶紧买了朝服去谢恩封官。其他人本来就是王莽的爪牙,也都美滋滋地接受了。只有王兴和王盛这俩名儿是哀章瞎编的,没人承认,可王莽非得找人,结果找到一个城门令史叫王兴,还有一个卖饼儿叫王盛,就把他俩叫到朝廷,给了一身官服,封成将军了。这俩家伙,本来穷得叮当响,这下子富贵逼人,都以为自己在做梦呢,不过也都乐呵呵地当官去了,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嘛!

王莽觉得汉朝的制度不行,太寒酸,就想搞得特别气派。他说自己是黄帝和虞舜的后代,尊黄帝为初祖,虞舜为始祖,把姚、妫、陈、田、王五姓都当成一家人,追尊了一堆王。其实就是瞎攀亲戚,硬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他还立了好多祖庙,把汉朝的诸侯王都贬成公,列侯都贬成子,刚卯金刀这些东西也不让用了,自己铸了小钱。又想学周朝的井田制,说天下的田都是王田,不让人买卖,一家要是不到八口人,田超过一井,就得把多余的田分给九族乡党。还不准买卖奴婢,违者重罚,要扔给鬼怪吃。后来听国师刘歆的话,又立了五均司市泉府这些官,官职名儿也改得乱七八糟,没什么用,还好多官没俸禄。后来又想搞封建,封了好几千诸侯,就给点菁茅和四色土,再给几千月钱,让他们在京城待着。您说这制度能行得通吗?简直就是瞎闹!

这时候,徐乡侯刘快起兵讨伐王莽,去攻打即墨。王莽刚要派人去抵挡,即墨那边就传来消息说刘快被打败死了。这刘快是汉胶东恭王授的次子,他哥哥殷本来是胶东王,让王莽给贬成扶崇公了。殷不敢造反,刘快却想讨逆,就召集了几千人去即墨,想从城西打进去。可即墨的老百姓不答应,把城门关得紧紧的,刘快的人都是临时凑的,没什么战斗力,坚持不了多久就散了。守城的官吏趁机杀出来,把刘快打跑了,刘快最后死在长广间。殷听说弟弟起兵,吓得够呛,赶紧把自己关到监狱里,上书向王莽谢罪。王莽得了捷报,就把刘快的老婆孩子都牵连治罪,不过赦免了殷。

到了始建国二年,王莽怕刘氏的人再闹事,就把汉室的诸侯王都削成庶人了,只有前鲁王刘闵、中山王刘成都、广阳王刘嘉这几个之前夸过王莽的,还能当个列侯,真是不要脸。接着,立国将军孙建等人上奏说:“汉朝的宗庙不应该还在长安,应该和汉室一起废除。”王莽一听,觉得挺对,不过又说国师刘歆等三十二个人,早就知道天命,辅佐新朝,他们的宗庙可以保留。刘歆的女儿是皇子妃,还让她姓刘,其他三十一个人都赐姓王氏,还把定安太后改成黄皇室主,表示和汉朝断绝关系。

这定安太后虽然是王莽的女儿,可跟她爹不一样,王莽篡位后,她整天在宫里愁眉苦脸的,王莽让她去朝会,她也老是推脱说病了,不去。王莽还以为她年轻守寡心情不好,就想给她找个婆家,觉得孙建挺忠心的,孙建的儿子豫长得也不错,就想把女儿嫁给豫。孙建一听,赶紧回去跟儿子说,豫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着个医生,假称去给黄皇室主看病,就进了宫。黄皇室主见他贼眉鼠眼的,就知道没安好心,赶紧躲到内室,还把侍女骂了一顿,说她们随便放外人进来,拿鞭子抽了几下。豫在外面听着鞭子声,知道没戏了,就灰溜溜地走了,回去跟王莽一说,王莽才知道女儿想守节,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谁知道这事儿传出去后,有个公子哥也看上黄皇室主了,这人就是更始将军甄丰的儿子甄寻。这甄寻平时就喜欢拈花惹草,听说王莽要把女儿嫁给孙豫,心里就嫉妒得不行。后来豫没成,他还暗自高兴,想着这下轮到自己了。他就琢磨着从符命上做文章,先是说新朝应该分陕,设立二伯,甄丰当右伯,太傅平晏当左伯,就像周公召公一样。王莽还真批准了,让甄丰去西边。甄丰还没走呢,甄寻更来劲了,又上奏说:“故汉氏平帝后,应为甄寻妻。”他想着王莽肯定也能同意,这样就能娶到黄皇室主了。谁知道宫里传出话来,说王莽生气了,说黄皇室主是天下母,怎么能嫁给甄寻呢?甄寻这下知道坏事了,赶紧拿了金银就跑。

没跑半天,就有好多官吏来抓他了,把甄家围了个水泄不通。甄丰还不知道儿子犯了什么罪,等问清楚了,吓得魂都没了,赶紧到处找儿子,想把他绑了去见王莽,给自己免罪。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官吏又催得紧,没办法,甄丰就服毒自杀了。官吏进屋里搜捕,也没抓到甄寻,就回去复命了。

王莽听说甄寻跑了,就下令通缉,还追查他的党羽。一查,查到国师刘歆的儿子侍中刘棻、刘棻的弟弟长水校尉刘泳、刘歆的门人骑都尉丁隆、大司空王邑的弟弟左关将军王奇等人,都是甄寻的好朋友,就把他们都抓进监狱审问。这几个人因为甄寻跑了,没法对质,就死不承认。这案子拖了好多天,后来甄寻在华山被抓到了。甄寻本来跟着一个方士在华山躲着,后来想出来打听打听消息,就被官吏抓住了,押回长安。他和刘棻等人虽然是朋友,可这次想娶故后,假托符命,都是他自己干的,没跟别人商量。到了堂上,他就自己承认了,说刘棻等人只是认识,没参与这事。可审问的官吏存心陷害,严刑拷打,刘棻等人没办法,也被牵连进去了。刘棻等人被冤枉,也没办法,最后都被判了死罪。

还有刘棻的老师扬雄,也成了嫌疑犯,被传去审问。这扬雄啊,是蜀郡成都人,说话结巴,但是很有才华,平时就喜欢模仿司马相如写文章。汉成帝的时候,经大司马王音举荐,在宫廷待诏,写了《甘泉》《河东》二赋,得到成帝赏识,当了郎官。后来哀平两朝,也没升官,就靠写文章打发时间,写了《太玄经》和《法言》。《法言》模仿《论语》,还挺好懂,《太玄经》模仿《周易》,就难懂了。刘歆看了《太玄经》,还跟扬雄说:“这书太深奥了,以后恐怕只能用来盖酱缸了。”不过刘歆还是挺看重扬雄的才学,让儿子刘棻拜扬雄为师,学习奇字。

扬雄这时候在天禄阁校书呢,听说被刘棻的案子牵连,要去受审。他想自己都七十多了,可不想受那严刑拷打,就一咬牙,从阁上跳下去了,摔得半死不活。其实他这是苦肉计,想让官吏可怜他。官吏看他年纪大了,摔得惨,还真有点可怜他,就赶紧扶起来,派人看着,去报告王莽。王莽听了,说算了,不追究他了,不过还是把甄寻、刘棻等人都杀了。

还有一件更可笑的事儿,王莽想学虞廷的故事,把刘棻流放到幽州,甄寻流放到三危,丁隆流放到羽山,这三个人都死了,还把他们的尸首装在驿车里,传来传去,说是三凶。这案子牵连了好几百个朝臣。只有扬雄,九死一生,还想去讨好王莽,写了一篇《剧秦美新文》呈上去。当时人就编了个歌谣说:“惟寂寞,自投阁,爱清静,作符命。”就因为这歌谣,扬雄这大文豪,也被人笑话了几千年。扬雄到王莽天凤五年才死。

这扬雄投阁之后,可有一位硬骨头的老臣,为汉殉节了,这人千古流芳,和扬雄可大不一样。各位看官,您猜猜这人是谁?咱们下回再说!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