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苏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幕:“你来的这么早就,功课做完了吗”
“完成了。”陈曌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李仁犹豫了一下,从背包里掏出了自己的家庭作业。
不由得有些奇怪的看向王凯,他很想知道,这个叶南到底有没有把他供出来,否则的话,他为什么这么听话!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做的很好,基础很扎实,下课后别离开,我们好好聊聊。”
苏白随便扫了一眼,就能看出李仁是否认真做功课。
说实话,这些题他都已经背下来了,对不对都能一眼看出。
让他惊讶的是,这个城里的学生,在没有了小猿班的帮助下,竟然答对了九成以上,唯一的错误,就是答题方式有误。
就拿一元一次方程来说。
出这道题的人也是下了些功夫的,他特意给了一个错误的数字,如果你要计算出公式中的最终条件,就必须要去解一次一次方程。
但很遗憾,李仁是用的是公式和数字,这一次,他猜对了。
“关于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回头你去问问于伟。”
苏白对李仁吩咐了一声,便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他不会天天去学校,但他却在为七名学生做着准备,出问题,关心他们的进度。
这项工作差不多占了一整天的工作时数。
“知道了,谢谢苏先生。”
李仁张了张嘴,捧着练习册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在看到苏白指出的破绽之后,他的脑海中却在回荡着苏白说过的那一段话。
下午跟我促膝长谈!
难道这位支教教师,真有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王凯这样的人!
李仁想了想,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了解自己,哪怕是苏白也一样。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苏白的教学能力还是很强的,就算是他们的外籍老师,在英文上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苏白!
而且,苏白的学识渊博,教导出了一批非常出色的弟子。
从小学到初中,他都学会了,如果于伟参加高考的话,肯定能考上好大学。
甚至有些小队长,已经在自己的年级里学习了,这种对学习的渴望,这种互相帮助的态度,是李仁从来没有见过的。
苏白要是放到初中,甚至是高中,绝对可以一战成名。
可是,放到坡山村,那就不一样了。
李仁觉得,苏白所做的事情,绝对不止如此!
“早啊,导师!”
很快,同学们都陆续进来了。
这是一个生病的学生,因为昨晚没有盖好被子,所以不能来学校,所以向隔壁的一位同学请了一天假。
一进班级,同学们就开始了今天的朗读。
一遍又一遍的背下来,学生们并没有走,而是在课间的时候把自己的试卷上交,然后由老师指导,进行修改。
苏白则是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时不时的检查一下两人的状态。
三堂课开始了。
一、一课是学一堂语言、一堂数学、一堂道德品质课。
小学三年级以后,还会加一堂英语课,让学生对英文有更深的了解。
原本苏白是不想让他们学英语的,但是想到英语在学校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她决定用城里的方式来教。
“放学了!”他说完,转身就走。
中午11点半,中午休息!
没办法回去的,就和苏白一同下厨,能够回去的,也都各自回去了。
“各位,不如我们共进晚餐如何”
只是。
苏白竟然没有下逐客令。
反而是一脸微笑的看着他。
“于伟,你去给我拿点米来,顺便抓两只野鸡,哦,还有一条腌肉!
让余薇去收拾行李,苏白转过身,对着众人说道:“我想,我要怎么做,大家都清楚。”
“知道!”陈曌应了一声。
不少同学纷纷开口,一脸崇拜的望着苏白!
原因很简单,苏白想要拜访一下那位患病的学生。
以往别的学生因为疾病无法来学校,苏白都会来,但她却很少会亲自带队。
班级里有五十多个学生,到了他们家里,那就是五十多个人的嘴。
一个老师,居然还带来了自己的学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他必须要做一些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苏白要亲自将这些材料都是带来的原因。
在龙泉村的人看来,一只鸡肉就等于一百多斤猪肉,少了一块,就代表着很久没有肉了。
“我的亲人,都哭了。”
“哦,你是要去探望生病的学生吗,月神,月神,永恒!”
“月神和月神,谁能比得上!”
“大家听好了,这次的活动很特别,要建立一种关爱和友爱的氛围,让学生热爱学习!”
“什么居然还有配乐!”
“说实话,我比较奇怪的是,王凯怎么突然这么听话了,他竟然在笑。”
“嗯,下课的时候我看到他也参与了进来,明显提高了不少。”
“这还不是多亏了月之女神!昨晚说的那些话,让王凯很感动。”
“那倒也是,如果当初在学校里,就有人这么教我,我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算了,哥几个,城管来接我们了。”
“唉,这也怪我们,小时候也不是没有人提醒过我们,但是我们并不在意。”
“爱妃说得对!”
“去去去,我才不是你的妃子呢,我早就有心上人了!”
“管他是谁呢,人是我的就行(嘿嘿)小爷的电话号码,拐鸭旗,勾葫旗,玖棍旗,今晚见。”
“什么我不明白!”
冰冰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心中也是有些感动。
作为一名老师,从来都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有些人说,他是一种点燃他人的明灯。
有些人说,他像一个勤劳的花匠,浇灌着生长的花草。
只是这个圣洁的行业,却有太多的污秽之人,让他的师父,变得黯淡无光。
古时候的老师,都是要塑造自己的人格的。
现在的老师,更看重的是他的学识,而不是格德。
“古人说,生而为恶,我们读书不都是在进步吗”
“人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