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欲望,那就去争取,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墨守成规、遵循道德的人。
陈启山想到这儿,他弯下腰,与悦瑶平视。
然后一脸认真地许下承诺:“我肯定会离婚的,你等我。”
陈启山紧紧地盯着眼前的小女人,眼神里充满了志在必得的光芒。
陈启山凑近悦瑶,闻着她用皂角洗发后的淡淡清苦,混着后颈被勒出的红痕,氤氲成独属于她的温柔褶皱。
陈启山心里清楚,他知道,自己一开始的保证,让小姑娘挺心动的。
可等她知道自己有婆娘了,立马就打了退堂鼓。
这姑娘啊,肯定是个很有原则又善良的人儿!
…………
打从那天陈启山跟悦瑶拍着胸脯保证完后,这人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
不过对于他说的那些话,悦瑶可没往心里去。
不过因为陈启山,后来悦瑶还是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陈启山的媳妇是李梅朵。
经过悦瑶的一番仔细观察,她发现李梅朵的一些行为挺怪的。
这女人好像对村子里的一些事情门儿清,甚至有时候还能未卜先知似的。
就说陈石家发生的那档子事吧,他媳妇和隔壁的一个男人勾勾搭搭的,后来两人还约着去黄山幽会。
结果呢,被陈石给逮了个正着。
可这事还没发生之前,李梅朵就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
她还提前跟丽红预言,“这事儿最后肯定会不了了之的。”
毕竟在农村,这种事儿在普通人家那可太常见了。
在农村,作为一个男人,你要是娶了媳妇,就不会想着要离,毕竟二婚男,没有一点本事,是不好再娶的。
所以就算是发生这些事情,在男人得到一些赔偿后,最后的处理结果,两人还是要搭伙过日子。
至于说其中的弯弯绕绕,只有当事人自己关起门来自己处理了。
先不说现在还没到那危险的十年,就算到了,这些事儿发生在农村,那也是村子里的村干部自己解决。
大家都是亲戚,谁也不想把这事儿闹大。
而对于李梅朵老是在悦瑶面前摆出一副什么都看透的样子,悦瑶表示她有些腻歪。
而且李梅朵还特别没有自知之明,经常上赶着找悦瑶,就算悦瑶对她的出现很冷淡,她都跟没看见似的。
悦瑶不喜欢她看着自己的眼神,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神情。
那李梅朵为什么对林知青那么热情呢?
当然是因为,林知青是李梅朵上辈子没见过的变数。
李梅朵琢磨着,上辈子这位林知青没出现,这辈子出现了。
是不是意味着,她也能改变上辈子不好的结局呢?
毕竟这辈子的变数可不少。
比如说上辈子李梅朵被父母硬逼着嫁到陈家,陈启山还亲自回来阻拦过。
可惜李梅朵没听陈启山的,李梅朵听父母的话。
李家父母觉得陈家条件好,陈启山还是城里的正式工,那李梅朵就听父母的。
上辈子李梅朵不敢生别人的孩子,这辈子却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毕竟孩子都姓陈,她也算成功生孩子了。
至于孩子是谁的不重要,只要是李梅朵的就行。
孩子是李梅朵亲生的,那她以后的养老问题就有着落了。
还有最大的变数林悦瑶,其实自从林知青出现,李梅朵心里就有很严重的危机感。
她怕,怕自己未来可期的日子会因为林知青的出现有所改变。
所以她必须与林知青搞好关系,以防万一林知青在这里发生什么变故,而她不知道。
就像陈启山,上辈子他可是好几年都不回村子里瞅一眼。
就算婆母使出浑身解数,他也跟个木头人似的,没什么反应。
可这两个月以来,他居然都回来两回了,就算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知道婆母是在骗他,他也照回不误。
所以她得盯着林悦瑶这个变数才行,只要林悦瑶没有什么多余的行动,李梅朵就放心了。
今生她李梅朵是回来享福的,可不能像上辈子那样,到老了还是孤零零一个人。
李梅朵当然也注意到林知青对她时不时就露出的不耐烦。
不过李梅朵才不在意,林知青现在的没眼力见儿,以后会后悔的。
在李梅朵心里,就她男人以后的出息,那绝对能让她在村子里横着走。
说不定这位林知青,以后还得眼巴巴地讨好她李梅朵呢。
现在自己能主动跟她交朋友,那是这位林知青的福气。
林悦瑶可不知道李梅朵的心思,不然非得“呸”她一脸不可。
才开始秋收了两天,悦瑶就觉得腰酸背痛,头晕眼花,脚也疼,腿也疼。
第一天去割稻子,悦瑶就被晒得晕头转向的,两只手又酸又肿。
晌午的太阳把大地烤得跟个大蒸笼似的,弯腰割稻谷的悦瑶直起腰时,眼前直冒金星。
纤细的小腿陷在泥里,脸颊和腿还被锋利的稻茬划出了一道道细小的口子,泥水渗进伤口,又痒又难受。
田埂边的蝉鸣吵得人心里乱糟糟的,而悦瑶带的水早就被她喝得精光。
她现在喉咙干得冒烟,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说话声音都带着沙哑的裂痕。
因为整个村子里就悦瑶一个外人,所以她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
悦瑶刚直起腰,准备歇一会儿,就听到不远处有人说:
“林知青可是城里人,肯定干不了咱这农活。这不,才干一会儿就要歇息了。”
话语里多少带着点阴阳怪气。
说话的人是计分员的婆娘,因为男人是计分员,所以她就特别喜欢盯着别人干活。
谁干得多,谁干得少,她都得向男人报告。
虽然她男人自己也有眼睛看,但被枕边人唠叨多了,心里难免会有点想法,对某些人的印象也就不那么好了。
记工分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偏向。
她这就是有点仗着男人狐假虎威的意思。
大家的命根子都攥在她男人手里,所以和她一起做事的时候,没人敢偷懒。
毕竟她随口一句话,可能今天一天就会少一两工分。
这一天两天少了倒是没啥,可要是天天都少一两分,那一个月下来得少多少啊!
工分,工分,可是社员们的命根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