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张奎,高兰英主将陨落,渑池关落入西周之手。
西周军中,姜子牙等人整顿兵马,商议进军事宜。
“相父,渑池关已下,吾等无后顾之忧,如今可前往孟津相会诸侯?”姬发满脸期待。
姜子牙沉思:“吾等被张奎,高兰英阻拦多日,先机已失,修整一番再去无妨。”
“另外我以文王八卦衍算,得天机示警,孟津诸侯有劫难将至,吾等延后相救诸侯,可得诸侯之心,如此日后白龙鱼服,会少去诸多阻碍。”
姬发沉顿,躬身一礼:“相父所言极是,吾确是着急了。不知孟津诸侯所到几何?相父探子可有书回传?”
姜子牙颔首,拿出密件:“ 东南扬侯钟志明,归顺吾等的北伯侯崇应鸾 ,西南豫州侯姚楚亮,左伯宗智明 ,东北兖州侯彭祖寿,远伯常倍仁, 夷门伯武高逵等。”
姬发沉思:“如此就等相父安排,吾等修整一番就是。”
……
且说西周攻打渑池关时,张奎恐有不怠,遣使者入朝歌求援。
使者一路风驰电掣,入得朝歌来到大夫飞廉府上。
“你是何处使者?所来何事?”
不怪大夫飞廉如此询问,实乃天下诸侯皆反,各路守关文书接踵而至,搞得朝歌晕头转向。
“大人,吾乃渑池关张奎张总兵部下,总兵派小人携密书一封,请大人阅览。”
飞廉急切上前,接过文书阅览:“大夫,西周兵马已到渑池,观反贼军中,奇人异士不知凡几,兵精良足,小人恐渑池有失,烦大夫请大王派兵马支援……”
随着文书阅览,飞廉脸色越来越凝重,渑池守将守关数十年不倒,手段若何,皆有听闻,传闻他更是截教弟子,如今求救文书来至,显然已到生死存亡之求。
飞廉暗暗道:“渑池不得不派兵支援,如今五关接连失守,若渑池再去,诸侯会孟津,那么大商在无翻盘之机。”
急切出声:“你且在府上等候,吾马上入宫。”
使者恭敬叩拜。
“来人,摆驾,吾要速速入宫,面见大王。”
“是。”侍者回应。
……
龙德殿,诸文武陈列,帝辛高坐。
“爱卿,你有何事要奏,如此急切?寡人之于国事,皆托付爱卿,难道是哪位文武不受你管制。”帝辛面无表情,怒意腾腾出声。
看得底下众文武暗暗摇头:“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大商800年江山,已到存亡之秋,此子竟依旧享乐,沉醉酒池肉林。”
“唉,可怜商汤千年江山!”无数大臣暗暗叹息。
飞廉急切跪拜:“大王,渑池守将张奎密信,西周已攻破五关,大军已到渑池关下。”
“张奎恐有力怠,遣使者携书求援,臣不敢耽搁,早早入宫,求见大王。”
话语传出,众文武交头接耳:“什么?西周已攻破五关,来到渑池关下,好快的速度。”
“吾大商千年雄关,竟然挡不住西岐兵马?”
“渑池若下,只有孟津一处关辖,渑池万万不能丢失,此关若在,可挡住西周后路,使他首尾不能相顾,需想万全之道也。”有聪慧人士出列陈述。
帝辛似觉得此事甚大,面色严肃:“张奎守关隘无数岁月,既然他发书求援,可见事态紧急,诸卿可有推荐之人?”
众文武面面相觑,如今大商能臣接连遭厄,就连文臣微子启也被陛下罢官,哪里还有合适之人推荐。
见众文武沉默,帝辛沉声响起:“ 我大商强者众多,难道没有替寡人亲征者?”
众文武依旧沉默,帝辛怒意高涨,欲指派领兵之人时,飞廉再次出列。
“ 西周奇人异士众,陛下可出榜招贤,大悬赏格,自有高名之士应求而至。”
“古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陛下何需动怒!”
帝辛怒意稍减:“依卿所奏。速传旨,悬立赏格,张挂于朝歌四门,招选豪杰,才堪督府者,皆为所用。”
“是。”
……
一日而已,朝歌城四处哄动。
张榜次日,来了三个豪杰,揭下榜文。守榜军士携三豪杰往飞廉府里参谒。
门官报入中堂,飞廉急请入内,三人进府,与飞廉见礼毕,大汉粗矿之声响起:“闻天子招募天下贤士,愚下三人自知非才,但君父有事,愿捐躯敢效犬马。”
飞廉见三人气宇清奇,满眼欢喜,飞廉出声:“求贤定国,聘杰安邦,诸位若有真本事,高爵重禄,陛下皆会赐下。”
三人摇头,吾等为大商气运而来,若功成,吾等需大商气运突破。
飞廉面色渐渐凝重:“三位姓甚名谁?住居何所?吾可上书陛下,携三位入宫,求陛下定夺。”
三人将手本呈上,飞廉观看。
红脸大汉拱手:“吾等乃梅山人氏,吾名袁洪,这是吾弟吴龙,常昊。吾等乃梅山七圣,吾兄弟三人先来一遭,以下陆续到来。”
飞廉见三人雄伟异常,暗暗颔首,随即准备带入宫内,求见陛下。
要说这梅山七圣,来历可不简单。
名袁洪者乃白猿精,混沌魔猿一份本源所化。
吴龙者乃蜈蚣精,神通万目霞光,喷吐毒烟,手段恐怖。
常昊者乃蛇精所化,有巴蛇血脉。
金大升,洪荒异种大力牛魔族血脉,力大无穷,能口吐牛黄攻击敌人,手持三尖两刃刀。
戴礼,本相狗,号称吞日神君,能口吐红珠,能吞日月。
朱子真,黄金匹克族遗留血脉所化,肉身强悍,有吞噬神通。
杨显,本相为羊,木精,万载空青化形,能口吐白光定身敌人,本体能助人悟道,可炼神宝。
……
飞廉入内庭,天子在显庆殿与恶来弈棋,当驾官启奏:“中大夫飞廉候旨。”
帝辛面无表情:“宣。”
些许,飞廉见驾:“臣启陛下,今有梅山三个杰士,应陛下求贤之诏,已在午门候旨。”
帝辛笑意闪过:“传旨宣来。”
少时,三人来至殿内,稽首见礼:“拜见陛下。 ”
帝辛言笑晏晏:“卿等此来,有何妙策可擒逆贼?”
袁洪拱手回应:“姜尚以虚言巧语,纠合天下诸侯,鼓惑黎庶作反,依臣愚见,先破西岐,拿了姜尚,诸侯则望风可降。”
“诸侯降,赦免前罪,如此天下不战而自平。”
帝辛闻奏,龙心大悦,将西周军马,孟津状况说出,问袁洪:“计从何出?往渑池关佐张奎以阻西兵,意下如何?”
袁洪肃然:“以臣观之,都中之兵不宜远出。”
帝辛疑惑:“如何不宜远去?”
袁洪道来:“今孟津已有诸侯驻扎,以窥其后,臣若往渑池,此诸侯联军拒守孟津,阻臣粮道,那时使臣前后受敌,此不战自败之道。”
“依臣之计,调二十万人马,阻住孟津之咽喉,使诸侯不能侵搅朝歌,一战成功,大事可定。”
帝辛大悦:“卿言甚善,真乃社稷之臣!依卿所奏施行
当即封袁洪为大将,吴龙、常昊为先行,先行退下,翌日上朝调兵遣将,往孟津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