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资历还有能力,朝中没有人比徐闻更适合这个任务。
朱祁镇早就想过,让这位老越王去平事,所以今日朝会才特意请他来。
自从徐闻挂冠而去后,一直就处于听宣不听调的状态。
他一个过了七十大寿,先皇御赐剑履上朝,家中常备尚方宝剑,手握暗卫和大明海军两股庞大力量的异姓王。
这件事除非是他自己想干,否则没人能够逼他。
现在徐闻主动提出来要南下平叛,朱祁镇十分开心。
这尊大佛一直在京师中,总是让人倍感压力。
越王息怒,君臣和好,殿中气氛为之一松,众臣这才敢悄悄拭去额角的冷汗。
王振瘫软在地的身影格外扎眼,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此刻就像被抽走了脊梁骨,再不复往日威风。
徐闻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沉声道:“老臣此去,需三件事。”
朱祁镇连忙道:“相父但说无妨,朕无不应允。”
“其一。”
徐闻竖起一根手指:“召回现任中南六省所有镇守太监,一个不留。”
王振闻言猛地抬头,但在对上徐闻锐利的目光后,又瑟缩了回去。
“其二,老臣要全权处置之权。”
徐闻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奏章:“凡三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三品以上,可先行羁押。”
一省长官的布政使也只是从二品,三品以下先斩后奏,相当于除了布政使,中南六省的官员,徐闻全都能杀!
这可是极大的权力。
要知道,九品以上就算是朝廷命官,任命和削职都要皇帝亲自授权,更别说直接杀掉。
如此特权,就是皇帝亲临,也不敢对四五品的官员说杀就杀。
朱祁镇接过奏章的手微微发抖,但还是咬牙道:“准!”
“其三。”
徐闻突然转身,目光如电扫过满朝文武:“请陛下即刻下旨,命户部拨付三百万两白银作为安抚之用。”
处理叛乱,肯定要花钱安抚。
看似花钱不少,却是比兴兵镇压要省钱,而且最为根本。
户部尚书闻言差点昏厥,颤声道:“老王爷,国库......国库实在......”
哭穷是历任户部尚书的拿手绝活,即便户部尚书是越王一派的。
“没有就去找!”
徐闻一声暴喝:“这些年贪墨的银子,够填十个国库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跪在地上的王振:“就从查抄某些人的家产开始吧。”
朱祁镇此刻已是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道:“就依相父所言,朕这就下旨,命锦衣卫配合查抄......”
只要能保住王振的小命,查抄多少银子他都愿意。
“陛下圣明。”
徐闻这才满意地拱手。
王振这厮,已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皇权的代表,杀是杀不成的。
即便有中南六省镇守太监的供词,也不容易扳倒王振,更别说杀了。
何况,那个镇守太监是王振的干儿子,嘴硬的很,即便自杀也不愿咬出王振。
徐闻今日吓破王振的胆子,让他威严扫地,大出血,往后很长一段时间,会老实许多。
三日后,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京师出发。
年过七旬的徐闻骑着高头大马,腰佩尚方宝剑,在三千精锐的护卫下向南进发。
此番,越王徐闻总督中南六省,负责一切军政事宜,直至平定叛乱。
城楼上,朱祁镇目送着队伍远去,长松了一口气。
越王终于出京了!
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王振盯着远去的徐闻,咬牙切齿道:“老不死的,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损失了好几百万银子,王振恨透了徐闻。
但也只敢在背后小声诅咒。
此前王振愿意和徐谦做交易,不敢过于逼迫徐家,很大原因就是背后有徐闻坐镇。
现在这位去了中南半岛,他心头压力骤减。
王振未尝没有点阴暗的小心思,中南半岛的瘴气能够把这个老不死的解决掉,那就更好了!
越王南下,除了三千精锐,后面还有武国公徐华和神机营。
这段时间徐华一直在草原上溜达,追着瓦剌的屁股在打。
既然父亲说过,这个部落有可能会成为大明心腹之患,那就彻底消灭吧!
徐华得到南下的旨意,半点没有耽搁,就从天津卫上船,直奔中南半岛。
他的离开,最开心的不是王振和朱祁镇。
而是昔日草原上的霸主,瓦剌部首领也先!
原本趁着宣德年间,大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南征上,瓦剌部趁机发展。
因为地处苦寒,朱棣横扫草原之时,它们反而是漠北蒙古诸部中保存最完整的。
通过逐步吞并其他蒙古残部,瓦剌逐步发展壮大,最后还勾搭上了逐步崛起的晋商。
他们有了稳定的后勤来源,而晋商则是通过各种草原特产,大发其财。
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瓦剌已经变成了控弦近十万的庞大部落,整个漠北无可匹敌者。
首领也先也渐渐有了野心,幻想着能够像自己的先祖那样,入主中原,登基为帝。
白日梦终究还是要醒的,随着宣府孙连仲的落网,为瓦剌部负责后勤的连升号被连根拔起。
对于也先来说,这还不是最大的噩耗。
他也不清楚,自己怎么被武国公徐华,这位现在大明的头号武将盯上,亲率京营精锐三千营骑兵深入草原,不干别的,就扫荡瓦剌的势力。
也先也组织过抵抗,但是蒙古的那套老打法,早就被徐华摸透。
这位瓦剌首领率领的五万精锐,被徐华一万骑兵直接击溃,四散而逃。
也先抱头鼠窜,差点被徐华逮住。
此役之后,也先根本不敢和徐华正面对抗,只能东躲西藏。
好在漠北够大,他这些年攒下的家底也有一些,才没被徐华一举成擒。
只是当年的草原霸主也先,变成丧家之犬,这也让他威望大跌。
原本那些追随的部落,也有了其他想法,开始蠢蠢欲动。
眼见着瓦剌部就要被逼上绝路,徐华突然停止了攻势。
惊魂未定的也先,马上联系自己残存在大明的关系,才得知对方被调走,要去南方平叛了。
得到这个消息,也先当即就跪在地上,感谢长生天保佑自己,送走这个灾星,瓦剌部终于能活下来了。
没了徐华的钳制,瓦剌部又活跃了起来,宣府这条线肯定是不能走了,但九边总有突破口。
晋商们拔了一个连升号,还有日升号,和富号一大票的商号等着和草原做生意。
加上王振对各级官员的需索无度,想要升官,就得拿出点硬通货。
也先咬咬牙,把以前积攒的金银财宝都拿了出来。
他本来是想着贿赂徐华,让武国公放自己一马。
反正大明又不能完全统治草原,自己也愿意臣服大明,不管是朝贡,还是称臣都可以啊。
这个念头在也先打听过徐家的财富后,就彻底死心了。
自己的那点钱还是不要丢人现眼了,估计还没有对方的零花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