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孔彦缙已经“乖乖领旨”,朱予焕这个皇帝当然也不会小气,立刻大手一挥,让孔彦缙收拾好东西南下凤阳,最好是早日拿出成效。
至于孔家那边,朱予焕也有安抚,只说是自从御史参奏之后,皇帝深觉国家不能没有理学,让衍圣公先从伊庶人讲起,最好能尽快编撰一本更适合大明现今情况的理学经典着作。
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脉根基,皆于衍圣公一人之手”。
帽子一个比一个戴得高,至于孔彦缙能不能做到,那就不是朱予焕要考虑的事情了。
因为他永远做不到。
比起这些,朱予焕如今要考虑的事情可不少。
军屯的检查已经基本结束,朱予焕核实了多份奏报,处理了一批强占士兵田地的人,又下诏将之前在蓟镇培育的小麦、谷子、黍子等产量有显着提升的种子分发边境各处军屯。
朱予焕将部分结束枷刑的御史外派到辩经,加设监察的职务,定期轮换,避免串通,让目前还算是“干净”的屯田制度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
士兵们在日常的操练和戍守之余耕作,想要做到自给自足是不大可能,但如此一来至少可以不要太过依赖当地物资。
当然,南粮北调这件事还是要继续进行,只是朱予焕借着南洋学堂的风,让在南洋学堂听课的官员同水手等从海上运输资源。
这件事早在永乐时期就有旧例,运河也常有阻塞,但朝廷不是每次都能及时疏通,因此海上运粮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能给剩下的南洋学堂的官员一个“实习机会”,先在在家门口演练一番,免得以后出海没有经验。
元光三年夏,朱予焕正式下旨招揽吏员,只要通过皇帝设置的考核,便能成为吏员,薪酬超过一般吏员,略低于官员,若是之后的工作有一定成效,还会单独再发奖金。且这部分特殊的吏员的身份可以更改原本的户籍类型,具体情况参考当初跟随朱予焕前往云南后更改户籍类型的工匠。
只不过此吏员非彼吏员,而是按照皇帝的标准招揽精通各类技艺的人才,甚至连擅长种地的人也可以参与考核入选,并且有皇帝精心准备的岗位。
天文、地理、水利、器械、道举、农务、算术、畜牧合计七科,每科取二十到三十人,各地可以保举推荐,不限男女,之后将人送到京城统一考核,与原本的务农寺合并成为一个衙门,称之为“科技院”。
前面这几样虽然有天文、地理、算术这样官府禁止学习的内容,但这些年也并未完全杜绝,还算不上歪门邪道,只是农务和畜牧这两科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尤其是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
谁也想不到种地和放牧竟然也算是一种技能。
朱予焕口中的农务当然不是简单的种地,而是要对农作物习性、耕地杂症、灾害应对都有一定了解。
大明是个农耕为主的国家,种地的人比比皆是,朱予焕的要求当然不会太过简单。
有了御史们被廷杖的前车之鉴,这次朱予焕面对的压力要小了许多。分科取士古已有之,只是到了宋之后便逐渐简化为进士一科,朱予焕恢复出海都花费了不少力气,想要再开分科取士不能急于一时,只能温水煮青蛙。
对于官员们而言,这些被招揽的人是吏员而非官员,占用的并非是参加科举的人的空缺,甚至还能给等空缺的官员们创造留在京城管理吏员的工作机会。
朱予焕当然明白这一点,只不过在她的构想之中,架构之中不仅要有文官,还要有女官,毕竟这群文官在这三年来的表现实在是让朱予焕没办法信任他们。
朱予焕在宫中这么多年,对女官也算有一定的了解,加上胡善围奉上的女官培训报告,朱予焕很清楚,这些女官常常只是在旁边静静看着,但学东西的速度极快。
既然如此,让她们借着这个机会尽快适应官场是最合适不过的。
毕竟科学院中还是以特殊吏员为主,官员仅仅负责管理,这样的职场环境要温和一些,有利于这些女官们快速转变心理状态和身份。
各地推荐官员还需要时间,元光三年的秋日已经悄然而至,朱予焕特意带着家眷和一群大臣一同前往南海子狩猎,随行的还有国子监的学生,同时也算是巡视正在筹建的科学院。
南海子内,朱予焕骑着马,身边跟着朱祁钰和御马监的护卫,马鞍上已经挂了好几只猎物。
朱予焕一手卧着马缰,心情少见地轻松愉悦,“这次出行,靖远伯特意叫上了国子监文武学的学生,让他们两方对垒马球,咱们也有些热闹看。”
朱祁钰应了一声,笑道:“还是靖远伯思虑周全,如此一来,陛下也可以借此机会检验国子监武学的改制成果,是否为武举培养人才。”
朱予焕见他少见地放松,半开玩笑道:“圆贞泽儿母子两个平安无事,你现在可是春风得意啊。”
元光三年春末,林圆贞诞下了朱祁钰的第一个儿子,朱祁钰立刻上书恳请朱予焕册封并赐名,朱予焕欣然同意,为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取名“见泽”,册封世子。
姐弟二人的举动无疑是在告诉其他人,朱见泽要继承的是亲生父亲朱祁钰的郕王爵位,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有心人考虑到朱祁钰的孩子在血缘上和朱见深一样是皇帝的侄子,借此机会暗中搞什么小动作。
更不必说朱祁钰本人在旋涡之中生活了二十二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被牵扯其中。
朱予焕明白朱祁钰的担忧,也并没有阻拦的意思。
朱祁钰的神情多了几分克制,只是道:“陛下说笑了……”
朱予焕笑着说道:“可惜孩子还小,圆贞放心不下,不然这次便带着他们娘儿两个一起来,也不知道赶在元儿和深儿姐弟两个出阁读书前,有没有机会和泽儿一起玩耍,兴许那个时候泽儿已经在藩地有了自己的玩伴。”
吴妙素、朱祁钰在有意无意之中已经付出了不少,朱予焕不想再从他们母子二人身上继续掠夺什么。
“弟弟听闻陛下在皇庄一带和勋贵家中为两位殿下挑选年龄相仿的伴读,可惜泽儿年纪太小,只怕殿下们出阁读书的时候,他连跑步都不利落……”
朱祁钰说完后微微一愣,下意识地夹紧马腹,便落后了朱予焕一截。
他心中百转千回,许久之后才明白了朱予焕的意思。
朱予焕是打算让朱祁钰外出就藩。
朱祁钰先是心中一喜,却又不免生出几分忧虑。
他知道姐姐不会亏待自己的娘亲,可他无论如何也放不下母亲孤身一人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