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唐的都城,阳光洒落在大明宫的金瓦红墙上,本该是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然而今日,一场关乎国法尊严与国家根基的审判即将在此上演。那些被李泌精心调查揪出的叛徒,即将为他们的叛国行径付出惨痛的代价。
大明宫的宣政殿外,戒备森严。禁军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如同一座座雕像般挺立,将整个场地围得水泄不通。殿内,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群臣分列两旁,神色各异,有的愤怒,有的震惊,有的则暗自庆幸自己未卷入这场叛国风波。
李亨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威严与愤怒。他扫视着殿下被押解着的一众叛徒,这些人曾经也是朝廷的官员,如今却因贪婪与背叛,沦为阶下囚。
李亨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殿内回荡:“今日,朕要在这朝堂之上,公开审判你们这些叛徒。你们可知自己所犯何罪?”
礼部侍郎张达,身形颤抖,面色如土,他“扑通”一声跪地,哭喊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臣一时糊涂,为了一己私利,与突厥勾结,出卖国家机密,恳请陛下饶命啊!”
李亨怒目而视,呵斥道:“饶命?你通敌叛国,致使边关将士流血牺牲,百姓惨遭涂炭,如此大罪,天理难容!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报效国家,却做出这等令人不齿之事,还有何颜面求朕饶命?”
张达瘫倒在地,泣不成声。
尚书令王恒,虽仍试图保持镇定,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恐惧。他强装镇定地说道:“陛下,臣……臣也是被奸人蛊惑,一时迷失了心智。求陛下念在臣往日为朝廷也有过一些功劳的份上,从轻发落。”
李亨冷笑一声,说道:“功劳?你所犯下的罪行,岂是那些所谓的功劳能够抵消的?你身居高位,本应以身作则,辅佐朕治理国家,却勾结外敌,妄图颠覆朝政。你的所作所为,已严重损害了大唐的利益,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正国法!”
王恒听后,面如死灰,缓缓低下了头。
李亨环视群臣,大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这一幕,你们都要铭记于心。叛国者,绝无生路!朕绝不允许任何人背叛大唐,出卖国家利益。国法如山,任何人触犯,都将受到严惩!”
群臣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英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亨再次看向那些叛徒,眼中满是决绝:“来人,将这些叛徒押往午门,斩首示众!让天下人都知道,背叛大唐的下场!”
禁军们得令,如鹰抓小鸡般将叛徒们押出了宣政殿。一路上,叛徒们的哭喊声、求饶声渐渐远去。
在午门外,早已围满了长安的百姓。他们听闻有叛国者要被斩首,纷纷赶来,想要亲眼目睹这些叛徒的下场。当叛徒们被押到刑场时,百姓们群情激愤,纷纷叫骂:“这些卖国贼,死有余辜!”“斩了他们,为边关将士报仇!”
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颗人头落地,鲜血溅洒在土地上。百姓们欢呼起来,他们看到了朝廷打击叛国行为的决心,也感受到了国法的威严。
这场公开审判与处决,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它向朝堂内外表明了朝廷打击叛国行为的坚定决心,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胆战心惊,不敢再有丝毫叛国的念头。
回到大明宫,李亨对李泌说道:“李爱卿,今日这些叛徒伏法,也算是给天下一个交代。但经此一事,朕深知,必须加强对朝堂的管控,绝不能再让此类事件发生。”
李泌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此次叛徒勾结外敌,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加强朝堂管理,势在必行。不仅要严惩叛国者,更要从制度上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李亨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你我需好好商议一番,如何完善朝堂制度,确保大唐的长治久安。”
此后,李亨和李泌便开始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完善情报收集体系,以及强化国法的威慑力等一系列问题。他们深知,大唐这艘巨轮要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平稳前行,就必须时刻警惕内部的隐患,让国法成为守护国家的坚实壁垒。而这场叛徒伏法的事件,也将成为大唐历史上的一个警示,时刻提醒着后人,叛国者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叛徒伏法的影响在朝堂和民间持续发酵。朝堂上,官员们行事愈发谨慎,往日一些私下的小动作也都收敛了起来。他们深知,叛国的红线绝不能触碰,否则必将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在民间,百姓们对朝廷的信心大增。他们看到朝廷坚决打击叛国行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百姓的安宁,对李亨的统治更加拥护。街头巷尾,人们纷纷传颂着李亨的英明决断,对那些叛徒的唾弃之声也不绝于耳。
然而,李亨和李泌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清楚,这次事件只是大唐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日,李亨在御书房召见李泌,忧心忡忡地说道:“李爱卿,此次叛徒事件虽已了结,但朕担心,朝堂之中或许仍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患。若不能彻底根除,恐会再次危及大唐的稳定。”
李泌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所虑极是。我们可在朝堂上设立举报制度,鼓励官员相互监督。若发现有官员有不忠之举或违法乱纪行为,举报人可获得重赏,而被举报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这样一来,可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有所忌惮。”
李亨微微点头,说道:“此计甚好。但如何确保举报信息的真实性,避免有人恶意举报,扰乱朝堂秩序?”
李泌说道:“陛下,我们可成立专门的调查机构,负责对举报信息进行核实。该机构直接对陛下负责,成员需选拔清正廉洁、精明能干之人。在调查过程中,务必做到公正、严谨,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李亨听后,神色稍缓,说道:“就依爱卿之计。此事就交由爱卿负责,务必尽快落实。”
李泌领命后,立刻着手筹备举报制度和调查机构的相关事宜。他深知,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为了大唐的未来,他必须全力以赴。
与此同时,李亨也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让忠诚爱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他决定在太学和各地学府中,增加有关忠诚、爱国、奉公等内容的课程,培养学子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希望从根源上,为大唐培养出一批正直忠诚的官员,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李亨和李泌的努力下,大唐在经历这场叛国危机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开始了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他们决心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让大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屹立于世界东方,续写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