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个屹立于东方的庞大帝国,向来以其强盛的国力、灿烂的文化,引得四方来朝,众多属国纷纷归附,岁岁纳贡,以示尊崇。然而,如今在其内部致力于解决土地兼并、流民等棘手问题时,外交领域却悄然泛起了涟漪。一些原本忠心耿耿的属国,听闻大唐内部的种种变动,竟在外部势力的暗中挑唆下,心生异志。其中,尤以离大唐边境不远的南诏国最为突出,公然拒绝向大唐进贡,还在边境地区蓄意制造摩擦,一场严峻的外交危机摆在了大唐君臣面前。
这日,大明宫的紫宸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李亨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手中紧紧攥着关于南诏国异动的奏报。他将奏报重重地拍在御案上,怒声说道:“南诏国实在是胆大妄为!朕待他们不薄,如今竟敢在朕眼皮子底下搞这些小动作,无视我大唐天威!李爱卿,你说说该如何应对?”
李泌从群臣中走出,神色严肃,拱手说道:“陛下息怒。南诏国此举确实可恶,但此时不宜贸然动武。如今我大唐内部刚刚经历一系列调整,正处于休养生息、巩固成果的关键时期,大动干戈恐伤国本。臣以为,可先派遣使者前往南诏国进行交涉,恩威并施,力求以和平方式解决此次危机。”
李亨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爱卿所言有理。只是这使者人选至关重要,需能精准领会朕的意图,在交涉中不卑不亢,既展现我大唐的威严,又能巧妙地给予对方利益诱导,促使南诏国回心转意。爱卿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李泌微微点头,说道:“陛下,臣举荐鸿胪寺少卿苏烈。苏少卿精通外交事务,擅长言辞,为人沉稳且果敢,定能胜任此重任。”
李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认可,说道:“好,就派苏烈前往。爱卿即刻传朕旨意,让他速速进宫商议具体事宜。”
不多时,苏烈匆匆赶来,进入紫宸殿后,赶忙跪地行礼:“陛下召见,臣苏烈前来听令。”
李亨看着苏烈,神色凝重地说道:“苏爱卿,如今南诏国公然违抗我大唐,拒绝进贡且在边境滋事。朕命你为使者,前往南诏国进行交涉。你需让他们明白大唐的威严不可侵犯,同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要时许以一定利益,使其重新归附。”
苏烈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臣定会让南诏国知晓背叛大唐的后果,也会向他们表明大唐的诚意,争取和平解决此次危机。”
李亨微微点头,说道:“嗯,你起身吧。具体该如何交涉,你且与李爱卿商议,务必制定出周全之策。”
苏烈与李泌退到一旁,经过一番详细商讨,制定出了一套完备的交涉方案。随后,苏烈便带领着使团,携带大唐的珍宝与文书,踏上了前往南诏国的路途。
数日后,苏烈一行人抵达南诏国。南诏国的王宫大殿内,装饰虽不及大唐宫殿的奢华,却也透着一股别样的威严。南诏国王高坐于王座之上,两旁站满了神色各异的大臣。苏烈昂首阔步走进殿内,他身着华丽的大唐官服,气宇轩昂,毫无惧色。
苏烈站定后,拱手向南诏国王行礼,说道:“吾乃大唐鸿胪寺少卿苏烈,奉大唐天子之命,特来与陛下商讨要事。”
南诏国王微微仰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说道:“哦?大唐使者前来,所为何事?莫不是因为我国停止进贡,前来兴师问罪?”
苏烈神色严肃,说道:“陛下,大唐待南诏向来不薄,一直视南诏为友好属国,庇佑南诏免受外敌侵扰。如今陛下无故拒绝进贡,还在边境制造摩擦,此举实在有负大唐的信任与恩泽,大唐天子对此深感不满。”
南诏国王冷笑一声,说道:“大唐如今内部动荡,自顾不暇,还谈何庇佑我南诏?我南诏国如今实力渐强,无需再仰仗大唐鼻息。”
苏烈目光坚定地看着南诏国王,说道:“陛下切勿被不实传言蒙蔽。大唐底蕴深厚,虽近期内部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这是为了国家更好地发展,如今大唐经济已经复苏,国力蒸蒸日上。陛下若执意与大唐为敌,恐怕南诏国难以承受大唐之怒。大唐的百万雄师,绝非虚言,一旦兴兵,南诏国必将生灵涂炭。”
南诏国王听后,神色微微一变,但仍嘴硬道:“哼,你莫要拿大话吓唬本王。就算大唐实力尚存,又能如何?”
苏烈见此,话锋一转,说道:“陛下,大唐向来以仁治国,不愿轻易动武。若陛下能迷途知返,恢复进贡,停止边境摩擦,大唐天子定会既往不咎,且会给予南诏国诸多好处。大唐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日后可与南诏国加强贸易往来,为南诏国带来更多的财富。同时,大唐还可派遣能工巧匠,帮助南诏国提升农业、手工业技术,促进南诏国的发展。”
南诏国王身旁的一位大臣站出来,质疑道:“苏少卿,你说的这些不过是口头承诺,如何能让我们相信?”
苏烈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大人,大唐乃天朝上国,一言九鼎。为表诚意,此次使团带来了大唐的诸多珍宝,赠予南诏国。而且,大唐天子已授意,只要南诏国重新归附,这些好处定会一一兑现。”说罢,苏烈示意身后的侍从将带来的珍宝呈上前去。
南诏国的大臣们看到琳琅满目的珍宝,不禁低声议论起来。南诏国王也面露犹豫之色,他沉思片刻后说道:“苏少卿,你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事关系重大,本王需与大臣们商议后,再给你答复。”
苏烈拱手道:“陛下请便。但还望陛下尽快做出决断,大唐天子正等待着南诏国的诚意。”
苏烈被安排在馆驿休息。在等待期间,他并未闲着,而是与南诏国的一些大臣私下交流,进一步阐述大唐的友好态度和合作诚意。他向这些大臣们详细介绍了大唐与其他属国友好往来所带来的繁荣景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归附大唐的益处。
几日后,南诏国王再次召见苏烈。这一次,南诏国王的态度明显缓和。他说道:“苏少卿,经过本王与大臣们的商议,南诏国愿意重新归附大唐,恢复进贡,停止边境的一切摩擦。但还望大唐能兑现承诺,给予南诏国应有的利益。”
苏烈大喜,说道:“陛下英明!大唐天子定会言出必行。相信在大唐与南诏国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必将迎来更加繁荣友好的未来。”
苏烈圆满完成使命,带着南诏国愿意归附的消息返回大唐。李亨得知后,十分欣慰,对苏烈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然而,李亨和李泌清楚,此次外交危机的解决只是暂时的,大唐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稳固与属国的关系,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外交局势中始终保持主动地位,维护帝国的尊严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