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华妃给穗初送来了一套由和田玉做出的十二生肖摆件,形态可爱,大小适中,特别适合穗初学爬步的时候来逗弄吸引她玩乐。
且那十二生肖的大小正正好合适一个婴儿攥在手里,但又不会被婴儿吞到嘴里。
富察贵人看着礼盒中摆着的十二生肖,想起中午华妃带着一堆人来延禧宫的场景。
敬妃让如意给樱桃递过去一个巨大的包裹。
欣常在得意洋洋地让宫女往桌上摆了一摞新书,在承受到华妃“千刀万剐”的眼神后缩了脖子。
齐妃给了穗初十二只足金打的小胖猪,圆圆滚滚,金光闪闪。
年纪大了,就好点真金白银。
希望穗初能像小猪一样好养活。
齐妃发言惊人,富察贵人眉头都没挑一下,就笑着收下了。
在梦里能说出“宫斗二对一”的人,她们俩也算是旗鼓相当地不够聪明了。
能送金子的人,会是坏人吗。
安常在让宝鹊递上来十件纯棉小肚兜,十件天蚕丝小肚兜,每样肚兜上都绣了有趣的花鸟鱼虫,看着别致有趣。
富察贵人看着那细密地针脚,只觉得感动到眼眶发热。
只有华妃看着那些肚兜,心中震惊,外加感叹,安常在是要占领婴幼儿产品市场了吗?
如果正如华妃所料,安陵容这些肚兜花样,应当是一式两份绣了出来的,一份给了穗初,一份拿出宫去给孙妙青拓展市场。
安陵容:送礼的东西当然得是独一份儿,不过上面的花样子确实是另绣了一份出来。
听说京城许多妇人的女红不是很好,买些绣好的成品花样,直接回去缝到做好的衣服上也是不错的。
不过这个适合批量生产,还得再研究研究。
华妃:……
淳常在从妆奁里拿出了一对玉镯给富察贵人,她好吃,除了吃,身无长物,就允诺,等穗初长大后的,要吃的糖果姨姨全包了。
富察贵人:倒也不必。
就连一直隐居后宫僻静角落修仙,不问世事的端贵妃都派了吉祥给穗初送了两只金手镯,两只金脚镯 。
富察贵人正有点小感动的时候,华妃从颂芝手里就拿出一张单子,上面详细记载了富察贵人生产时,华妃为其请接生嬷嬷、调动人手花的银子。
“这些银子都给你记账上了,既然你出月子了,就想办法慢慢还吧。”
眼泪说倒流就倒流了。
感动的气氛戛然而止。
富察贵人双手接过那张账单,她没有想过,这后宫真的也有几分真心在,纵使被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纵使皇帝冷漠,皇后冷血,递过这张单子的人还是救了自己一命。
明着要债,实质上是消弭掉富察贵人心头的那点亏钱之情。
富察贵人觉得自己从前从未好好认识过华妃。
面冷心热。
因着富察贵人刚刚解了禁足,众妃来送了个贺礼便都离开了,没有在延禧宫多留。
离开之前,大家都抱了抱已经长胖了一圈的小穗初。
极有灵性的是,华妃从敬妃怀里接过小穗初后,小穗初竟然睁开了眼睛,小手攥住了华妃的手指头。
心头像一汪水一般化开了。
从未这样过,柔若无骨的小婴儿软在自己怀里,这样小,这样软,对这个危险的世界一无所知,就这样朝自己伸出手来。
华妃有点想掉眼泪。
颂芝在一旁瞅着自家娘娘的状态,便觉得不对。
一向要强的华妃怎么肯在人前落泪。
颂芝赶忙上去将小公主抱还给了乳母嬷嬷。
华妃正好趁此机会吸吸鼻子,拿帕子轻轻擦去眼角的湿润。
富察贵人晚上让樱桃在那瞧清点各宫娘娘送来的贺礼,登记造册,才发现,原来下午间,富察贵人带着穗初睡午觉时,莞嫔也派了槿汐送了贺礼,一对和田玉制的长命锁,中间还嵌了红宝石。
樱桃拿给富察贵人细看,富察贵人仔细看过,触手温润,晶莹剔透,当真是好东西。
富察贵人命樱桃一并登记造册,自己则去书桌旁开始捣鼓一些新的玩意儿。
***
自富察贵人生产那日,因为小陈子和福子的主动认罪,皇后从养心殿出来,就忙的脚不沾地。
一边要为富察氏洗清冤屈,既要给到令后宫众人满意的结果,又不能丢了皇上的脸面。
当然,至于凌香身边人叛变一事的缘由,也得调查清楚。
一大早自己昏睡不醒,富察贵人生女,被华妃步步紧逼,让其去养心殿为富察贵人求情,自己本就不愿,富察氏不听话,未经自己允许就擅自做主有孕。
这样的人想着母凭子贵,如何对得起自己的提携 。
只是当日的情形,自己也只能被华妃驾着走,自己进了养心殿,小陈子和福子紧跟其后,自己哪是去替富察贵人求情的,只怕是这一局中,自己都是一颗棋子了。
华妃为什么会帮富察贵人呢?
皇后想了想,还是归咎到了凌香身上。
自己终归用了凌香,华妃遭到底下人背叛,自然是得想办法报仇的。
华妃那个性子,杀敌一千,自损八千,也会去杀。
正好又能救下富察贵人,一箭双雕,华妃竟然也会动脑子了。
年家如今在前朝又是如日中天,往后的日子 ,怕是难过了。
还有自己那日为何昏睡不醒呢?
延禧宫守门的侍卫明面上是去请太医了,实则是去景仁宫讨自己的指示了,没得到自己的许可,太医自然是久久未到。
可剪秋说,从侍卫到宝鹃再到淳常在身边的张嬷嬷,这些人一茬儿接着一茬儿来,剪秋也试图叫醒自己,为何自己就是昏睡不醒呢?
当真是头疼了半宿,体力耗尽,昏睡过去了吗?
自己昏睡也罢,正巧那一夜年大将军也把太医都请了出去,若是没有华妃出来主事,后宫妃子生产无太医诊治,也是一局妙棋啊。
妙棋……?
皇后心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想要抓住,却没来得及。
“娘娘,今日的燕窝,您趁热吃。”剪秋从绘春手中接过一盅燕窝奉上。
“剪秋,吩咐下去,富察贵人产下公主,又遭受冤枉,本宫念其辛苦,从本宫份例中抽出一部分照着嫔位的份例给富察贵人补偿。”皇后细细品着今日的这盅血燕,
“还有刚才内务府的人来禀报,今年上贡的血燕量比较少,富察贵人生女难产,气血损耗极大,将各宫嫔妃的血燕都换成白燕吧,血燕先供着延禧宫用。”
“是,奴婢明白。”剪秋福了一礼。
富察贵人生产那日,皇后所吃、所用的一应都细细查验过,实在是没什么异样,剪秋也心中腹诽,如此紧急的情况,为何娘娘会昏睡不醒。
章弥事后也来仔细给皇后诊过脉,确实是因当夜偏头痛发作,体力消耗过大导致,身体劳累,通过睡眠恢复体力,也属常态。
章弥前几日去养心殿,向皇上请辞,称自己年迈,精力不济,想要告老归乡,皇上已经准允。
皇上点头的事情,皇后也只能接受。
皇后倒是不担心章弥离了太医院会说出些后宫秘辛,这么多年,这么多事。
还真是都仰仗章弥,章太医了。
如今若想安度晚年,想来章弥也会闭紧自己嘴巴吧。
若说严谨,这世上还是死人的口风最紧。
但是章弥不能动,或者说,他没有小陈子或者福子那样好动。
太医院院首请辞归乡就暴毙身亡,很难不会引人怀疑。
掂量了许久,皇后还是决定放章弥一马。
“娘娘,其实您只是打理六宫太过辛苦了,实在不必这么忧心的。”剪秋看着皇后觉得别人总想害她,这般的费耗心神,实在是觉得大可不必如此。
“本宫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皇后不愿多解释什么,从雍王府的宅院到这紫禁城的后宫,宜修对一针一线,一花一木都无比警惕。
剪秋看着皇后如此草木皆兵,也不好再劝。
毕竟当年种下了因,如今自然会结什么样的果。
景仁宫这边无话。
皇后拿出自己的份例贴补富察贵人的事情自然是很快便传谕六宫。
顺道传进众人耳朵里的自然还有血燕换白燕的降薪通知。
碎玉轩。
浣碧瞅着佩儿从内务府领回来的白眼,生气地扔下手中的鸡毛掸子,耷拉着嘴角抱怨:“不过是生了个公主,倒是让她如今占了上风了,竟然连血燕都能克扣了去!”
“你且少说些吧。”流朱推推佩儿,让佩儿将碍了浣碧眼的白燕拿进小厨房去。
“如今满宫里都上赶着去巴结延禧宫,可莫要让有心讨好的人抓了话柄去。”流朱说道。
“如今皇上也许久不来了,小主一直郁郁寡欢的,从前的碎玉轩是多热闹啊。”浣碧落寞地撇撇嘴。
“皇上也不单是不进碎玉轩,我瞧着,各宫娘娘那,皇上也都没去。”流朱宽慰地说道。
“哎……”浣碧长叹一口气。
凌常在不是好人,但却会使苦肉计。自家小主心软,这会可是因为心软良善吃了个大亏,只可恨凌香现在还是个官女子,皇上也没把她赶到冷宫。
若是他日诞下皇子,这凌香难不成还有翻身的可能。
浣碧想想更是来火。
只是小主那日从苏公公嘴里知道了真相后,神色反应还是淡淡,不仅没有想法子朝着凌官女子报仇雪恨,而且还让流朱去给富察贵人送去贺礼。
要她说,富察贵人只是贵人,纵使之前他们两宫因为凌香的挑唆之间有些误会,如今真相大白,富察贵人禁足也不是小主本愿,犯得着咱们先去示好吗?
浣碧气鼓鼓地跑到后面去了,流朱看看也是无奈。
碎玉轩这段日子属实过得低迷。
***
翊坤宫。
颂芝掀开盖盅,瞅着兰芝端的不是血燕的时候,就直接放下盖盅,问起“怎么回事。”
还未等兰芝答话,华妃的声音就从里间传来:“颂芝?外头何事?”
华妃这会儿正优哉游哉地靠在软枕上看欣常在憋了十天才憋出来的话本子,正好肠胃空空。
颂芝走了进去。
“娘娘,御膳房今日不知怎的,送过来的不是血燕。”
“拿来本宫瞧瞧。”
兰芝应声走了进去。
“怎么不是往常的血燕呐?”华妃掀开盖盅打眼一瞥,就放下了盖子。
兰芝只能解释了刚才御膳房的小太监传来的消息,。
“哼。”华妃勾唇一笑,“皇后惯会在这些小事上拿乔做文章。”
“牺牲满后宫,贴补富察贵人一个。这也只是生了个公主,若是生个皇子,大家该怎么想呢?这当真是为富察贵人好啊。”
“皇后偏要做的这般大张旗鼓,就好像除了她,满宫里没人知道富察贵人受了委屈似的。”
“皇后就是小家子气。”颂芝上前给华妃顺毛儿,“娘娘莫生气,索性咱们翊坤宫的库房里最不缺的就是血燕。”
“颂芝,去,把宫里的血燕,分个几份,给各宫主子都送去点补补。”
“这都是要为皇上开枝散叶的女人,谁不比谁金贵,身子若是不养好,又怎么怀有龙嗣呢?”
颂芝得了令,欢喜的应下。
至于那盅碎碎的白燕,最后是便宜了周宁海的肚子。
皇后大张旗鼓削各宫妃子的血燕,华妃紧锣密鼓跟在后面拿自己的私库补上。
一出好戏唱的满宫作响,太后在寿康宫礼佛时听到这些零碎,都忍不住叹气。
乌拉那拉家的这个皇后,当真是太过小肚鸡肠。
如今皇上也不甚信任皇后,否则那夜的计划,为何都不肯告知一下,就直接下手了呢。
若不是自己出手,当真是乱成了一锅粥。
皇帝,他,有时候实在太过心狠。
算计了自己的孩子一次,还有第二次。
如今章弥离开太医院,带着一堆说不清道不明的秘密离开,也算是告了一段落。
“太后别叹气,儿孙自有儿孙福。”竹息在一旁陪伴太后上香,也只能这样宽慰一句。
华妃娘娘如今虽然跋扈,但却有个分寸,该在大事儿出头绝不含糊,这一桩桩,一件件,太后娘娘心里如今偏颇华妃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