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突然之间听闻此言的赵硕也是被震惊合不拢嘴,他也没有想到这局势居然变化的这么快,南境军居然直接袭击了自己的左翼大军,而且居然还成功了,
一万骑兵!这才多久的时间啊!赵硕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前方的战场,他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就在这时,赵硕突然想起了之前韩信有意拖延时间的做法。当时,赵硕还认为韩信只是在强装镇定,试图掩盖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然而,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赵硕才恍然大悟——韩信的拖延战术原来是有目的的!
赵硕意识到,韩信故意拖延时间,就是为了给奇袭自己左翼大军的行动争取足够的时间。而自己却因为过于谨慎,一直按兵不动,反而中了韩信的圈套。
赵硕懊悔不已,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慎重是一种明智之举,但现在看来,这种慎重却成了他失败的关键。如果他一开始就集中优势兵力,对韩信的大本营发动猛攻,或许事情的发展会对他更为有利。
现在更大的问题摆在了赵硕面前。根据传令兵的报告,那支奇袭成功的南境军,并没有按照预期来偷袭自己的大本营,而是转头去找自己右翼大军的麻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赵硕感到十分困惑和不安。
因为这完全不符合正常的偷袭逻辑啊!按照常理,偷袭自己的左翼大军成功之后,理应顺势偷袭自己的本部大营才对。这样一来,自己的大军就会首尾不能相顾,陷入被动的局面。这才是正常的战术套路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韩信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竟然让奇袭获胜的士卒直接去攻击自己的右翼大军。这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赵硕苦思冥想,始终想不明白韩信此举的意图。
现在,赵硕能够想到的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这一切都是韩信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欺骗己方的探马。他让探马误以为敌军是朝着右翼大军去的,而实际上,韩信却暗中杀个回马枪,真正的目标依然是己方的大营。毕竟,突袭大营所带来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一旦大营被突袭,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必然会军心不稳,就算赵硕能够勉强守住整个战局,也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当然,实际上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状况,对于赵硕而言并非完全无法接受。尽管左翼大军的战败确实令人难以释怀,但毕竟己方在兵力上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即使遭受了偷袭,他们依然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
而且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己的右翼大军同样会直接对韩信的大本营发动袭击。这一举动对韩信所造成的影响,无疑要比对赵硕自身的影响大得多。如此一来,局势的优势仍然会逐渐转向赵硕一方,只是可能会带来一些额外的损失,但这并非无法承受。
赵硕真正忧虑的却是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对方真正的作战目标其实是右翼大军。这才是赵硕最为担忧的情况。放着能够轻松获取优势的方法不去采用,反而选择冒险奇袭右翼大军,对方的目的究竟何在呢?难道是想要设法阻拦右翼大军的前进,然后逼迫韩信的中军与自己决一死战吗?这种想法显然不太现实。
尽管赵硕内心深处极不情愿,但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南境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单兵素质,都明显高于魏军。然而,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却是魏军无法忽视的,这一差距是难以用其他因素来弥补的。
当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开始拼杀人数时,那才是真正的高潮来临之际。只有真正经历过战场厮杀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这种残酷与激烈。在血腥与死亡的刺激下,人会逐渐失去理智,陷入一种本能的木讷状态,仿佛变成了不知疲倦的战争机器,只知道机械地挥刀砍杀。
赵硕所率领的魏军数量众多,高达四万五千余人,这无疑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不仅如此,还有从左翼大军撤回来的士兵正源源不断地返回中军,进一步增强了魏军的实力。
相比之下,韩信所统领的南境军人数则要少得多,仅有接近三万人。尽管如此,在战争初期,人数上的差距并没有给南境军带来明显的劣势。相反,南境军凭借其精良的装备和高素质的士兵,一度成功地压制住了魏军,使得魏军的战线不断后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战场的局势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原本狭窄的战场空间在双方激烈的厮杀中被逐渐撑开,战线也随之拉长。这一变化使得双方的交战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本同一时间仅仅只有几百人在拼杀,逐渐演变成了上千人在同时厮杀。
对于南境军来说,这种变化实际上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们的人数本来就相对较少,而随着战线的拉长,他们需要防守的区域也相应增加,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局部地区的兵力更加分散。相比之下,魏军则可以利用其人数上的优势,在各个局部地区集中更多的兵力进行攻击,从而给南境军造成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赵硕心中暗自思忖,尽管他对南境军如何仅用一万骑兵就击溃自己将近两万的左翼大军感到困惑不解,但他推测其中多半是趁其不备进行偷袭所致。然而,如今右翼大军已然获悉此消息,必然会严阵以待,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再次重现之前的战况几乎是痴人说梦。
赵硕不禁开始琢磨起韩信让麾下如此行事的缘由,甚至不惜以全军覆没为代价与自己拼死一搏。经过深思熟虑,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韩信为了实现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那就是妄图吞并自己的中军,妄图毕其功于一役。
虽然目前尚未察觉到任何异常,但赵硕的内心却愈发忐忑不安。他担心此时此刻,自己的中军背后是否隐藏着韩信的伏兵,正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