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花正要再劝,旁边突然传来一阵汽笛声,像是闷雷自地底炸响。
“火车要开动了!”有人吆喝了一句,人群骚动起来。
王寡妇踮起脚尖拼命瞪大眼睛看过去,就见一道黑色长影裹挟着白烟呼轰隆隆的朝他们驶来。
铁轮与铁轨摩擦出的“咔嚓咔嚓”声,像压在人们的心脏上。
那庞然大物竟不需一马一牛,仅凭自身喷吐的白雾与轰鸣,便真的动了起来直到停在了月台前。
“这、这怎么可能……”王寡妇张大嘴巴,手中的包裹都滑落在地。
她看着火车头喷出的蒸汽如云雾缭绕,恍惚间以为是神仙驾临。
周围的乘客也纷纷发出惊叹,有人甚至跪下来对着火车磕头,以为见到了神迹。
“上车了上车了,不要耽搁了发车的吉时!”乘务员挺着胸膛,大声提醒众人。
这发车的时辰可是有讲究的,万岁爷专门让钦天监算的吉时,一点都不能耽误的。
众人一听“吉时”,那可都不敢磨蹭,毕竟这一路顺不顺利,可就看时辰准不准了!
乘务员引导众人上车,王寡妇被女儿拉着,脚步虚浮地踏上车厢。
车厢内宽敞明亮,木制座椅整齐排列,两侧的玻璃窗将冬日暖阳筛成碎金。
“这.......这是琉璃?”她小心翼翼地坐下,伸手摸着透明都玻璃,不可置信的惊呼道。
周围的人比她也好不了多少,都被这玻璃窗子惊掉了下巴。
这可是琉璃啊,还是全部透明的琉璃,得要多少钱啊?
有人伸手去摸,还有人把脸贴上去感受,更有个大小伙子拼命的亲吻玻璃。
乘务员赶紧制止:“都给我小心一些,碰坏了可是要照价赔偿的!”
刚刚还有些疯狂的人,听到“赔偿”两个字,立刻就离窗子老远。
甚至有靠窗的乘客提出要换个位置,生怕不小心把窗子给碰到了,再背上巨额债务。
乘务员无语:“你别碰到就好了,这琉璃也不是豆腐做的。”
“还有这座位一人一座,可没有空的给你换!”
大部分乘客就小心翼翼的坐着,有那实在胆小的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反正就不想碰到窗子。
王寡妇也想坐在地上,反正她看地上也干净的很,比她家板凳都要齐整。
王小花一把拉住她:“娘,好不容易坐一回火车,好好看看外面才是。”
“你要是实在害怕,就跟我换,我靠窗子坐。”
王寡妇还是害怕:“小花,你要是不小心碰到琉璃怎么办?”
“没事的,我注意一点,不会碰到的,”王小花知道说别的没用,只能这样安抚王寡妇。
王寡妇想着王小花平常就很稳重,这才跟她换了个位置,才敢往外头瞧。
到了这时候,她掐了掐自己的大腿,——这才确信不是在做梦。
这火车,真的不需要马来拉,就能自己跑!
“火车即将出站,请大家伙儿保持镇定,保持镇定!”每个车厢的乘务员都在尽职尽责的提醒。
开始火车启动时,王寡妇猛地抓住扶手,脸色煞白。
想王寡妇这样害怕的人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人看着窗外,已经开始头晕了。
还好乘务员说道:“大家不要害怕,你们看着车厢稳当着呢。”
“我站着都稳稳的,大家坐着就更不可能有事了!”
大家这才发现车厢异常平稳,桌上摆放的东西竟都摆的稳稳的,他们这么大个人也只是随着车厢的节奏摇摇晃晃而已。
再望向窗外,树木、农田、村庄如飞梭般向后退去,速度竟然一点都不慢!
邻座的老者激动得老泪纵横:“老骨头活了六十载,竟能赶上这般奇事!”
“从前去天津卫要走三日,如今怕是晌午就能到了!”
“娘,快看!”王小花指着窗外。
王寡妇顺着看去,正巧瞥见一队骑马的驿卒。往常威风凛凛的快马,此刻在火车旁竟像慢吞吞的蜗牛。
王寡妇又想起车票的事,她攥着袖口小声嘀咕:“五百文……”
话未说完,邻座的商贾便笑着接话:“大嫂,您可别嫌贵!”
“我常年往返京津做生意,从前雇马车,光运费就得二两银子,还得担惊受怕遇上劫匪。”
“这火车又快又安全,五百文简直是捡了大便宜!”
更别说他的货物虽然多,可火车也没说不给他带,只不过超出百斤的货物要另外交运费而已。
现在他的货物就稳稳当当的捆在火车顶上,安全的很啊!
“是啊,娘,这钱真不算贵了~”王小花偷偷朝母亲吐了吐舌头。
王寡妇喃喃道:“皇后娘娘当真是神仙下凡……”
“这钱,花的值啊!!!”
花一文钱都要肉疼半天的王寡妇,竟然能说出五十文一个人花的值的话,可见这真的值!
时间过的飞快,众人还没稀罕够呢,火车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有人忍不住问:“怎么回事?火车是没力气了吗?”
乘务员听着汽笛声,解释道:“大家拿好自个儿的行李,看好孩子,天津卫马上就到了!”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啊?这就到了?”
“我怎么感觉才过了一会儿呢?怎么就到了?”
“这速度快了也不全是好事啊,我还没享受够呢!!!”
他们这是免费坐的车,时间短了有种便宜没占够的感觉啊。
乘务员差点气乐了:“大爷唉,这速度快还不好啊?”
“这会儿刚好正午,到天津卫还能吃一碗嘎巴菜,在车上您可就要饿肚子咯~~~”
众人再怎么不舍,火车也渐渐停了下来。
抵达天津卫时,日头刚过中天。
王寡妇踩着坚实的月台,仍觉得像踩在云朵上,有点摇晃。
站前广场早已挤满闻讯而来的百姓,争相目睹火车真容。
有个读书人摇头晃脑地感慨:“此乃我大清之福星啊!”
“日后南粮北运、互通有无,百姓日子越来越好。”
“且政令可朝发夕至,政令通达,实乃社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