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云晚上登上火车,第二天一大早就站在军区大门口了。
大门口给韩清韵打了电话,韩清韵确认赵桂云的身份,门岗放行。
赵桂云来军区那是轻车熟路,一路上还跟熟人打招呼,路过王娟家门口还让王娟给看见了,“呀!赵大姐你来了?哎嘛,这是想俩外孙了?”
赵桂云见到熟人也跟王娟隔着栅栏说了几句话,这才回家。
赵桂云到了家,就见两个小家伙仰着小脑袋看着自己,眼睛里都是好奇。
妈呀!这是她俩外孙吗?这是俩年画娃娃吧?这也太好看太可爱了吧?
大半年没见,俩宝宝已经能摇摇摆摆的走路了。
而且白白胖胖,跟家里墙上贴的年画娃娃一样可爱。
韩清韵弯腰一手拉着一个宝,“妈妈告诉你们,这是姥姥,叫姥姥。”
大宝奇奇怪怪的看着这个没见过的人,不过妈妈叫她喊,那她就喊,“脑,脑。”
孩子不会卷舌,不过能听懂。
小宝也跟着‘脑脑’,脑就脑吧!
赵桂云,“哎呀姥姥身上脏,等姥姥洗干净再抱抱。”
家里温度高,赵桂云干脆洗了个澡,从头到脚的洗干净。把头发吹干了再稀罕俩外孙。
俩小团子不认生,现在天冷了,不是天天出去。
以前可是天天出去的,大院里的人哪个不逗逗他们,被逗弄的多了,所以根本就不怕生人。
跟赵桂云几个来回就熟了。
娘三个一起笑的嘎嘎的。
赵桂云一边跟俩宝宝玩一边问她闺女,“小可啊!啥时候走啊?东西收拾好了没?
我跟你说,孩子出门可麻烦了,那比大人带的东西都多,少一样都不行。”
韩清韵在厨房里大声说,“都收拾好了,就等着你来,我去后勤开张介绍信,然后买车票,咱娘几个就能上路了。”
这时候高小萍和王娟联袂而来,是王娟去喊的高小萍。
都是老朋友了,半年多没见还挺想念的,高小平一听赵桂云来了,就赶快过来看看。
高小萍问赵桂云,“赵姐,你这是过来接两个孩子回家过年?但是现在离过年还早着呢?”
问题是不年不节的,咋这时候来呢?
赵桂云看看韩清韵,她不知道咋回答,问题是她闺女考大学这事儿她们知不知道?
现在她知道不懂的事不能乱说,怕坏了闺女的事儿。
韩清韵接收到赵桂云的眼神知道她的意思,这事儿也就莫从之知道,大院儿里别人还真就不知道她报考了。
不是她故意隐瞒,总不能别人没问她,她主动就跟人家说,啊!我要考大学了。
那多尴尬,多莫名其妙啊!
既然现在说起来了,那她不妨跟两个人说一声,反正走的时候也要跟高小萍交代。
“我妈要跟我去帝京,这两天就要出发了。”
王娟和高小萍诧异,王娟就问出来了,“这大冷天的,去帝京干啥?”
韩清韵,“回帝京考大学,不是恢复高考了吗?我也想试一下,再说我户口在帝京,考试得回去考。
要是户口在本地就好了,我也不用那么远去考大学,还要拖家带口的,还要麻烦我妈。”
两人,“……”
高小萍,“……你报考了?”
韩清韵尬笑,“就试试,考上算,考不上拉倒,就当去玩儿一趟。”
王娟,“哎呀,别嫌嫂子说话难听,你一天到晚只顾着带孩子,也没见你复习呀!
这能考上吗?我都替你担心。”
高小萍用脚尖儿踢了她一下,咋那么不会说话呢?就算是这么回事儿,干啥挂在嘴上?人家听了心里能不难受?
王娟也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还干巴巴笑了两声
娘两个知道她没啥坏心眼,只不过是嘴快而已。
赵桂云,“我闺女不说了嘛!就是撞大运,考不上就当在帝京玩几天。”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高小萍看了一下手表,孩子们马上就要回家吃饭,于是她和王娟告辞回家做饭去了。
赵桂云带着俩宝宝玩儿,韩清韵去做饭。
吃完中饭把两个宝宝哄睡之后,赵桂云跟闺女小声的唠嗑。
“可啊!这次去帝京是个机会。”
韩清韵诧异,“啊?妈你想干啥?”
赵桂云无语,“产权过户啊!上次给你买的两个四合院里的那几间房子,趁着这个机会就给你把名字改了。”
韩清韵还真把这事儿忘到了脑后。
说实在的,市区的房子,产权证都已经有二十几张了,房子太多,就没把那几间放心上。
韩清韵,“啊这事儿啊!我都没放在心上,你急啥?”
赵桂云,“别,我觉得还是弄清楚比较好,我和你爸没啥别的心思,但以后还有几个哥嫂呢?
咱就说,因为县里那个房子的事情,江采莲不就多心了?
咋解释都解释不清,她就认为那房子不是你买的。
所以为了减少以后的麻烦,还是整清楚比较好。”
韩清韵点头,“行啊!”
她妈说的确实有道理。
赵桂云,“从之快回来了吧?”
韩清韵摇头,“不知道,他那工作没数,已经走了两个星期了。
要是完成了会提前回来,要是任务难度大,可能时间就延后。
妈,咱们这次不但带俩娃,还得把俩壮带上。”
赵桂云,“啊?带鹅去干啥?它俩在家里还能照顾鸡和鹌鹑呢!”
韩清韵指了指炕上俩睡得跟小猪猪似的宝宝,“不行,这俩崽儿一天都离不开那两只鹅,到时候哭起来惊天动地的,我可哄不好。”
赵桂云表情都裂开了,“那你,那你这还真是拖家带口的哈!”
韩清韵无奈摇头,“没办法,那两只鹅是俩崽儿的专属座驾,我现在就靠那两只鹅续命呢!”
她还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赵桂云,“……你这妈当的,还不如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