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历史上那个给大明朝带来无穷灾难的可怕日子越来越近,郭少靖命令众人在一块早已观察好的伏击区作了大量布置,并作了多次假想演习,让每个人都熟悉自己的位置与任务。

此地离墙子岭关城十多余里,守军觉得很奇怪,过来询问。郭少靖只推说少年人闲着无事贪玩,趁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光明媚之时正模仿两军交战。

守关总兵吴国俊听说后嗤之以鼻,一群乳臭未干之辈懂得什么交战。

燕山北面大漠深处,各色各样旗帜林立,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军营在此聚集,无数马匹在奔腾,大漠草原上蒙古各族满清建奴各旗云集于此。

一个大帐内,满清众多名将蒙古各族王爷齐聚一堂,睿亲王多尔衮居中而坐。

“各位将军!各位王爷!遵照皇上之意,我大清联盟这一次出军,主要目的是深入明国腹地掳掠明国的金银粮食人丁。明国京师附近的城池曾被我军劫过两次,已经没有再次劫掠的必要,所以放弃与这些城池纠缠。

击败明国关隘守军入关后,先在通州南部会合,然后分兵向南进攻,本王亲率两白旗镶黄旗千里突击直扑济南青州,那里有两位明国的亲王。上次在大同代王府劫得的财物大家都见过,可惜被明国军队用计劫了回去,这次本王绝不让那里的肥猪有逃跑机会。

镶蓝旗正红旗正蓝旗在霸州河间沧州一带打谷草,以河间作为中间物资站,同时歼灭那些企图来劫夺物资的明国军队。”

“睿亲王!那我呢!我的镶红旗干什么?”镶红旗旗主岳托迫不急待的发问。

“扬武大将军!本王怎能忘了你这位猛将!根据明国内线宻报,上次土城遭劫一事乃宻云守军所为。我大清联盟从未遭遇过如此羞辱,此仇怎可不报!

岳托!你的镶红旗就作为右路军,本王再把近两年新练的索伦部海西部勇士一万六千人,漠西各部以及在土城遭遇严重损失的科尔沁部三万七千人,还有汗皇的五千黑甲卫全都拨于你统领,加上镶红旗近万人,这样你的右路军光是战兵就达到六万八千人,再加上镶红旗的两万多包衣奴才,足可平推明国那些废物军队。

等待时机成熟就从密云镇外围的主要干道古北口或者墙子岭破关而入,将宻云镇所有的活口全部斩杀,尤其不要跑了蓟辽总督吴阿衡,须得活活折磨死他,以报土城之耻,本王要屠密云立威!让那些明国军队瞧瞧抢劫我大清的下场!

不过墙子岭关内,最近一年来了数万明国难民少年,满山开荒种地,这些少年不能杀,可以掳掠着或做炮灰或做奴隶为我大清卖命。”

“哈哈哈!哈哈哈!”岳托与杜度听闻,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岳托更是笑得细眼连缝都看不见,气喘吁吁地嚷着:“明国人早早就给咱们准备好几万炮灰奴隶,本将军岂可客气!”

“这是本王特意照顾你俩的,岳托、杜度你俩可不能忘了今日本王之美意!”

“多谢王叔美意!岳托下半生定然不负王叔!

“谢王叔栽培!杜度一定以王叔马首是瞻!”

“好!有你俩这句话,本王心满意足矣!”多尔衮满意地看了看两个比自己年龄大得多的侄子,心想若是凭着这一次明国之行,将他俩拉到自己阵营中,就有对抗黄老八的底气。

“本王最终的计划是如此安排,你俩的右路军血洗密云之后,就沿着太行山脚一直向南,与两蓝旗正红旗遥相呼应将沿途的城池全部攻破,掠取所有的财物丁口牲口,运入河间府存放。但千万别去碰保定这种军事型城池,没有多少油水反损兵折将不划算。

大军轻装南进直至济南与本王会合,然后再杀向顺德邯郸广平这些富硕地带,若是顺利便趁势杀向开封府洛阳府,将明国北部洗劫一空。”

“嗻!嗻!”两位镶红旗正副旗主岳托与杜度这对堂兄弟兴奋地领命出了大帐,自去召集整顿兵马。

郭少靖站在一个山顶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几十里远处那一座一座大大小小的军营。

历史的车轮依然沿着历史轨道前进,这场大战不可避免地来到!

好家伙!这得有二十万人了吧!历史上所说的十五万肯定没有包含包衣奴才在内,满清写的历史果然不能相信。

与此同时,与上次的套路一样,黄台吉亲率正黄旗、五千白巴牙喇作为主力,其余满清七旗与蒙古八旗由各旗中的老弱旗丁与包衣奴才假扮,加上两万汉军,五千朝鲜军,浩浩荡荡再次出现在锦州城外。

同样老套路对老套路,祖大寿急命人飞骑示警,然后将城门一封,坐等朝廷派兵来救。

………

太疯狂了!简直要疯了!两百六十多万百姓呐!郭老弟的存银都要不够支付了!天哪!天哪!天哪!那可是两百六十多万两银子!还有不少老百姓在来的路上,将来九月十五月圆之后总共得要花多少银子出去呀!不行!得阻止郭老弟这种败家子行为。

倪元璐捂着心窝:“赵安给事中!去宻云通知一下郭大人,本官有事找他商议。”

不光老倪担心,京师中的人也开始担心,忽然一下拥来七八十万人,达到京城原住人口一半了。虽然大部分住在城外地窝子中,但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高阳城也挤进了十多万人,城外地窝子里还住着六十多万。

孙承宗看得奇怪想要进京告户部的状,却听户部来的管理人说是郭少靖的主意,寻思着必有深意,便暂且按捺住好奇心静观之后的事态发展。

刚调防到临清正定一带的卢象升最近老父亲忽然去世,已赶回老家宜兴县奔丧,临清城由副将李重镇负责。

如今临清城外忽然来了几十万老百姓,急忙遣飞骑向卢督师禀报。卢象升听说是郭贤侄招来的劳工,命令李重镇不可怠慢,要好生照顾好老百姓。

当然这段时间御史言官也不闲着,抓住这个热点,屡次上表弹劾户部无端折腾老百姓浪费大明物力,白白给老百姓发钱,要求严惩始作俑者。

全被崇祯留中不发置之不理,要看看这小子到底要想干什么!。

户部与各城的帐篷已经完全不够用,

但老百姓倒是完全不计较,上百万老百姓自己动手,在这块干燥的大地上挖了无数个地窝子,上面用高大粗壮的玉米秸杆一盖。

然后整天躺在地窝子中盘算着只要在这里躺到九月十五月圆之夜以后,就能拿到一两白花花的银子。

躺着睡觉也有钱拿,自己一家四口人到时便能拿到四两银子,世道变了!天上掉钱喽!

一个潦草汉子躺在简陋的地窝子中闭着眼咧着嘴,哈哈哈!银子到手后,赶紧扯上三丈花布,给我的大闺女做上两件新衣服,一件红一件蓝。

俺这当爹的没用啊!闺女都十二岁了还穿着一身破烂的粗布青衣,这成什么体统!

到时换上漂亮的新花布衣衫,说上一门中意的婆家,俺这做爹的也就放心喽!

噢!还忘了要买两双绣花布鞋,红头绳,花手帕。打扮得漂漂亮亮,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哈哈哈!

啪嗒!一个小巴掌打在他身上,将他惊醒!

“阿呀!你个小兔崽子敢吵醒你老子的好梦!”

“爹!饿!”

“啥?饿了?饿了自己去门口火灰里随便扒出一个红薯土豆吃便是,顺便给你姐也带一个。别再来吵我,爹正在考虑大事呢!”

无数老百姓躺在窝棚里盘算着各式各样的打算。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大唐房二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