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太稀了!”
“再加点黄泥!”
三日后的清晨,苏尘一帮人在洗煤场地,研究一堆黑泥。
苏尘手持一奇怪装备往黑泥堆里面杵,稍稍按压后提起,黑泥塌落散碎。
两天前,苏尘闲来无事到处转悠。
来到洗煤区,发现洗煤废水深沉池底部沉积了厚厚的碎煤粉。
苏尘管这种碎煤粉叫泥煤。
煤炭至矿山采出,经过露天暴晒再冲洗,已脱去大部分硫化物,而后以密封陶缸高温干馏制成焦炭。
洗煤废水沉淀过后,池中水将再次用于洗煤。
泥煤能被苏尘发现纯属偶然,恰逢池水见底露出沉积黑泥。
苏尘当即有了想法,于是请张望当天赶制出一个蜂窝煤按压模具。
泥煤从沉淀池中清理出来,经过两天沥水已干的差不多,只需掺入黏土搅拌即可按压成型。
不过苏尘制作蜂窝煤时,却出了点意外。
泥煤看似无水,一经搅拌立即见水。
总共按压十五个蜂窝煤,只有三个成型。
成型的蜂窝煤有十六个贯通孔洞,大小形状一致。
“不搞了,水份太多下午再弄!”苏尘放下蜂窝煤按压模具,对张龙吩咐道:“带人碾些干燥煤粉!”
“属下得令!”张龙抱拳一礼,跑到原料堆放场地。
李泰一脸郁结之色,来到苏尘跟前,“还不速速道来,为何将煤炭制成这般模样?”
苏尘淡淡一笑,不答反问:“炉芯搞好没?”
“炉芯?”李泰疑惑道:“不过中空陶管而已,若需要现在便可取来!”
苏尘瞄了一眼三个压制成型蜂窝煤,点了点头,“你去搬过来吧,等会哥示范给你看看,这玩意是干啥的!”
“哼,你且等着!”李泰轻哼一声跑去冶炼区,将他昨日亲手烧制的陶土管道取来。
炉芯内部直径按照压煤模具尺寸,放大三厘米制作,管道长度略高于三个煤球。
“赵虎,你们俩去挑些红砖和黄泥过来,等会搭灶!”
“属下得令!”赵虎、王朝两人立即分头行动。
场中只剩下薛仁贵,李恪昨日下午独自驾车返回长安,接李世民前来炼铁厂参观。
秦怀玉、魏叔玉正在铁匠铺收尾施工现场,有匠人在搭建熔炼炭炉。
等工人全部清退后,苏尘便会施展大神通,将蒸汽机与空气锻打冲压锤放出来。
“仁贵啊,你老丈人挺有意思的哈!”苏尘走到薛仁贵身旁,拍了拍他肩膀笑道:
“从他那里买了那么木材,他只收进货成本钱!”
柳府木材生意并非自产自销,多数通过运河来自江南道等地。
薛仁贵笑了笑,不知如何接话,“侯爷过奖了!”
柳季通行事有分寸,既不赚利也未全免,居中收成本。
“对了,这次回长安,你小子好好和柳小姐增进感情。
没啥事陪她回龙门县省省亲也好,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娘说不定盼着抱孙子呢!”
苏尘老气纵横、苦口婆心劝导薛仁贵。
“侯爷,据仁贵所知……侯爷与仁贵年岁无差!”薛仁贵抱拳一礼,看向苏尘似笑非笑。
苏尘嘴角微抽,再次拍了拍他肩膀,“改天我们找个没人的地方练练?”
薛仁贵憨笑道:“仁贵不敢!”
“胖子,你拿一个炉芯顶什么用?三个都拿过来,中午用三芯炉烧饭!”苏尘看向拿着陶土炉芯的李泰,毫不吝啬喝斥道:
“唉,啥事都办不好!”
三炉芯的煤球灶,只需炉芯做参照,无需将芯炉安放其中。
真正的三芯煤球灶,还是要另外烧制三孔炉芯。
李泰小心翼翼放下炉芯,望着苏尘敢怒不敢言。
“好,待本王看看你如何以此物生火造饭!若不使本王满意,定叫你好看!”
李泰撂下一句狠话,再次离开取炉芯。
不多时,赵虎王朝肩挑黄泥和红砖返回。
“还不够哈,黄泥十担,红砖……要六十多块!”苏尘大致估算后对两人说道。
“属下遵命!”赵虎两人卸下担子中的黄泥和红砖,抱拳一礼。
七点多的太阳照的乌黑长发发烫,苏尘躲进一破茅草棚。
石州要比长安气温低些,苏尘记得去同时期在长安洗冷水澡很爽,在炼铁厂却有点刺骨凉意。
或许是石州更靠近北方东突厥。
不多时,张龙提着两木桶碾碎的煤炭,来到苏尘跟前。
“侯爷,属下碾得二十来斤煤粉,够用否?”
“没啥够不够的,先用着!”苏尘走出破茅棚打算掺入干煤粉,再压几个煤球。
“侯爷歇着,属下已得真传,不劳侯爷动手!”
张龙二话不说,提着两桶煤粉来到那堆黑泥跟前。
扒拉出一部分泥煤,混入高黏性黄泥和干煤粉搅拌,待搅拌至充分揉合。
拿起按压模具,经几按压使搅拌过的泥煤挤满模具后,轻轻按下上方手柄脱模,一个完整煤球成型。
“嘿嘿,侯爷,属下成了!”张龙得意的向苏尘报喜。
“嗯,继续弄,多搞几个!”
“好嘞!”
张龙越压越顺手,两桶干煤粉掺入湿泥煤后,总共压制出三十八个煤球。
煤球直径十五厘米,高度十厘米,单个煤球重量约有两斤出头。
不多时,一应材料准备齐全。
苏尘按照模糊记忆,搭起了煤球灶。
“铁箅子呢?”
“铁箅子?”李泰轻皱眉头,思索着再次向冶炼区而去。
苏尘笑了笑,向张龙使一眼色。
“魏王殿下,卑职前去取来便是!”张龙抱拳一礼,转身跑去取铁箅子。
李泰转身来到苏尘身旁,静待苏尘展示。
“胖子,那玩意叫蜂窝煤,也叫煤球!”苏尘指着张龙刚才按压成型的煤球向李泰介绍。
“现在本侯爷要搭一个煤球灶!”
随后看向王朝吩咐道,“去搞一口大铁锅来!”
“得令!”王朝应声而去。
“蜂窝煤,煤球灶……”李泰微微点头若有所思,问道:“屋舍内烧煤球可会中毒?”
石涅燃烧时有毒气产生,人尽皆知。
若非如此,大唐何需以木炭为燃料,冶炼金银铜铁等金属矿。
“你说的没错,煤球燃烧时会有两种情况导致出现中毒现象。”苏尘点了点头,解释道:
“第一个是一氧化碳中毒,第二个是硫化物中毒。”
“一氧化碳知道吧,就是煤炭未能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也就是你们说的闷香!”
“硫化物中毒,就是你们经常说的山灵作祟,认为黑石取自大山,是不吉利之物!”
以苏尘的了解,汉代就有烧煤的记录,大唐更是不必多说。
大唐的煤炭多数取自表层,由于煤炭密度大运输成本太高。
加之中毒鬼魅邪说,使得石涅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最好方法是保持空气流通。”
“至于硫化物,煤炭经过挑选去除有毒煤,加上水洗脱硫已清除了大部分硫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