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时代机遇下的新星崛起
在 2012 年 5 月,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正式成立,犹如一颗新星在中原大地冉冉升起。其诞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行业发展需求驱动。
彼时,在全球半导体、光伏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下,电子级硅烷气作为一种关键的基础材料,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它广泛用于半导体行业中集成电路的制造,在显示面板行业里用于薄膜的沉积,在光伏行业则助力于高效电池片的生产 。然而,当时国内电子级硅烷气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国在该领域面临着技术封锁和高昂的进口成本,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自主发展。
为了打破这一技术瓶颈,实现电子级硅烷气的国产化,平煤神马集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凭借着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念,共同出资创立了硅烷科技。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肩负起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重任,将研发和生产电子级硅烷气作为核心使命,致力于在这片被国外企业长期占据的市场中闯出一片属于中国企业的天地。
在国家新兴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硅烷科技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电子特种气体作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重点关注。这些政策为硅烷科技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动力,使其在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成长: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一)技术攻坚,打破垄断
自成立之初,硅烷科技便将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力投入到电子级硅烷气的技术研发中。从 2012 年到 2015 年,在这关键的三年时间里,公司的研发团队日夜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依托襄城县煤焦化循环产业园配套较为完善的有利条件,在园区内投资开发硅烷一期试验装置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优化与改进,终于成功研发出纯度达到 6N 级以上的电子级硅烷气。这一成果的取得,让硅烷科技成为国内首家能够规模化生产电子级硅烷气的公司,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以来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
随后,公司建成了国内首套规模化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线,产品纯度可达 7N 级,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这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也使得我国在电子级硅烷气生产领域不再受制于人。该生产线具有运行稳定高效、节能环保、成本优势明显等特点,被业内人士称为 “中国硅烷” 。这一技术突破,对于硅烷科技而言,是从无到有的巨大跨越,奠定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后续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打破国外垄断意味着国内相关产业的成本大幅降低,生产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半导体、光伏、显示面板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产品多元,产业延伸
2018 年,随着国家对氢燃料电池发展政策的大力推进,硅烷科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公司结合自身的战略定位,开始对氢气业务进行整合。集团将煤焦、尼龙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中涉及的氢气业务,逐步从煤焦板块整合至硅烷科技所在的新材料新能源板块。这一举措,使得硅烷科技以工业气体为基础、以电子级硅烷气为龙头,向特种气体行业迈出了扩张的重要一步。
此后,公司积极拓展产品领域,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在高纯氢方面,2020 年,公司与宇通客车签订了氢燃料电池用高纯氢合作备忘录 ,并于 2021 年 7 月建成年产 1,600 万方高纯氢生产线,正式向电厂、公交系统、半导体等下游供应高纯氢,成功进入氢能产业领域。在多晶硅领域,2020 年公司启动区熔级多晶硅的开发,建成了以电子级硅烷气为原材料的区熔级多晶硅试验装置。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研发的区熔级多晶硅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进口产品基本一致,目前已初步完成下游厂商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产业化建设和市场认证,该项目的实施对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利于在该领域的国产化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这些努力,硅烷科技成功实现了硅、氢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三)市场开拓,客户积累
在技术突破和产品多元化的基础上,硅烷科技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公司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逐步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在光伏行业,公司积累了隆基股份、爱旭股份、东方日升、通威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客户。这些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硅烷气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硅烷科技能够与它们建立合作关系,充分证明了其产品的卓越品质和强大的供应能力。在显示面板行业,公司成功与 tcL 华星、惠科电子、京东方等企业达成合作 。这些企业在显示面板领域技术先进、市场份额高,硅烷科技的电子级硅烷气在它们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其生产出高品质的显示面板。在半导体行业,公司的电子级硅烷气产品已完成了芯片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认定,并成功进入该领域,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持。
通过与这些行业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硅烷科技不仅在硅烷气细分行业站稳了脚跟,还不断提升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这些客户的长期稳定订单,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促使公司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循环。
腾飞:上市后的新征程
pay_read_line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一)北交所上市,资本助力
2022 年 9 月 28 日,对于硅烷科技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公司成功在北交所上市,股票代码 ,发行价格 5.66 元 \/ 股,发行市盈率为 26.79 倍,成为备受瞩目的北交所氢硅材料 “第一股” 。此次上市,犹如一场及时雨,为硅烷科技带来了 5.09 亿元的募集资金,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动力。
上市对硅烷科技而言,意义非凡。在资金募集方面,这笔巨额资金为公司的项目建设、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完善生产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在品牌影响力提升方面,北交所上市使得硅烷科技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注。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为公司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认可。从战略发展角度来看,上市为公司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公司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产业整合、并购重组等战略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产能扩张,布局未来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硅烷科技深知产能扩张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023 年 6 月 8 日晚间,公司披露 2023 年定增草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 10 亿元,其中 2 亿元用于 “年产 3500 吨硅烷项目”、7 亿元用于 “四期 3500 吨 \/ 年硅烷项目” 以及 1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在产能扩张的道路上,硅烷科技稳步前行。公司的三期项目设计产能为 3500 吨 \/ 年,截至目前已开始试生产,且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中,设备运行良好,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此次定增募资用于的两个项目,若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大幅提升公司的产能。预计到 2025 年,公司电子级硅烷气的设计产能将由当前的 2600 吨 \/ 年逐步提升至 9600 吨 \/ 年 。
产能的扩张对于硅烷科技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随着全球半导体、光伏、显示面板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子级硅烷气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光伏行业,N 型电池逐步取代 p 型电池成为主流技术路线,N 型电池中 topcon 每 Gw 约使用硅烷 24 吨,相比 p 型每 Gw 约使用硅烷 16 吨,用量提升了 50% 。在显示面板行业,我国显示面板产能已超过 2 亿平方米,占全球产能 60% 左右,且市场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半导体行业对硅烷气的需求也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而稳步提升。硅烷科技通过产能扩张,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下游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确保客户的稳定供应,从而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从提升竞争力方面来说,更大的产能意味着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份额。公司可以凭借规模优势,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效率等方面实现优化,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同时,充足的产能也能够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三)多元发展,创新驱动
在保持硅烷气业务优势的同时,硅烷科技积极实施多元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公司积极布局。2022 年 11 月,硅烷科技与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天目先导计划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成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并打造新一代高端硅基负极材料生产基地,硅烷科技则为其或其项目公司长期稳定地提供硅烷供应。双方的合作,旨在实现优势互补、产业链条协作和互利共赢。目前,双方的合作进展顺利,硅烷科技给天目先导的供货量逐步增加,并且公司正在积极开拓硅碳负极材料的下游客户。此外,2023 年 3 月,硅烷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先进硅基材料联合研发中心,预计到 2025 年下半年能够实现中试。该联合研发中心将瞄准硅烷科技实际难题及技术瓶颈,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双方人才、技术及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有序转化,为公司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也在不断深入探索。硅烷科技基于电子级硅烷气向下游开发的电子级(区熔级)多晶硅已成功进入半导体行业,经过国家级实验室检验,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并已在下游半导体行业企业开展认证工作。公司的区熔级多晶硅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直径为 130 毫米的区熔硅料已经获得下游企业的初步认可,目前正在积极测试直径 150 毫米的产品,同时正在推进 IAtF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这些努力,都为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在硅碳负极材料、半导体等领域的布局和研发进展,硅烷科技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元化发展的决心。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拓展业务领域,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市场领域中创造更多的辉煌。
现状与挑战:在变革中前行
(一)经营现状
根据硅烷科技 2024 年三季报数据,公司在营收、净利润、现金流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61 亿元,同比下降 33.30%;归母净利润为 8838.97 万元,同比下降 59.77% 。造成这一业绩表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硅烷气售价降低,氢气销量及售价降低。从市场环境来看,2024 年以来,光伏行业处于从 p 型电池向 N 型电池转换的 “阵痛期”,部分光伏企业处于技术升级阶段,对硅烷气的市场需求产生了较大的阶段性影响,导致硅烷气价格承压 。在氢气业务方面,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氢气销量和售价均有所下降。
不过,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成本控制上,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供应链等举措,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得公司在营收和净利润下降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并未出现大幅下滑。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和新领域,虽然短期内未能完全抵消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公司表现出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的 - 0.21 亿元增至 1.07 亿元,同比骤增 5197.69% 。这得益于公司有效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策略,反映出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卓越能力,也显示出其在应对行业挑战时的灵活性和韧性。
(二)面临挑战
硅烷科技在当前的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光伏行业技术转型带来的挑战巨大。光伏行业正从 p 型电池向 N 型电池转换,这一过程中,部分光伏企业处于技术升级阶段,对硅烷气的市场需求产生了阶段性影响。虽然从长远来看,N 型电池的发展将带动硅烷气需求增长,但在转型期间,市场需求的不稳定给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带来了困难 。
其次,市场竞争加剧也是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硅烷气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现有企业也纷纷扩大产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原材料价格波动同样给公司带来了成本控制的挑战。硅烷气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如硅粉、三氯氢硅等价格不稳定,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若公司不能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三)应对策略
面对这些挑战,硅烷科技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策略。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力度,共计投入研发费用 0.18 亿元,致力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通过研发创新,公司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硅烷气和其他产品的需求。例如,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利用高纯硅烷气优势,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才和平台优势,进行硅烷 cVd 制备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
在成本控制上,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供应链等方式,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公司计划通过技改彻底释放产能,并将生产成本降低约 10%-20%,进一步增加盈利空间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新业务领域,如高纯氢业务和硅碳负极材料高端市场。在高纯氢业务上,公司处于河南省中部,高纯氢运输能力覆盖全省市场,并已向河南公交系统供应高纯氢产品。2024 年 9 月 5 日,公司与上海磬德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负责高纯氢供应和加氢站运营建设,助力高纯氢业务发展 。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公司积极开拓下游客户,与天目先导的合作进展顺利,供货量逐步增加,同时关注行业发展变化,制定销售措施,为业绩增长增添新动能 。
未来展望:氢硅材料领域的无限可能
回顾硅烷科技的发展历程,从成立之初肩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使命,到通过技术攻坚实现电子级硅烷气的国产化并规模化生产,再到上市后借助资本力量扩张产能、多元发展,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硅烷科技在氢硅材料领域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光伏行业作为重要的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尽管当前正处于 p 型电池向 N 型电池转换的阶段,市场需求存在一定波动,但从长远来看,N 型电池的市场份额预计将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2024 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得益于 N 型电池在效率上的优势,更低的生产成本和良率的提升,其市场占比有望逐年增加 。N 型电池中 topcon 每 Gw 约使用硅烷 24 吨,相比 p 型每 Gw 约使用硅烷 16 吨,用量提升了 50% 。这无疑将为硅烷科技的电子级硅烷气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公司凭借其在硅烷气领域的技术优势、产能优势以及市场份额优势,有望在光伏行业的发展中分得一杯羹,进一步提升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新能源锂电池领域,硅碳负极材料作为一种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硅烷科技作为电子级硅烷气的领先供应商,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司与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进展顺利,供货量逐步增加,并且积极开拓下游客户。随着硅碳负极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对电子级硅烷气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硅烷科技有望通过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的深入布局,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在高纯氢业务方面,随着 “双碳” 目标的推进,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硅烷科技处于河南省中部,高纯氢运输能力覆盖全省市场,并已向河南公交系统供应高纯氢产品。2024 年 9 月 5 日,公司与上海磬德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负责高纯氢供应和加氢站运营建设,助力高纯氢业务发展 。未来,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公司有望在高纯氢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硅烷科技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份额。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依托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在硅烷气、高纯氢、硅碳负极材料、区熔级多晶硅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攻克更多的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公司还将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硅烷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氢硅材料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的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硅烷科技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