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萌芽:诞生之初的行业机遇
2006 年,在时代的浪潮中,百甲科技应运而生,其诞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彼时,中国经济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建筑以及住宅建设需求大增,为钢结构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 2002 年到 2006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
亿增加至
亿,年均增长 26%;同期,建筑业总产值由
亿元增加到
亿元, 年均增长 22%,建筑业增加值由 7005 亿元增加到
亿元,年均增长 13.6%。建筑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稳定在 5% - 7%,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建筑材料领域,钢材产量不断攀升,2006 年钢材产量已达到 4.18 亿吨,人均消费 300 公斤左右,马钢、莱钢等企业生产的热轧 h 型钢产量从零开始到 2006 年底产量达到 503.41 万吨,彩涂板产量 317.21 万吨 ,其他钢结构用的型钢、钢管、高频焊接 h 型钢、冷弯型钢及镀层钢板等都有明显增长,建筑钢材数量、品种、质量基本满足钢结构行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政策对钢结构行业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着。建设部编制了 2010 年《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并于 2001 年底发布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旨在大力推动建筑钢结构的发展,提高应用技术水平。政策引导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优先采用合理的钢结构或钢 - 混凝土结构体系,大跨度建筑积极采用空间网格结构、立体桁架结构、索膜结构以及施加预应力的结构体系,低层建筑大力推广采用经济适用的轻型钢结构体系,期望到 2010 年,建筑钢结构用钢量争取达到国家产钢量总的 6%,同时,建筑钢结构的综合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百甲科技在这样的机遇下成立,创始人刘甲铭敏锐地捕捉到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潜力,怀揣着推动钢结构技术创新、为建筑领域提供优质钢结构产品与服务的初衷,开启了百甲科技的创业征程,立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行业蓝海中闯出一片天地。
茁壮成长: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
在诞生后的十多年里,百甲科技不断成长,在技术研发、业务拓展、市场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进展,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并成功登陆北交所。
技术与资质积累
多年来,百甲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成果丰硕。公司开发了八大技术体系,涵盖了超大跨度螺栓球穹顶储料仓技术体系、模块式重型钢结构技术体系、嵌入式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等 ,这些技术体系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和优势。
在专利方面,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国内发明专利 27 项、境外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75 项 ,软件着作权 14 项、省级工法 3 项。其中,像 “一种埋弧熔透焊装置及焊接方法” 的发明专利,通过设计新型结构,解决了焊丝末端过长易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效率,拓展了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一种高浓度矿浆的浓缩机” 发明专利,则有效消除了调隙耙齿因局部堆积矿浆受阻后产生的运转阻力,避免长耙件因阻力监测误差造成多次停机提耙,保持了选矿作业效率。
在资质方面,百甲科技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国家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等多项资质证书。这些资质是公司技术实力和综合能力的有力证明,为公司承接各类大型、复杂工程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 ,也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业务拓展与市场布局
百甲科技的业务最初主要集中在钢结构制造加工领域,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公司实力的增强,开始逐步拓展业务领域。
公司积极向装配式建筑领域进军,充分发挥自身在钢结构技术方面的优势,将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研发、设计、加工、安装一体化解决方案。这种新型建筑模式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在国家 “双碳” 目标的推动下,百甲科技敏锐地捕捉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相关业务。公司研发的 “钢结构屋顶结构型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该技术将光伏方阵与钢结构屋顶结合,取代原有屋顶,形成了平面、曲面、异型屋盖等多种技术体系,既实现了光伏发电的功能,又提升了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市场布局上,百甲科技在国内设立了六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徐州高新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银川市、新疆奎屯市、安徽淮北市、宿迁来龙镇 ,占地面积达 710 亩,厂房建筑面积 17 万平方米,形成了完善的生产布局,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进入了 “一带一路” 二十余个国家,为全球绿色建筑技术革新贡献力量。在国际市场上,百甲科技与多家全球 500 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如印度塔塔集团、信实集团、金达尔集团,菲律宾老鹰集团、德国海德堡集团、法国拉法基集团等 。在国内,也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煤集团等众多大型企业展开合作,优质的客户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
北交所上市
pay_read_line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2023 年 3 月 14 日,是百甲科技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成功在北交所上市,股票代码 。此次上市为百甲科技打开了新的发展篇章,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上市后,百甲科技获得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发展。公司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徐州高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徐州高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提升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补充流动资金则有助于优化公司的资金结构,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为公司的业务拓展和日常运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成功上市也极大地提升了百甲科技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更加稳固,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优质客户的合作意向,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向阳而生:当下的业务与挑战
站在当下,百甲科技在业务布局上持续深化,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原有业务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核心业务剖析
百甲科技的核心业务主要集中在钢结构制品的制造加工以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配套产品的制造加工领域。从 2024 年半年报数据来看,公司在这些业务板块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钢结构加工及安装业务方面,实现收入 2.75 亿元,同比下降 8.66%,占营业收入的 59.09% 。尽管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但同比出现下滑,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项目交付周期等多种因素有关。在钢结构加工业务上,实现收入 1.73 亿元,同比增长 3.90%,占营业收入的 37.31%,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表明公司在该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光伏领域新征程
在光伏领域,百甲科技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成果斐然。2024 年公司申请了多项专利,如 4 月申请的 “一种可追踪太阳能光最佳倾斜角度的光伏电站” 专利,通过特定的传感器布置和算法处理,可分月和年调节光伏电站内太阳能光伏板的最佳倾斜角度,使光伏电站全年吸收太阳能效率最高;5 月申请的 “一种能车载移动且收放方便的大功率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专利,移动方便,能解决偏远地区缺电难题;2023 年 12 月取得的 “一种悬空钢梁基础光伏发电板安装支撑结构” 专利,可在相同地理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太阳能电池,实现更大的太阳能能源生产 。这些专利技术为公司在光伏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业务布局与合作上,百甲科技着重于分布式光伏电站 Epc 总承包业务,包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户用光伏、移动式光伏电站等光伏终端应用方向。2023 年已签订合同约 10mw,实现了订单及业务从 0 到 1 的突破,2024 年已完成及在手订单超过 10mw,发展前景良好 。公司与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如协鑫集团、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这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加速在光伏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布局和拓展。
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2024 年 1 月,百甲科技全资子公司江苏百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标准化钢结构建筑研究院的批复,在其产业基地内成立国家钢结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基地 。这是我国钢结构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批复,将有力推动公司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业务的快速发展,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不过,百甲科技在光伏领域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挑战。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进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份额争夺中占据优势。此外,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速度快,对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百甲科技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财务状况洞察
从 2024 年半年报的财务数据来看,百甲科技的财务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挑战。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4.65 亿元,同比下降 5.32%;归母净利润 701.12 万元,同比下降 69.99%;扣非净利润 517.23 万元,同比下降 67.08% 。营收和净利润的下降,反映出公司在经营上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在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75.18 万元,上年同期为 - 5361.11 万元,虽然同比有所增加,但仍然为负数,说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回笼情况不佳,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存货积压等问题。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2433.02 万元,同比减少 1.34 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345.92 万元,上年同期为 - 701.18 万元,公司的资金流动性面临一定的挑战。
从资产负债情况来看,2024 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3.52%,相比上年末下降 1.11 个百分点;有息资产负债率为 22.11%,相比上年末上升 1.75 个百分点 。虽然资产负债率整体有所下降,但有息资产负债率的上升,意味着公司的债务负担有所加重,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费用,这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未来可期:发展前景与展望
展望未来,百甲科技所处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也有望凭借自身优势和战略规划,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行业趋势展望
从钢结构行业来看,虽然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占全国钢产量比例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发达国家普遍高达 30% 甚至更高的比例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建筑、住宅建设等领域对钢结构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建筑方式,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光伏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作为光伏行业与建筑行业的融合创新领域,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组件的效率和成本将不断优化,bIpV 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公司战略规划
基于行业趋势,百甲科技未来可能会在多个方面发力。在持续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在钢结构和光伏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钢结构技术上,研发更高效的连接技术、新型的结构体系,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的性能和施工效率;在光伏技术上,持续优化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提高光伏组件与建筑的融合度,提升光伏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
在拓展市场份额方面,公司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国内生产基地布局,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效率,满足国内市场对钢结构和光伏产品的需求。同时,借助 “一带一路” 倡议,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将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全球。
在深化产业融合方面,百甲科技将继续推进钢结构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安装施工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公司还可能会加强与新能源企业、建筑企业等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未来,百甲科技有望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自身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钢结构行业和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