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讲的身后,光华流转,浮现出上百道身影。
在他们之中,有的人仙风道骨,白须飘舞,端的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
有的人清瘦矍铄,有的人高大威武,有的人瘦小严肃……
这些都是大唐历史上着名的医家圣人。
此刻他们同时出现,降下一朵朵天花,落在李讲的头顶,如雪花般消融。
“群圣称赞,这说明李讲的发现是正确的,一旦以此为核心内容,编订成书,最起码也是巅峰贯州级别的医经!”
营帐里,别说是韩修德、常庆远、陶彻这些人了。
就连陆运与章谦这两尊医圣也看呆了。
因为,就连他们也很难做到,同时得到历代这么多圣人的认可。
要想做到这一步,最起码得做出划时代的伟大发现才行。
众人静静地等待,一个一个数着。
直到第一百三十二朵天花飘落,李讲背后形成的那场异象方才逐渐平歇。
“恭喜文王,在医家圣道上,迈出一大步。”陆运第一个送上祝福。
这是足以让医家读书人眼红的机缘。
只要在关键时刻出手,不说完全截下,至少可以抢走几十朵天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胆敢擅自动手的。
包括金家在内,所有人都安安静静,连一点小动作都不敢有,生怕遭到误会。
“文王殿下在医家圣道造诣之高,令人惊叹,想必不久之后,便能写出一部镇国医经。”
章谦看着李讲,眼神复杂的说道。
众人闻言,无不变色,震惊无比。
要知道,圣道作品镇国,那与诗词文章镇国的难度,完全不可同一而论。
最明显的一点,便是想要通过诗词封圣,需要足足十篇镇国佳作,才能勉强做到。
而经文封圣,只需要一部即可!
而通过后者封圣的读书人,往往依仗的是哪家圣道的作品,便会变称之为哪家圣道的圣人。
这便是医圣、兵圣、工圣等称号的由来。
李讲还未封圣,章谦便断定他能写出一部镇国医经。
可问题是,李讲诗词镇国的数量也超过了十篇,还有小说家圣道的镇国作品傍身,工家镇国造物……
除此之外,虽然科举还未进行,导致《科举法》的层次不明。
但是,早有圣人预感,这样涉及万民,关乎国运的法律,最起码也是镇国。
“诗词圣道、医家圣道、小说家圣道、工家圣道、法家圣道……天啊,一人在五条圣道上展现出封圣之资!”
“若非亲眼所见,我是断然不可能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古往今来,凡是能在两条圣道上有所建树的人,便已经能被称之为‘圣贤’,实力远超同阶,五条……难以置信!”
“圣师也仅仅只是完成了三条圣道而已啊!”
“难以想象,文王封圣的时候,会是多么壮观的盛况。”
“难怪民间会将殿下供奉为‘文曲星下凡’,这样的资质,震古烁今了……”
营帐沸腾一片,人们议论纷纷,赞不绝口,心潮澎湃,实在是很难不激动。
因为,古往今来,能做到像李讲这样成就的,绝无仅有。
就算是在上界,这样的人物也少之又少,等闲不可见,每一位都是名留青史的无上人杰。
会议结束,李讲的事迹传了出去,自然引发了一片轩然大波。
人们细数李讲现在修行的圣道,无一不惊叹,感慨李讲在文道上的天赋之高。
一般人,一生专修一条圣道封圣,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而李讲,一心五用,而且还各自开花,颇有建树。
如此才学,就连文相听闻都站在原地,久久发呆。
不过,这则消息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因为,时隔多年,大唐又要出现万人同医的盛况了。
而这一次,更是由药王阁的前阁主,陆运圣人亲自主持。
这个消息不可谓不惊人,一经放出,顿时就引爆了各方。
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医家读书人就跟疯了一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赶往青州。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百年难得一遇。
完全可以说是错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连药王城那边都有小道消息传出。
似乎,要不是现任药王阁阁主陈尊发怒,严令禁止在这段时间出城。
连一位医圣都动心了,想要前去观摩。
“这个李讲与陆运,竟然联起手来试图动摇我药王阁的根基!”
听到消息,陈尊怒不可遏,一巴掌将面前的桌子砸得粉碎。
他怎么可能不气,因为这个消息是假的。
在陆运被逼走之前,药王阁上上下下,就已经被他运作成自己的一言堂。
圣人就这么几位,屈指可数,怎么可能有人会去观摩陆运的万人同医?
更何况彼此早已结仇结怨。
一想到李讲居然用这样的计谋来羞辱自己。
陈尊便感觉胸口像是有一团火在跳动,灼烧着他的心,七窍生烟。
“既然尔等不当人子,那就休怪我不义,落井下石了!”
万人同医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过程中,便又有一道消息传出。
药王城,骆家在为骆淳渊举办葬礼的过程中,上上下下哭倒一片。
更有甚者,仗着死者为大,当众控告李讲杀人如麻,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视法理于无物。
虽说如今的骆家家主震怒,说要将其带回去惩戒,但谁都能看出,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为关键的是,骆家家主之后的态度。
骆家家主在葬礼后,公开表示。
他已经知晓青州局势之紧张,只要李讲开口,愿意在骆淳渊的衣冠冢面前赔礼认罪。
骆家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不仅不追究李讲的杀人之责,还愿意将骆淳渊的成道之作,借给陆运完成万人同医。
这则消息一出,大唐上上下下,哗然一片。
所有人皆震惊,这骆家是在以青州百姓的生命为筹码,要挟李讲吗?
一时之间,群情激愤。
大唐境内,不知道多少人怒骂骆家的冷血无情。
在此之中,更是有偏激者秉持着与沈泥一样的态度,直接告诉李讲,不必赔礼认罪,直接闯入骆家,带走医经即可。
这样的变化,绝对是药王阁与骆家始料未及的。
事实上,就连药王城内,也多出了许多看骆家不顺眼的声音。
没人想到,李讲的民心居然这般可怕!
这几日,骆家家主寝食难安,冷汗不停。
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李讲杀气腾腾闯入骆家的画面。
这日,陆运发声了。
“本圣不需要骆圣的成道之作,亦可完成这场万人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