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御史苏允墨
作为十五岁就考上状元少年英才,苏允墨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毕竟他的师父纪临渊曾经手段了得,有太多的人在对方手里吃过亏。
因此刚刚进朝堂的时候,谁都不知道该把苏允墨放在哪个位置比较好。
当然也有人想通过欺负苏允墨浅浅报复一下纪临渊。
只是
“报!许大人今天告假,听说昨天晚上开始他家全家开始拉肚子,这会儿脚都软了,站都站不起来!”这是一个小书吏登记的病假情况。
其他人在知道这个事情后,也有议论过。
“你说,就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他上赶着给人家报仇做什么!”
“可不是,当年那家人的罪可是证据确凿,有什么好追究的。”
“不得不说,纪大人就算不做官了,他的能力.....”
“那是,皇上还是很信任和倚重纪大人的。”
诸如此类的对话一多,反而没人敢把苏允墨怎么样了。
后来还是皇帝做主,把他外放,做一任地方主官,用政绩说话吧!
两任考核成绩皆为优秀,且百姓还送了万民伞。
就在大家以为皇帝会把他往府城调任的时候,苏允墨被调回了京城,直接做了御史。
彼时,这位纪临渊的高徒已经是二十有六了,他的妻子是户部侍郎的嫡女。
从一任地方主官,瞬间成为了搞风搞雨的御史后,苏允墨铁血的属性就被激活了。
明天一天一大早,就是换上官服,和他御史台的同僚们一起上朝。
看到有什么不平的事情,写折子!
发现有官员有问题,参他!
知道有地方上哪里又出了情况,酷酷写本子!
很多人都说,这位苏御史看着斯斯文文的,可是做起来事情有的时候甚至比他的老师纪临渊更不讲情面。
这样的人,被人敬,可也让人怕!
幸好,皇帝一直都是相信他的,在御史台的十几年,他就成了御史台的最高官员——左都御史。
正二品的官位,对于一个从科考考出来的寒门学子来说,基本上已经是顶了天了。
可苏允墨也知道,他看似只有一个人,其实背后始终站着姐姐、姐夫、妻子、岳家!
他们一直在托举着自己。
否则,在地方做主官的时候,俸禄不高的他可能可以伸了手。
同僚都说他家境富裕,可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在庙里乞讨为生的小乞丐,是姐姐把他带回来了家,教他做人的道理,给他上学。
还有人说他消息灵通,每次这折本一写一个准。
那是他的师父兼姐夫,有着全天下最详细的情报网。
开在全国各地的书肆,茶馆都是纪临渊收集消息的地方。
明面上,他已经辞官了,可事实上就是纪临渊还替皇帝管着情报系统。
每每苏允墨所参奏的事情,其实多多少少已经有人提前和皇帝通过气了。
这一生顺风顺水,苏允墨知足。
六十五岁乞骸骨归乡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当了京官,女儿也是嫁给京城里的人家。
“夫君,我们真要回虞城吗?”苏允墨的妻子有些不太乐意,“其实留在京城也挺好的呀!两个儿子还能孝顺咱们!”
苏允墨却是摸着胸口道:“可是我想阿姐了,我想阿姐落雨天给烙的大饼,浸满了葱油,我就坐在窗边听着雨声吃饼,好不畅快!
我还师父了,夏日的时候,我和师父在竹屋里读书,水流就屋子底下流过去,既清凉又舒服!”
二十六做御史,六十五岁致仕,苏允墨热烈地活了大半辈子,剩下的时间,他想活得平淡一些。
这样的话,不是妻子第一次听了。
这位在府外看着极有威严的御史,有的时候遇到难办的事情,就会在家里念叨着想回虞城。
看着丈夫的眼神,她轻叹一声:“行吧!回去就回去吧!”
大儿子特意请了假,护送爹娘回乡。
那些本来觉得苏允墨只是说说的人,看到苏家的车队真走了,才相信了他要回虞城。
一路走了一个多月,苏家人才到了虞城。
早已接到消息的人,已经天天跑来城门口蹲守了五天了。
一看苏家的车队,纪秋言就连忙上前:“舅舅,你可回来了!”
纪秋言是苏香染和纪临渊的小儿子,哥哥姐姐都离家闯事业了,只有他留在了虞城,他和苏允墨的大儿子差不多年岁。
“秋言啊!你娘最近身体怎么样啊!”苏允墨从车里探出头来。
“好着呢!舅舅你牙口怎么样啊!”纪秋言问道,“我娘这几天做了油炸的葱油肉饼,味道很不错,就是有些硬,你能咬得动不?”
“能的,能的!”苏允墨几乎是立刻说道,“快走,我都等不及了!”
说完,就让外甥赶紧上车,他们要赶着回家吃肉饼。
而刚刚在城门口和守城的官兵交接文书后,回头就看见自家老爹的马车不见了。
表弟家等在一边的仆从连忙上前道:“苏家大爷,刚刚苏老爷和我家三爷走了,说是赶着回去有事。”
苏允墨的大儿子一拍脑门,说了一句:“真是越老越像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