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师爷刚要开口将前线捷报告诉他,昌县令却像被马蜂蜇了一般,连连挥手,嘴里嚷嚷着:
“我不当这个县令了,江师爷你快快安排一些护卫,送我回府城,我,我不干了。”
那声音带着哭腔,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江师爷眉头一皱,心中暗自思忖:这家伙唱的是哪一处,才来两天怎么就闹情绪了?
牛百户也一脸错愕,瞪大了眼睛,看着昌县令,仿佛在看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江师爷强压下心中的疑惑,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昌大人,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慢慢说,你刚来不久,这县衙上下还有诸多事务需要你主持,怎能说走就走呢?”
昌县令满脸惊恐,双手不停挥舞,仿佛这样就能驱散心中的恐惧,他迫不及待地说道:
“你们是不知道啊,隔壁州府流民潮爆发了!我家里专门派人递来的情报,绝对可靠。
现在有一股流民正气势汹汹地朝着武川府流动呢!武川府一旦被流民冲击,丰水县肯定首当其冲。
我可不愿意死在那群饥肠辘辘的流民手里,这县令说什么也不能当了,谁爱当谁当去!”
江师爷和牛百户听闻此言,皆是一惊。
江师爷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他深知流民潮一旦袭来,所到之处必将生灵涂炭,社会秩序崩塌,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但他很快稳住心神,试图劝说道:“昌大人,切莫慌乱。流民虽可怕,但咱们也不是毫无办法。
咱们可以现在就着手组织防御,安排人手加固城墙,储备粮食,发动百姓一起应对。
只要众志成城,未必不能抵御流民。你身为一县之长,此时更应肩负起责任,带领百姓共度难关啊。”
牛百户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昌大人。这关键时刻,你若一走了之,昌县百姓可就真的陷入绝境了。
你要是能带领大家成功抵御流民,那可是天大的功劳,日后在官场也能留下美名。”
然而,昌县令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像个受惊的孩童般,拼命摇头,几近歇斯底里地叫嚷着:
“你们别说了!什么功劳,什么责任,我统统不管!我只想保住自己的命。那些流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一旦城破,咱们都得死。
我可不想拿自己的命去冒险。你们要是不帮我安排护卫,我就自己趁夜逃走,到时候出了事可别怪我!”
江师爷看着昌县令这副怯懦的模样,心中失望至极,忍不住怒喝道:“昌大人,你如此贪生怕死,毫无担当,如何配得上这县令的官职!
你若执意离去,我定如实上报,让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昌县令却置若罔闻,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衫,径直往门外走去,嘴里还嘟囔着:
“随便你们怎么上报,我才不在乎。我只要能活着回府城就行……”
留下江师爷和牛百户两人站在原地,看着昌县令离去的背影,满脸的无奈与愤怒。
江师爷望着昌县令消失在门口的方向,脸上的怒色未消,心中的无奈却如潮水般蔓延开来。
他长叹一声,拖着沉重的步伐,无力地回坐到椅子上,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抽走了。
“朝廷当真没人可用了吗?”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愤懑与失望,“竟然选拔出这样的人来当父母官?”
牛二棒子一脸焦急,赶忙凑到江师爷身旁,急切地询问道:
“大人,您说昌县令带来的消息会不会有误啊?前几日张大人率领大军前来,并没有提到过什么流民潮啊!
您说会不会是这小子嫌弃咱们这儿生活条件太差,比不上京城的热络繁华,所以故意找个理由撂挑子啊!”
江师爷微微皱眉,缓缓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思索。
“不像。”
他语气沉重地说道,“这小子平日里虽然看着不靠谱,但再怎么胡闹,也不敢拿这种事瞎编乱造。
他一开始不情愿来咱们昌县,或许是真的,毕竟这儿比起京城,条件确实艰苦许多。
但他最终还是跟着大军一同来了,这就说明他背后的家族肯定给他施加了压力,逼他不得不来。”
江师爷顿了顿,揉了揉太阳穴,继续说道:“可如今,他竟然不管不顾,执意要离开。那十有八九这流民潮的事情确实是有的。
只是,或许他为了能尽快离开,故意夸大其词了些,想以此来吓唬咱们,好让咱们放他走。”
牛二棒子听了,咬牙切齿地说道:“这混蛋,为了自己能脱身,竟如此不顾全县百姓的死活!大人,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江师爷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
“不管消息是否夸大,咱们都不能掉以轻心。你立刻按照我之前说的去办,召集乡绅筹集钱粮,张贴告示招募青壮劳力。
我这边也会尽快向杜大人和其他几县去信。让他们也要提前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牛二棒子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开去执行任务。
江师爷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还来得及,昌县能够平安度过这场危机……
————
双山县在历经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后,局势终于有了初步稳定的迹象。
杜尚清与张定方二人,站在县衙那略显破旧的书房内,神情凝重地商议着后续事宜。
杜尚清微微皱眉,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双山县那历经战火洗礼的街道,缓缓说道:
“张大人,双山县如今虽已平定,但百废待兴,诸多事务亟待处理。咱们必须留下得力之人,方能确保局面稳定。”
张定方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摸着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
“杜老弟所言极是。只是我对县里官员不熟悉,不便安排。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吗?”
“丰水县尉胡辉浩为人稳重,处事周全,加上双山县崔百户勇猛果敢,在本地威望颇高。
留下他们二人打理局面,我觉得较为妥当。……”
一番商讨,两人便将双山县的人事做了简单安排。
留下胡辉浩与崔百户统率五百当地游击,剿灭残余势力,恢复全县治安。
眼下双山县财力极度匮乏,这几千人马吃喝用度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杜尚清提议还是快快退兵的好,免得加重老百姓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