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佟三白死了?”
那多木脸色有些难看。
他倒不是心疼佟三的死,而是对自己的安全问题担心。
南京城有虎字旗探子暗中盯着,他们连会同馆的大门都不好出,总不能一辈子都藏身在会同馆内。
不说还要去大明的一些朝臣府上走关系,等与大明结盟的事情商议妥当后,他们还是要离开南京城返回赫图阿拉城。
虎字旗在南京城的探子对他们来说是条毒蛇,谁能保证不会在他们离开的时候,突然冲上来咬他们一口。
“你有更好的办法?”多铎看向那多木。
那多木不语。
除了与明国的锦衣卫联手,他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虎字旗那些潜伏在南京城的探子。
多铎继续说道:“这件事容我考虑考虑,你不要插手,更不要把南京城内有大清探子的事情泄露给明国的人。”
“我不会出卖自己人的。”那多木保证的说。
“嗯。”
多铎只是嗯了一声,也不说是信还是不信。
不过,两个人默默的吃起了桌上的饭食,不再谈论佟三和虎字旗探子的事情。
多铎等女真人的忧虑,并不影响南京城的繁华热闹。
每日南京城都会有大量的商队进出,带来了从不同地方运来的货物。
这些商队来自不同的的地方,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货物。
不仅有草原上的各种皮货,辽东的鹿茸人参,也有南洋的香料,药材和各种珠宝首饰,共同促成了南京城远超一般地方的繁荣。
“几位,这里就是我大明的都城,南京城。”一名武官打扮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对同行的人介绍道。
而他同行之人一多半都是红毛绿眼,或者是金毛白毛的外夷。
“真是一座好壮观的城堡。”
有红毛夷看着眼前的南京城,嘴里发出惊呼一样的感慨。
“哈哈,这不算什么,这样的大城在大明不止一座。”同行的武官得意的说道。
“了不起,了不起,你们的大明实在是了不起。”
随行的红毛夷不断地在嘴里夸赞着,更有一些红毛夷嘴里发出一声声惊呼,说着叽哩哇啦的夷语。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南京城的城门外,随着进城的人流,来到了城门口。
“小的见过大人。”
守在城门口的兵丁,见到和红毛夷走在一起的武官,急忙小跑着迎了过来。
马背上的武官居高临下的对守城门的兵丁说道:“这些人都是从南洋来的使团,本官要带他们进城,立刻让人把城门周围的百姓都驱赶走。”
“大人请稍后,小的这就去赶人。”兵丁应了一声,不敢耽搁,带着城门口的其他兵丁,开始对周围进出城的百姓进行驱赶。
清空进城的通道,留给这名武官和与他随行的红毛夷使团进城。
“诸位随我进城吧!”
看着已经被清空出来的城门,那名武官回首对身后同行的红毛夷使团使者招呼了一句,便带着队伍从城门通过,进入南京城。
红毛夷的使团队伍带来了几辆大车,车上满满当当全都是货物。
“前不久来了个清国使臣,今天又来了个外夷使团,这都多少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我看这个外夷使团比那个什么清国使臣强多了,看看带来的这么多东西,哪像那个清国使臣,空着两个爪子就来了。”
“清国白受咱们大明这么多年礼义廉耻的教育,还不如外夷使团懂事。”
“什么清国,那是夷寇,前几年闹得再凶,最后遇到了咱们汉家的兵马还不是被赶回了老林子里。”
“说的没错,以前还以为这些夷寇有多厉害,现在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城门口的几个兵丁越说越偏,从红毛夷的身上,谈论到了女真人的事情上。
女真人与大明的结盟,如今已经成为南京城最热闹的话题。
外夷使团浩浩荡荡进了南京城。
这些人怪异的长相,吸引到不少路人的目光,就连两侧铺子和酒楼里,都有人探出身子好奇的看着这些外夷之人。
这种模样怪异,长相跟鬼怪一样的外夷之人,成了路上行人眼里的西洋景。
“又有泰西人来咱们这里了。”
酒楼二楼的一间窗户前,一名士子看着从下面街上走过去的外夷使团队伍。
“已经有几年没有见过泰西人了吧!”
另一名士子的脑袋出现在窗前。
“自从北面的虎字旗开始在海上卖平安旗,就很少再有泰西人来南京城,不过倒是听说吕宋那边的泰西人依然很多。”
“泰西人多不多,跟咱们没关系,我倒是好奇这些泰西人是来做什么的?”
“能做什么?不就是卖货买货,这一次又带来了几大车货物,怕是又能赚上一大笔。”
“那可不一定,你没看到泰西人的队伍里还有个武官,这可不像是来做生意的。”
“是吗?我看看。”
一颗大脑袋从窗户里探了出来,朝着走出不远的外夷使团方向看了过去。
作为熟悉这里的人,外夷使团去往的方向,正是通往鸿胪寺的方向。
“真大,想不到城堡内部也这么大,还有这么宽的路和这么多的铺子,能够生活在你们大明,真是太幸福了。”
队伍中的一名外夷一脸羡慕的说。
“明国是个富饶美丽的国度,怪不得回去的人都说这里遍地都是黄金。”同行的另一名外夷人语气兴奋的说。
骑马走在队伍前面的那名明国武官,虽然听不懂周围这些外夷说的是什么,但从这些外夷兴奋的语调中和羡慕的表情上,不难猜出这些外夷人是在对大明的羡慕。
心里不禁说了一句土包子。
哪怕这一路上,他看多了这些外夷经过一座座府县时羡慕的样子,此时依旧忍不住有着身为天朝上国之人的得意。
“敢问大人,咱们还有多久到你说的什么鸿胪寺?”外夷使团中,一名随行的传教士询问。
他是从香山澳过来,是这支外夷使团中唯一一位懂得汉话之人。
这一路上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他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