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碑太有意义了,”他兴奋地说,手指在相机屏幕上滑动,“记录了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比史书还直观,你看这两种文字,排版多和谐。”

呵呵凑过来看照片,脑袋都快碰到郑楷的肩膀了,她指着屏幕说:“你这张没拍好,光线太暗了,碑上的字都看不清,像蒙了层雾。我来拍,用逆光模式试试,肯定比你拍的清楚。” 两人又开始争论拍照技巧,一个说要用顺光,一个说逆光有氛围感,引得旁边的讲解员忍不住笑:“这两位年轻人对拍照很有研究啊,这石碑确实值得好好拍,回去慢慢研究。”

雨琪和白露对书法兴趣不大,却被碑林中的石雕吸引了。一座唐代的石狮雕像前,雨琪蹲在地上,裙摆铺在地上,借着展馆的灯光仔细看着,眼睛一眨不眨:“你看这狮子的表情,虽然威严,但眼睛里好像带着点温柔,不像别的石狮那么凶,嘴角还有点上扬呢,像在笑。”

白露点点头,拿出手机对着石狮拍了张照片,手指在屏幕上放大,仔细看着细节:“可能是唐代的审美不一样吧,连石狮都透着股优雅。你看它爪子下的绣球,雕刻得多精细,花纹都没重复的,一圈一圈的,像真的绣球一样。” 她轻轻摸了摸石狮的底座,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温度。

李辰跟着众人走了一会儿,就觉得腿酸,他靠在一根柱子上休息,柱子上的红漆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木头。他看着范成成对着石碑自言自语,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忍不住吐槽:“不就是几块刻了字的石头吗?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去旁边的小吃街逛逛,看看有什么好吃的,这站着多累啊。”

张真元早就没了踪影,李辰四处张望,脖子伸得像只长颈鹿,才发现他正蹲在展馆角落,跟一位看展的老爷爷聊得热火朝天,两人头挨着头,像在说什么悄悄话。李辰悄悄凑近一听,原来张真元在打听博物馆附近的小吃摊,老爷爷正给他推荐哪家的油茶麻花最地道,哪家的柿子饼最甜,张真元听得连连点头,还拿出手机备忘录记着,生怕忘了。

姜柏宸拉着白露的手,两人慢慢逛着书法展区,脚步轻得像怕打扰了这些沉睡的石碑。王羲之的《兰亭序》拓片前,他指着上面的字迹说:“你看这字,行云流水的,每个笔画都有讲究,有粗有细,有轻有重,难怪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看着就让人舒服。”

白露凑近看了看,那些字飘逸灵动,像在纸上跳舞,她轻声说:“虽然看不懂书法,但能感觉到这字很美,像跳舞一样,充满了活力。古人真厉害,能用毛笔写出这么好看的字,我连钢笔字都写不好。” 她拿出笔记本,照着拓片上的字临摹起来,虽然写得歪歪扭扭,像蚯蚓爬的,但每一笔都很认真,眼神专注得像在完成一件大事。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阳光透过展馆的窗户照进来,在石碑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给石碑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披风。众人在展馆门口集合,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收获的喜悦,范成成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碑文注释,字迹密密麻麻的,还画了不少小图标;沙易的速写本上多了几幅石碑素描,线条流畅,把石碑的轮廓勾勒得清清楚楚;郑楷的相机里存满了照片,内存都快不够了;张真元的手机备忘录里记了一串小吃摊地址,还标上了推荐指数。

“饿了吧?” 老周笑着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几个刚买的肉夹馍,油纸袋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刚才在茶摊听人说,旁边巷子里有家葫芦头泡馍,味道比昨天的羊肉泡馍还地道,老板是祖传的手艺,去尝尝?”

“好啊好啊!” 张真元第一个响应,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声音响亮得像敲锣,“我刚才听老爷爷说,那家的梆梆肉也特别好吃,卤得入味,肥而不腻,想想都流口水!”

众人跟着老周往巷子里走,阳光把大家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串跟着走的小尾巴,在青石板上跟着移动。郑楷举着相机回头拍了张合照,镜头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范成成扶着眼镜,沙易拿着速写本,呵呵比着剪刀手,背景是碑林博物馆的红墙和古柏,像一幅定格了时光的画,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留存。

大巴车缓缓驶离碑林博物馆,车窗外的街景又变得鲜活起来,叫卖声、车铃声、秦腔的唱段混在一起,构成了西安最真实的烟火气,充满了生活的味道。众人靠在座椅上,回味着上午的见闻,范成成还在给大家科普石碑上的历史,讲得眉飞色舞;张真元则在念叨着葫芦头泡馍的滋味,想象着那鲜美的汤汁;郑楷和呵呵还在翻看相机里的照片,争论着哪张拍得更好。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为这趟文化之旅又添了几分暖意,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满满的收获和期待。

大巴车刚拐进巷子,一股浓郁的肉香就顺着车窗缝钻了进来,张真元的鼻子立刻抽动起来,像只闻到骨头的小狗:“就是这个味儿!肯定快到了!” 他扒着车窗往外看,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那家传说中的老店。

巷子不宽,两旁的老房子墙皮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的青砖,门口摆着些盆栽,月季花开得正艳,红的、粉的挤在一起,给这条古朴的巷子添了几分亮色。路边有几个孩子在踢毽子,毽子上的羽毛在阳光下飞旋,笑声清脆得像银铃。卖水果的小贩推着三轮车慢悠悠地走着,车斗里的西瓜圆滚滚的,表皮上的深绿条纹格外显眼,他时不时吆喝一声:“甜西瓜,不甜不要钱!”

“到了到了!” 老周停下车,指着路边一家挂着 “老字号葫芦头” 木牌的小店,“就是这家,你看门口排队的人就知道味道错不了。”

众人下了车,果然看到店门口排着不长不短的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搪瓷碗,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店门是老式的木门,上面贴着红色的对联,虽然有些褪色,但依旧透着股喜庆。门口的炉子上炖着一大锅汤,锅盖掀开着,白色的热气 “咕嘟咕嘟” 地往上冒,带着股醇厚的香味,馋得张真元直咽口水。

排队的时候,张真元跟前面的大叔聊了起来:“大叔,这家的葫芦头真有那么好吃?” 大叔手里拿着个掰好的馍,笑着说:“小伙子,你算是来对地方了,这家店开了几十年了,我从小吃到大,这汤都是用大骨和鸡炖的,熬了整整一夜,鲜得很!”

终于轮到他们,老板娘是个利落的中年妇女,系着白色的围裙,手里拿着个大勺子,嗓门洪亮:“几位?要大碗还是小碗?掰馍还是机器绞?”“大碗!我们自己掰!” 张真元抢着回答,眼睛盯着锅里翻滚的食材,里面有大肠、猪肚,还有各种香料,看得他眼花缭乱。

找了张桌子坐下,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个粗瓷大碗和一个干馍。“这掰馍也是有讲究的,” 老周拿起馍示范着,“要掰成黄豆大小的块,这样才能吸足汤汁,太大了不入味,太小了容易烂。”

张真元拿起馍就开始掰,急急忙忙的,掰出来的馍块大小不一,有的像核桃,有的像米粒。李辰嘲笑他:“你这掰的是馍还是石头?这么大一块,老板娘看到都得哭。” 张真元不服气:“能吃就行,讲究那么多干嘛。” 说着把掰好的馍推给老板娘,老板娘看了一眼,笑着说:“小伙子,下次掰小点儿,不然煮不熟。”

等待的时间里,郑楷举着相机四处拍,一会儿拍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那是店主爷爷年轻时的样子,穿着白大褂在灶台前忙碌;一会儿拍老板娘舀汤的动作,勺子在锅里 “哗啦” 一声,盛满了各种食材。呵呵则在研究桌上的调料,醋瓶、油泼辣子、糖蒜摆得整整齐齐,她拿起糖蒜闻了闻,一股酸甜的味道扑鼻而来:“这糖蒜看着就好吃,一会儿得多放几瓣。”

很快,热气腾腾的葫芦头泡馍就端上来了,碗里的汤呈乳白色,上面飘着一层红油,撒着翠绿的香菜和葱花。大肠和猪肚炖得软烂,入口即化,馍块吸足了汤汁,变得胖乎乎的。张真元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大口,烫得他 “嘶嘶” 直吸气,却还是停不下来:“太好吃了!这汤太鲜了,比昨天的羊肉泡馍还鲜!”

李辰也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确实不错,这大肠处理得很干净,一点腥味都没有,还带着股香味。” 他舀了一勺汤喝下去,暖暖的汤汁顺着喉咙流下去,浑身都舒服了。

范成成吃得很斯文,他先喝了口汤,然后慢慢吃馍,嘴里还念叨着:“这汤里肯定放了八角、桂皮、香叶,还有可能放了草果,不然不会这么香。古代的人真是聪明,能想出这么好吃的做法。”

沙易一边吃一边在速写本上画着碗里的泡馍,寥寥几笔就把那诱人的样子画了出来,他抬头问老板娘:“阿姨,这葫芦头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因为长得像葫芦?” 老板娘笑着说:“小伙子,你真聪明,以前这道菜是用猪大肠的一段,形状像葫芦,所以叫葫芦头。”

雨琪和白露喜欢吃里面的蔬菜,木耳、黄花菜、粉丝吸足了汤汁,味道鲜美。雨琪夹起一根粉丝,“吸溜” 一声吸进嘴里,笑着说:“这粉丝滑溜溜的,太好吃了,比我在家吃的粉丝好吃多了。” 白露则把糖蒜泡在汤里,酸甜的味道和鲜美的汤汁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姜柏宸给白露夹了块猪肚,柔声说:“多吃点,这猪肚有营养,炖得这么烂,好消化。” 白露点点头,把猪肚放进嘴里,眼睛弯成了月牙:“你也吃,别光顾着给我夹。”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里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

张真元吃得最快,一碗泡馍很快就见了底,他又加了些汤,把剩下的馍块泡进去,连汤带水吃得干干净净,碗底都能照出人影了。他拍了拍肚子,满足地说:“太撑了,这一碗顶三碗饭,晚上都不用吃了。”

老板娘端着汤过来,看到他的空碗,笑着说:“小伙子饭量不小啊,要不要再来一碗?” 张真元赶紧摆手:“不了不了,再吃就走不动路了,下次来一定再吃。”

吃饱喝足,众人坐在店里休息,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老周付了钱,老板娘还送了他们几瓣糖蒜:“路上吃,解腻。” 众人谢过老板娘,笑着往外走。

张真元边走边打嗝,嘴里还念叨着:“这葫芦头泡馍真是名不虚传,比我想象的好吃多了,下次来西安一定还吃。” 李辰拍了他一下:“就知道吃,你这趟西安之旅怕是要胖十斤。” 张真元嘿嘿一笑:“胖也值了,这么多好吃的,不吃可惜了。”

众人沿着巷子往回走,肚子吃得鼓鼓的,脚步都慢了下来。路边的月季花开得更艳了,孩子们还在踢毽子,卖水果的小贩已经推着车走远了,只剩下吆喝声在巷子里回荡。郑楷举着相机拍了张巷子的照片,照片里阳光正好,岁月静好,像一幅温暖的画。

大巴车缓缓驶离巷子,车窗外的街景又变得热闹起来,有骑着自行车的上班族,有提着菜篮的老奶奶,还有追着公交车跑的学生。众人靠在座椅上,摸着鼓鼓的肚子,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范成成在给大家讲葫芦头泡馍的历史,说这道菜在唐代就有了,以前是皇家美食;张真元则在打盹,嘴角还带着油渍,大概是梦到了好吃的。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清穿后我成了九爷的受气包豪婿韩三千重生香江之泛娱乐帝国1937从北平到南京先撩为敬:国民男神,请自重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重生后,爷爷为我暴打富豪爸爸变成女生后与女友的日常生活神仙都去哪儿了小鲜肉从军记影视娱乐诸天万界之娇妻太撩人假面骑士ZIO的自我修养重生之嫡女祸妃乡村孤儿财阀千金是病娇,又来绑我了!我有灵泉空间,打造最美乡村天界战神在都市绝嗣兽夫,靠我生出了一整个族谱开局重生被退学,然后我逆袭了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糟糕!假死脱身后被女主逮住了误入邪教现场的我真的是个好人那年十八,捧个女明星带回家被流放后,我在边关卖火锅我有一个超能终端软萌校花太粘人,我好爱哥,你是警察,不是恐怖分子啊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人人都爱大箱子关东小土匪黑科技:最强军火商小狐狸野又撩,在暴君怀里撒个娇真龙觉醒:重生异世从龙开始凤临之妖王滚下榻鬼神都市田园果香噶我腰子?我靠氪金电子女友杀穿缅北天嫁妻约,总裁别霸道穿越以后,我躲在幕后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四合院:这个保卫员坏,痞,帅!被拜金女友分手,我激活神豪系统你哭了?玄学,中医兴起,从直播开始雷电法王之开局对小怪打出了百亿伤害我爹地求生欲100分从收留青梅竹马开始重生成偏执前任的小撩精我家贺先生很高甜方塘梦
博看读书搜藏榜:重生之锦绣美人谋婚婚欲醉:亿万老婆惹不得憋宝人我的修仙游戏,开局氪金成仙!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美妆皇妃:我在古代直播带货我的愿望就是你!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慕葵兮九零炮灰她被迫暴富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双城:开局和蔚做狱友和离前我重生了蛇夫总裁的小狼犬盛嫁之田园贵夫重生之目中无人斗罗之暗金斗罗夫人,顾总又在求复婚了!霸妻难宠:夫人,低调点护花冷少我医武双绝,体内还有一条龙真千金被读心后,五个哥哥宠上天启航1999之大国建工年代文女配只想当咸鱼妻子的游戏神算小小姐马甲一地修仙归来,我无敌你随意穿成恶毒女配和反派he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浪子不浪重生归来的她们重生之影后的宠夫日常灾厄乐章盛世田园:拐个将军,忙种田!净身出户,只能靠双修无敌邻居是热芭?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妻子的隐私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王磊特工医妃她不讲武德风水神医诡异:开局觉醒鬼医瞳我的极品护士老婆幼龙一岁半:我被九个妹妹团宠了早安孟少心,我的霸道老公官道天下命气师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惊!暴君的团宠崽崽是天道亲闺女腹黑王爷的小毒妃震惊:这个植物系领主太妖孽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SSSSSSSSSSSSS级镇狱狂龙队长你宝贝老婆又靠画画破案了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这个挂逼不太野乖张诱引凌霄花上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玉阶血被丢进荒山后,她成了山神八零小木匠随军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被全家抛弃后,小福宝成皇家团宠夫人要和离?疯批权臣亲她红温小宫女她只想当咸鱼重生之得意人生小美人她夜夜撩,病娇集体急红眼出嫁后公子他疯了重生成死对头的婢女后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随母改嫁下乡,三个继兄宠我入骨深港未眠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断亲后,我带全村悠哉度荒年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替兄为赘佟贵妃只想修仙鉴芳年刚穿八零,资本家小姐要买我老公玫瑰戟她算哪门子表姑娘婉风沉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王府弃妇,我靠养崽富可敌国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京夜婚动[全职高手]身为策划,攻略玩家与病弱兄长共梦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一鸣江山定我在板鸭很开心双生兄弟要换亲?我稳做侯门主母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大小姐她一心只想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