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宰相们从东宫出来后,一个个都面容凝重。

因为刚才太子提到的这些问题,都确实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就算是他们这些宰相也觉得不好解决。

牵涉太广。

长孙无忌回到中书省后,立马找来中书侍郎褚遂良和中书舍人来济等几人,这都是中书省内长孙无忌的自己人。

“你们说监国太子说这些是何意?”

来济是秦琅的义兄弟,走科举入仕,是科举的状元郎,做过秘书省校书郎,又做了政事堂枢机郎,后来随秦琅南巡,留在通海任职数年,再回朝做中书舍人,本身才能出众,又有秦琅这样的强力后台。

如今秦琅虽不在,但长孙无忌也完全把来济当成自己人的。

来济道,“我觉得醉翁之意不在酒,殿下借辽东移民的问题,突然指出户籍管理和人口流失这事,我觉得不在于移民辽东这事本身,而应当是指向其它。”

其它是什么,长孙无忌大聪明一语会意。

这个其它,当然是那些在把人口流出去的贵族勋戚豪强大贾们,甚至专指那些在海外建立商屯、矿山等产业的人。

“太子说淘金采矿遍地种植,这倒让我想到近来总听到的一个传闻了,金银岛的传说你们听过没?”长孙无忌问。

来济、褚遂良都点头。

洛阳也到处传说着金银岛一夜暴富的故事,听说洛阳都有好多人赶去岭南出海淘金,都幻想着一夜暴富。

“太保坚辞官职,说要回封地陪公主和修史着书,可怎么却跑到南海去淘金挖矿,还搞这么大动静?”长孙皱眉。

秦琅是他的儿女亲家,他两个女儿嫁入秦家,一个嫁给了秦琅做媵,一个给齐国公秦珣为妻,所以长孙和秦家的关系,那是一荣俱荣的。

“莫非太子对秦太保有什么意见?”

“不太可能是冲着魏公去的吧,毕竟魏公又不在朝,如今只遥领了个镇南大都督的衔而已,不问朝廷事务啊。”褚遂良不解。

“可太子总不会无缘无故的突然提起这事吧?”

长孙很疑惑,太子承乾这几年越来越沉稳大气,有时长孙无忌都觉得看不透他了。他不再是几年前那个鲁莽的太子,所以绝不会胡乱行事的。

“也许太子只是说起移民辽东之事,顺便提到这个?”

“不可能。”长孙无忌和来济齐声说道。

“算了,想不明白就暂且放下,登善你先前说的刘洎一事,咱们再商议商议,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须得见功。”

来济有些犹豫,“既然褚公手中有刘洎犯罪的证据,那据实弹劾便是,是非自有圣人决断啊。”

长孙却摇头,“你还是太年轻了,不出手则已,出手则必须要置其于死地,打蛇不死,后患无穷,这是得牢记的。”

他想借机把刘洎彻底打翻在地,最好是能够将他处死,这样一来,就能断绝刘洎进一步成为侍中的可能,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刘洎原是支持魏王的,而且他曾是得魏征举荐之人,并且与房玄龄关系不错。

如今再回朝中,刘洎与房玄龄明显是结成同盟的,这对于一心想要把房玄龄打翻的长孙无忌来说,刘洎留不得。

房玄龄行事滴水不漏,十分稳重,找不出什么漏洞,但既然刘洎露出了破绽,当然不能放过了。

最后一番商量,决定由深得皇帝信任的褚遂良去面见皇帝,当面密告让洎之罪。

上阳宫。

李世民自郊外回到上阳宫中,褚遂良请见。

褚遂良先是向皇帝献上了一副王羲之的真迹,讨的皇帝开心,李世民最崇王羲之,是他的超级粉丝,只要是王的真迹,他都想得到收藏之。

趁着皇帝开心,褚遂良开始诬告刘洎。

他说当初皇帝亲征辽东,班师时背生疽疮,暂驻天津。刘洎奉太子之命,先一步赶去拜见天子,回后来告诉大臣们,说圣人患有痈疽,病情严重,但不用忧虑,假如万一,只需遵循霍光、伊尹的故事,辅政监国太子,诛杀那些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这话一出,李世民的脸色立即就变了。

为何呢,因为霍光、伊尹是什么人?都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权臣啊。

再一个,他当时生疽病重,刘洎先来看过他后回报太子和留守大臣们,结果不为他的龙体担忧,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这是何意?

还说不用担忧?这是巴不得他早点死?

再者,刘洎只是黄门侍郎,虽说也是留守大臣里的重要成员,可留守大臣里还有马周这样的宰相在呢。

皇帝又想到了他出征前跟刘洎曾经过的一番对话来。

当时李世民临行前,特意分别召见了留守辅佐太子的高士廉、马周、刘洎等人,他见刘洎时曾嘱咐他,说我如今带兵远征,你要好好辅佐太子,国家的安危都寄于你们几人身上。

结果刘洎当时的回答是,陛下不必忧虑,大臣有罪,我当立即予以诛罚。

反正那意思就是皇上你尽管放心去辽东打高句丽吧,我在后方辅佐太子留守,若是朝中有人敢乱来,我绝不客气。

本意也是让皇帝放心,毕竟前朝杨广当初亲征高句丽,结果礼部尚书杨玄感在后方做乱造反,导致征辽功亏一篑。如果朝中敢有人作乱,他第一时间帮皇帝灭掉他。

这话听在李世民的耳中却觉得不太舒适,因为刘洎并不是留守的宰相,留守大臣里有侍中马周、有知门下省事魏征、有右仆射高士廉等几位呢,真要后方有什么事,也应当是这几位拿主意,刘洎负责辅佐就好了。

李世民特意召见他,也是因为刘洎之前做过尚书右丞,表现出很强的行政能力,他做御史时,也是刚正不阿,又曾在东宫做过太子属宫,所以特意让他帮忙盯着点。

谁知道他却说这样的话,当时李世民还特意告诫他,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你这性情疏阔刚直,应当慎重行事。

本来这事告诫过也就算了,可如今褚遂良再翻出这么件事来。

说刘洎之前代太子去看望他,结果回来后跟大臣们说出那么番话来,李世民一下子就信了,因为刘洎曾当他面说过谁敢乱来,我立即予以诛罚的话。而现在褚遂良说他说万一皇帝没了,不必担忧,到时学霍光、伊尹那样辅佐太子继位,谁敢不从,直接就杀了。

这前后两番话确实就是刘洎风格啊。

最要命的还在于,褚遂良不又暗示皇帝,说当时魏征、李大亮、陈叔达等许多宰相、元老病逝,皇帝又突然重病,右仆射高士廉在洛阳,左仆射房玄龄还在长安,朝中人心慌慌,而刘洎却公然说这样的话,甚至私下派人去联系在长安的房玄龄·······

所以这霍光、伊尹是谁?

刘洎和房玄龄嘛。

更重要的是,万一皇帝真的驾崩于天津,那刘洎会扶太子承乾登基吗?还是说要扶他之前就支持的魏王泰继位?

霍光是西汉权臣,当初汉武帝命他为顾命辅政大臣,霍光与另三位大臣辅佐汉昭帝继位,后来他却把另三位辅政大臣都排挤打压下去。汉昭帝死后,无子,霍光迎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为帝,结果仅二十七天后,却又将他废黜,另立了汉武帝曾孙刘病已继位为汉宣帝。

刘洎前面说效仿伊尹、霍光,然后霍光后来拥刘贺又废刘贺,这事在李世民眼中,可绝不是什么好事。

褚遂良又说刘洎回来后见太子和马周时说的是疾势如此,圣躬可忧,说皇帝病情严重,十分危险了。

然后他转头跟其它大臣们却说,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辅佐年幼的太子,诛杀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李世民之前因为刘洎支持魏王,曾经将他贬谪在外,但后来还是召他回朝,又授要职,也是觉得刘洎这人为了刚直,且确实能力出众,敲打了一番,魏王也就藩后,过去的事也就算了。

可谁知现在出现这等事,李世民也不由的猜忌起来了。

刘洎出言无礼还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如褚遂良暗示的那样,有霍光那样废立之心?

这等事情,可绝非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当天,李世民便马上召见了马周进见,亲自询问当时刘洎回来后对他和太子说过的话,而马周证实,刘洎当时确实说的是疾势如此,圣躬可忧。

然后皇帝又问,刘洎后来是不是跟其它大臣说过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需依循霍光、伊尹故事、辅佐太子、诛杀二心大臣便可以了?

马周如实说自己不曾亲耳听过这话。

然后新任兵部侍郎韩瑗出来做证,说当时他亲口听到了刘洎说这话,同时听到的还有中书舍人柳奭等数人。

皇帝皆传唤,数人皆证实。

李世民一张脸紫胀,召来了许洛仁。

“你立即去一趟黄门侍郎刘洎宅第,将其抓入百骑司诏狱,赐毒酒令其自尽!”

“速去!”

李世民一刻也不想再留此人了,既然数位大臣都证实了褚遂良的话,那就充分证明刘洎逆乱罪名。

许洛仁是皇帝心腹,统领百骑司,得旨便立马赶到刘洎府中,将毫不知情的刘洎从书房中带走,拉到百骑司设立的监狱后,直接就给了他一壶毒酒。

刘洎都懵了。

“请许公拿纸笔来,我要给圣人上奏。”

许洛仁却只是摇了摇头,“请刘公抓紧时间上路吧,这事拖的越久,对你的家族就越不利。”

言下之意,若是刘洎现在喝下毒酒,那么不会追究刘洎家族太多。

刘洎搞不明白,可许洛仁却只是催促他自尽。

“总得让我死个明白吧!”

许洛仁挥退左右,对他缓缓道,“太子派刘公去面圣,圣人龙体情况那是朝廷机密,你应当保守机密,只告诉太子与留守宰相,可你却到处传扬,说圣躬危疾,岂不是居心叵测,更何况你居然还想做伊尹霍光,谁给你的权力?更别说,你还做了更过份的事情了。”

“我·······”

“好了,我不会听的,听了也不会透露一个字出去,更不会给你什么纸笔,你赶紧喝吧,莫要最后弄的难看。”

许洛仁指了指手里的剑,这是皇帝赐下的宝剑。

若是刘洎不肯饮毒酒自尽,那许洛仁就用这把御剑砍下刘洎的人头。

“这杯毒酒,可是圣人对你最大的仁慈了,还给你保留全尸!”

刘洎望着许洛仁,良久,长叹一声,手微微颤抖着端起了酒杯,最后猛的一仰头,把毒酒钦下。

不过片刻,刘洎倒倒地身亡,七窍流血。

许洛仁看了看这位差一步就是宰相的黄门侍郎,只能摇了摇头。

“圣人提醒过你的,慎言慎行,可你自己不珍惜啊。”

等了会,确认刘洎已经死了后,许洛仁才叫来人,把刘洎尸体收敛起来,然后自己回去覆命了。

皇帝面无表情的听完复命,只是嗯了一句。

“刘家如何处置?”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最后才道,“将刘洎兄弟子侄尽皆除籍为民,长流岭南。”

最后皇帝还是留了些情了,只令刘洎自尽,并没有再过多牵连刘氏家族,其家族迁往岭南居住,算是格外开恩。

“崔敦礼升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褚遂良转黄门侍郎,张亮迁工部尚书,司空房玄龄加太子太傅,转知门下省事。”

“马周转中书令,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兼尚书左仆射。”

“李绩加太子詹事、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皇帝沉默了一天后,召太子与重臣议事,然后做出了一系列人事调整。

黄门侍郎刘洎赐自尽,死的突然,众臣震惊,但皇帝却没过多解释,只说他谋逆。

然后左仆射房玄龄转到门下省,却不是任侍中,而是以知门下省事这样的头衔过去的。

中书令长孙无忌变成了检校中书令兼左仆射,高士廉是右仆射不变,不再兼任吏部尚书。

侍中马周转为中书令兼吏部尚书。

中书侍郎褚遂良转为黄门侍郎。

尚书崔敦礼升为中书侍郎,李绩为太子詹事加兵部尚书。

宰相班子大调整,以马周为中书令,成为新的百官之首,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这对甥舅分任左右仆射,房玄龄终于调离尚书省,代马周知门下省事。

崔敦礼、褚遂良、李绩并为政事堂宰相。

新的政事堂宰相班子七人。

内侍宣读完诏书,众大臣们都云里雾里的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表面淡定,却也各有所思。

皇帝先杀了刘洎,然后又大调整宰相班子,这里面自然是大有深意的。

房玄龄心中大骇,第一个拜领旨意,长孙无忌则很意外,既然杀掉了刘洎,也敲打了房玄龄,怎么自己也被牵连丢掉了中书令之职?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明日传奇穿越:新妃十八岁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大唐房二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