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耿公身体还好吧?上次同行,耿公在衡阳突然发病,我随行的大夫可是殿下从东宫给我的名医,他都查不出半点端倪,说是从未见过的疑难杂症,也都束手无策啊。”秦琅坐在把藤椅上,手里端着杯凉茶。

这凉茶初喝微微苦涩,再喝甘甜回荡。

说是茶,其实就是一味中药,去火清肝润肺,对于不耐岭南湿热的中原人来说,多喝凉茶确实好处多多。

冯智瑞知道他是故意点明父亲上次知情不报,还故意装病不同行南下一事。因为这事,刚联姻的冯秦两家本来关系甜蜜,结果一下子就陷入了冰冻般。

“家父年纪大了,早年北上,随前朝天子东征西讨,虽屡立战功,也也确实留下不少伤病。近十年在岭南,也是苦心经营,心力交疲,这次北上朝天子后再赶路南下,风尘仆仆十分辛劳,旧疾一时便复发了。好在家父身子还硬朗,调理用药过后,又勉强恢复了许多。因身上重任,不敢辜负王命,便又只得匆匆赶回高州。”

“我来前,家父还念念不忘说先前未能在桂林与卫公一会,十分抱歉呢。让我这次来见了卫公,一定代他陪罪。”

秦琅呵呵一笑。

“耿公何罪之有?”

冯智瑞倒一时不知如何接话了,总不能说当初在衡阳时我爹就知道曹武征要做乱,他早已经煽动了山蛮了拦路袭杀你这话吧。

他只好掏出了冯盎送上的礼物。

秦琅翻看了两眼。

很丰厚。

光是稻谷就一万石,另外猪牛上百头,咸鱼干什么的还有不少。

更别说这千料大船十条全送给他了,连带附赠了八百船工、五百奴兵。

一如继往的豪阔大气。

但秦琅是缺那点钱的人吗?

他现在有上万人在桂州,可既不缺粮也不缺穿,这两个多月,他早已经在桂州这建了好些个工坊,甚至都还屯垦了几块地建了几个庄子。

一边又跟山蛮们交易起来。

秦琅的这支南下武安州人马,并没坐吃山空,甚至还开始在这里日进斗金呢。

其实只要不是行军做战,一般情况下并不用过于担心粮食什么的。

“耿公身体好就好,毕竟耿公是朝廷在岭南倚仗的干城柱石,耿公若是病倒了,岭南可就要乱了。”

冯智瑞赶紧谦虚了几句。

但语气里却有几分自得之色,这小子终究还是比较嫩,没有冯盎那种两面三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狠辣老练,冯盎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甚至肚里还有一套话的枭雄。

那老小子绝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他只服实力。

也只顾及自己的利益,不会冲动,精于算计。

对冯盎而言,忠诚不过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而已,秦琅早看透了这小子,所以从来不会相信他的忠诚之言。

但是这种人有时也是值得合作的,大家都很理智,不会感情用事。

冯盎想要的还是冯家的地盘的控制力不变,能接受名头的改换,也不在乎谁当皇帝,谁能承认他冯家的地位,他冯家就向谁宣誓效忠。

而秦琅也深知,朝廷虽然也想着能够改土当流,把这些岭南蛮王之类的都干掉,或夺取他们的实权,但现实是暂时还做不到。

眼下都已经进入到八月了,朝廷即将要对颉利可汗发起一场全面战争,朝廷整个的重心都在北方。

就算灭了颉利,那也还有漠南的突厥诸部,还有漠北的铁勒等诸部,甚至还有辽东的高句丽,青海的吐谷浑,甚至是西域的西突厥等,对大唐有威胁的势力还很多,而表面恭顺的岭南土王们,所要的只是继续他们的实际控制权,这对于朝廷来说,他们当然不是当务之急。

怎么也得先把那些连俯首称臣都不敢的家伙都打服再说,更何况,历朝以来,中原王朝真正的威胁本来就在北方,尤其是游牧民族威胁最大。

南方尤其是岭南、西南等地的蛮夷,从来不是什么心腹之患。

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中原不会轻易改变这些事实的。

所以只要那些蛮王们不疯,只要他们不公然造反,那么朝廷都不会怎么对他们大动干戈的。

秦琅清楚这些,冯盎也清楚这些,所以大家就算心里妈卖批,可表面还是会笑嘻嘻。

对于冯盎上次搞他,秦琅很火。

不火是不可能的,若不是他秦琅厉害,说不定上次就阴沟里翻船了,所以谁能不怒。可怒归怒,合作还要继续,谁也不可能因为这就撕破脸皮开战。

冯盎不敢,秦琅也没这个资格。

所以生活还得继续。

当然,冯盎也是个聪明人,明知惹怒了秦琅,可这边还是没事人一样,送钱送礼不断,现在又送粮送船。

“桂州刚丰收,而今年两税在桂州新推行,现在官仓里粮食满满,都堆不下呢,只能租住商人们的仓库堆粮,耿公这送我一万石稻,我这也没地方放啊。”

秦琅呵呵的指出,桂州虽刚经历了一场小乱,但随着局势稳定,夏粮丰收,如今桂州的稻谷,一斗才二十钱。

一石二百,冯盎送一万石来,也才值两千贯钱而已。

冯智瑞端起凉茶喝了两口,有些意外之色,“卫公这凉茶不错。”

“这是我在长安时研究出的配方,早就知道岭南湿热,所以对岭南多有研究,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甚至是天气地理人物等都研究了个遍啊。”

冯智瑞听出秦琅故意说这话的,剑有所指。

送这么大礼,人家还不满意,这礼送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偏偏还不能发火生气,父亲可是几番交待的,就算是秦琅当他面在他脸上吐了口水,都不能当面擦,更别说不满。

父亲说若左脸被吐口水,那就把右脸再伸去让卫国公吐。

“卫公果然了得,难怪山蛮在卫公手下不堪一击呢。我父亲也知道今年桂州夏季丰收,粮价大跌,可是我父亲听到消息说曹武征死前,曾四下联络各溪垌蛮,而谈殿因为宁长真宁道明叔侄之死,怀疑是朝廷派人所为,担心自己也被清算,所以早就蠢蠢欲动了。”

“卫公,桂州上次山蛮作乱,虽然很快平定,可桂州这里汉人多,但南面就不一样了,地里汉人只占极少数,还都是宁氏等家族的,更多的是谈殿这样的俚僚蛮,那些蛮子更野蛮更落后,他们眼里根本没有朝廷和王法,一旦乱起来,只怕不易平息。”

战争一开打,钱粮消耗自然就会更大。

“耿公料定谈殿要联合各溪垌蛮叛乱?”秦琅反问。

“极有可能!”

“上次谈殿联合了宁长真叛乱,甚至还拉上了你伯父冯暄和你舅父冼宝彻一起做乱,可最后打了三年,朝廷都没出手,不也就被你父亲联合陈树龙陈智略等平定了吗?我相信,就算谈殿真要再做乱,你父亲他们肯定也会再次接受朝廷诏令起兵讨逆平乱吧?”

秦琅意思,真要打起来,那也是冯盎等的责任,跟他没啥关系。

“卫公代天南巡,宣抚江南岭南,岭南若有乱,当然还得仰仗卫公指挥统领,我父亲说如今李都督已经到了桂州,所以想请卫公乘船南下,先至广州再到高州。”冯智瑞端着凉茶杯子,发出邀请,“我父亲听说卫公在桂州两月余,把桂州变成了小长安,一片兴盛繁荣,汉人山蛮一家亲,十分向往,所以也想请卫公到高州宣抚,指导高州推行两税法等。”

秦琅冷哼了一声。

“高州我就不去了,广州也不会去,过几天我会直下柳邕,宣抚左江,然后过谅山,抵交州,待我宣抚过安南,再顺道瞧过我的封地武安州后,等到明年夏天信风起,我会乘海船随信风沿海北上,到时路过高州时,若有空,有可能去瞧瞧,若时间紧,就直接北上杭州或扬州了回返中原了。”

“卫公不去广州,直接去邕州吗?如今谈殿等蠢动不安,卫公还是要当心些,不如先去广州再至高州,到时我父亲可派海船送卫公沿海南下交州,这样更安全些。”

“虽然我很想去看望下耿公,但是毕竟公务在身嘛,正因为左右溪的蛮子们有些不安份,我才更要过去瞧瞧。你替我转告耿公,就说他送的东西我收下了,心意呢也领了,至于说道歉之说就不必提起了。”

“耿公现在是高州的世封刺史,耿公可以取高州两税三分之一所得,但也不要忘记朝廷的那三分之一哦。”

冯盎邀请秦琅去高州,肯定不是诚心,他只怕更担心秦琅去高州才对,现在来请不过是试探秦琅态度。

秦琅这时也没心思去找冯盎,省的这家伙过于紧张。

冯盎还是可以合作的,总比那个正在四方联络招兵聚蛮的谈殿等强的多。

“我知道今年岭南夏季都丰收了,耿公若有心,记得运些粮食到中原去,长安洛阳现在的粮价还挺高的,你们拿船运粮食过去,能大赚一笔,回来时再从长安洛阳等地运回巩窑、邢窖等的白瓷、青瓷,青盐、白酒等好货回来,在广州卖给胡商,可是又能大赚一笔的。”

“告诉耿公,咱们都是陛下的臣子,而且秦冯两家又是姻亲,咱们有力要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互相帮扶才对。有些事情,就别胡思乱想了,否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狠性命,你说不是吗?”

冯智瑞面色有些不太好看,秦琅这话,说的不留半分余地。

说句粗浅点的话,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冯家在粤西当然是拳头最硬的老大,可若是他非要想跟朝廷比比拳头大,那就是找死了。朝廷会给冯家留有余地,但也需要冯家积极配合。

不要再跟他秦琅玩那些套路,什么冯暄造反,冯盎平乱,都是扯谈,若是冯盎非要跟秦琅也再玩这些。

勿谓言之不预!

我秦琅人在岭南,可不是那么好欺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冯盎聪明,可也不要总想跟跟秦琅玩花花肠子,上次的事情,就点到为止一笔勾销了,但不能再有下次。

冯智瑞脸色难看的告辞退下,饭也没吃一口,就又急急忙忙的乘了一条小船赶紧顺江而下,急匆匆返回高州去找他老爹了。

许敬宗推开门进来。

“冯智瑞来的时候趾高气昂,走的时候低头皱眉匆匆忙忙,看来被卫公好好敲打了一啊。”

秦琅对这个自己亲自向皇帝要来的广西道常平使笑着招了招手,“广西的钱粮税赋这块,我可是交给你了,你能管好吧?”

许敬宗点头,经历了这两年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玄武门后那个有些张扬的许敬宗了,此次东山再起,出任一道常平使,掌管税赋钱粮转运常平铸钱盐铁等等事务,可谓是重新大权在手,但他深知这一切都是秦琅给他的。

之前协助秦琅的舅父贾润甫管一道转运,许敬宗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今终于自己掌一道常平司,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你从中原来,也当知道这些年朝廷一直在打仗,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中原地区人力役使很重,农耕生产也始终没能完全恢复,偏偏这两年还遇到百年难遇的霜寒低温,所以更是雪上加霜。中原粮价居高不下,尤其是关中长安更是粮不足供,岭南今年又是一个夏季丰收,这里不缺粮,中原缺粮,关中缺粮,长安更缺粮,许多百姓现在还在吃着去年捕的蝗虫粉粥过日子呢。”

“老许,你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各地常平仓加紧收购粮食,尽量多收,哪怕比市价抬高点也要收,收到粮食后,调配车马民夫,想办法把粮食运到中原去。”

“这是重中之重,但也要记住,不要搞起民怨来,要用车用牛,出钱租借,要用人力民夫,也出钱雇佣,总之,这事做好了你大功一件,陛下也会记你功,可你若是办砸了,搞的民怨沸腾,那你罪责难逃!”

“卫公,外面都说谈殿要反,说溪垌蛮要作乱,真要打起来,只怕我们自己粮食也吃紧,道路也会阻断啊,如何征粮运粮?”许敬宗问。

“谈殿乱不起来的,我不会让他乱,冯盎也不会让他乱,朝廷更不会让他乱。”

许敬宗有些怀疑。

秦琅只好跟他交底。

外面都说谈殿会乱,那不过是因为谈殿现在很害怕,一来担忧他会被朝廷清理宁长真宁道明一样清理他,以报复他先前的叛乱。二来呢,他是担忧上次跟曹武征合谋做乱一事,被朝廷追究。

所以现在有点狗急跳墙的意思。

“待我给他两粒定心丸,他就用不着反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明日传奇穿越:新妃十八岁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大唐房二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