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魁在一旁为双方作介绍,当提及大宁侯时,赵桓饶有兴致地打量了这位大宁侯一番。
毕竟,在高丽即将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这位大宁侯将扮演重要角色。大宁侯察觉到赵桓的目光,连忙赔上笑脸。无论他与兄长关系如何,面对大宋,他都必须谨守家规,恭敬有加。
这是自其父王楷在位时便反复强调的准则:遇见大宋官员,无论官职高低,皆需客气相待,绝不可摆谱。如今虽非面对大宋官员,但对方有吴魁撑腰,即便是给吴魁面子,他也不敢在礼节上有丝毫疏忽。
随后,吴魁介绍了右相王光垂和左相白子坛。这两人显然是官场老手,满脸堆笑,恭维之词不绝于耳。
回想高丽仁宗时代,国王王楷因战乱和饥荒而焦头烂额,国内接连爆发李子谦之乱和妙清之乱,导致高丽四分五裂。若非大宋援手,连王位都难保。当时的名臣如金富轼、赵匡、拓俊京等,或病故,或告老还乡,纷纷退出政坛。
如今提拔的这两位宰相,皆是王铉的心腹,但赵桓深知,他们在高丽历史上以贪腐闻名,堪比清朝的和珅,是导致高丽再度陷入战乱的关键人物。
对这类人物,赵桓毫无兴趣。因此,当对方主动示好时,他连正眼都不瞧,更未点头,而是直视国王王铉问道:“你仅带了两位文臣和弟弟前来,朝中武将为何一个未见?”
王铉心中不悦,暗忖已给足面子,赵桓却干涉内政,连带谁前来也要过问,未免过分。他面色阴沉地望向吴魁,期望吴魁能主持公道,劝阻赵公子不要插手高丽内政。他以为吴魁定会站在自己这边,毕竟自认有理。
然而,吴魁却冷冷回应:“国王殿下,赵公子所言,望你审慎作答。”
王铉心头一震,再次意识到赵公子的尊崇地位,连大宋统帅都如此维护他。即便赵公子的话看似不合情理,干预了高丽内政,也只得恭敬回应。
于是,王铉赶紧拱手答道:“尊敬的赵公子,或许你对我国武将了解不多。他们多为粗鄙之人,未曾系统学习,尤其对大宋经典如四书五经,更是知之甚少,更遑论深入研究和领悟。”
“对于这类粗俗之人,还是不带来为好,以免影响公子的心情。但若公子希望见他们,我即刻派人去请便是。”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我不过随口一提,并无他意。”
此时,一旁的大宁侯王暻开口了:“殿下此言差矣。我高丽的武将中,有不少文武兼修,甚至有志于科举,其才学不亚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
他们选择投笔从戎,为保卫高丽疆土流血牺牲,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大宋皇帝对为国捐躯的武将极为尊崇,修建了专门的烈士陵园,并亲笔题词立碑纪念。
每逢清明,大宋皇帝或摄政的贵妃都会率文武百官前往祭扫。然而,这些做法在我高丽却难得一见。
臣弟曾多次劝谏皇兄,学习大宋,应取其精华,而非照搬重文轻武之策。何况如今大宋早已不再重文轻武,文官武官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注重武官的培养与发展。
毕竟大宋的开疆拓土,皆赖武官之力。借此机会,臣弟仍想劝皇兄,切勿轻武重文。文臣固然重要,但不应将武将踩在脚下,连其基本尊严也予以践踏,此举实为过甚。”
言毕,他深深一礼,赔罪道:“皇兄,臣弟若有言辞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国王王铉未曾料到弟弟竟当面拆台,揭其短处,当众批评,令他颜面尽失。
若在开京王宫,他必会暴跳如雷,严斥大宁侯。然而此刻,他不得不强作镇定,生怕被人指责为心胸狭隘。
于是,他皮笑肉不笑地点头道:“你的意思我已明了,此事你亦多次提及,我正在积极稳妥地处理。今日是来拜会赵公子的,咱们高丽内部之事便不再多言。”
不料大宁侯正是借这位连大宋驻军统帅都恭敬有加的赵公子到来之机,抒发心中积怨。如今高丽奉大宋为宗主国,事事听从。
若这位来历不明的赵公子能听闻其言,并改变高丽已至极端的重文轻武之风,他必将在武将中赢得极高尊重与拥戴,未来或能与国王一较高下。国王又岂会不知其心思。
当下,国王直接岔开话题,问道:“赵公子不知是否首次莅临高丽?是否有兴趣游览一番我高丽开京的风光?若赵公子有意,小王或许有幸能为公子充当向导。”
见国王转移话题,大宁侯也不敢再强行继续先前话题,否则一旦闹翻,后果难料。他目前尚无足够力量与国王直接抗衡。
他热衷于在不同场合为武将发声,以期获得他们的支持。既然国王对这些武将并不待见,他便趁机接管,有了武将的支持,他便有足够的底气与皇帝及其一众文臣抗衡。
赵桓点头微笑,说道:“逛街就不必了,我身边有两位美女相伴,届时她们会陪我游览。国王殿下日理万机,还是先处理公务为妥。
你与弟弟在对待武将的问题上似乎争议颇多,不妨多花些心思在这上面。”
“你们二位的观点,我无意评判,毕竟这是高丽内政,我这个生意人也不甚了解。不过,我十分欣赏坚持己见的人,无论是国王殿下还是大宁侯,你们都能坚守自己的立场,这令我深感佩服。道理越辩越明,辩论有助于澄清真理,不知二位是否也认同此理?”
原本大宁侯打算不再与国王争辩,但赵桓一番轻描淡写的挑拨,顿时又激起了他为武将发声的斗志。
于是他说道:“既然赵公子如此说,我便借此机会,有几句话想对皇兄讲,希望皇兄能耐心听完。以往提及这些话题,皇兄总是不愿倾听,今日赵公子赞誉我敢于坚持己见,皇兄是否愿意聆听一二?”
国王见赵桓如此说,自然不敢拂了他的面子,何况一旁的吴魁等大宋将领正虎视眈眈,似乎只要他敢不给赵公子面子,他们便会出手教训。于是,国王强压心头怒火,冷冷说道:“有话便说吧。”
大宁侯正欲开口,赵桓却哈哈大笑,摆手道:“看来你们兄弟俩都个性十足,先不谈这些,既然二位光临,我理应尽地主之谊,已备下酒宴,咱们边饮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