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的女人与大宋军人生下的孩子仍具备大和血统,但这些孩子从小接受大宋文化教育,终将成为地道的宋人。
目睹各地“英雄母亲计划”的成效后,赵桓心满意足,这正是他的目标——让全世界在未来基本上只有宋人的存在,实现真正的一统天下。
尽管目前距离这一目标尚远,但他坚信,随着大宋实力的不断增强,目标终将达成。
刚回到平安京不久,他儿子东海便归来,向赵桓汇报了崇德之事,并特意提及路上棺材倾覆,崇德尸体暴露,变异成天狗模样的情景。
赵桓叹了口气,笑道:“这个崇德不仅变成了天狗,还会危及大和国,后白河他们注定要倒霉了。我们明日便离开平安京,因为崇德之事将引发诸多灾难和可怕事件,此地不宜久留。”
根据史料记载,崇德去世后,大和国确实遭遇了一系列灾难。
尽管史料认为是崇德化身为天狗回来报复,这一点在穿越前赵桓或许会不屑一顾。
但穿越之后,他却有些拿不准了——连他都能从千年前穿越回来,一个满怀怨恨之人化作恶鬼复仇又有何不可?因此,宁可信其有,还是离开为妙。
于是,次日赵桓便带着儿子东海,在海军护卫下乘船离开了大和国,返回大宋。临行前,他叮嘱驻守大和的牛献等将领,无论大和发生何事,只要不危及宋军安全,便无需理会。
后白河天皇率领一众贵族和大臣恭送大宋皇帝赵桓至海港。送别之后,他才直起一直躬着的腰,轻捶酸痛的后背,脸上露出轻松得意的笑容。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他的大哥已经去世,尽管传说有些离奇,但他并不在意,那不过是用来哄骗无知百姓的。
他原本还担心大宋皇帝,尤其是东海这位弟弟会要求他隆重安葬崇德,这是他所不愿的。
然而,没想到大宋皇帝带着儿子东海如此迅速地离开了大和国。既然皇帝已走,且未留下任何关于崇德葬礼的指示,甚至连半个字都未提及,说明大宋皇帝对崇德的葬礼并无要求,他终于可以安心了。
于是,崇德被草草安葬,未举行任何像样的吊唁和葬礼。后白河开始过上称心如意的天皇生活。
……
然而好景不长。
几天后,他的三儿子突然病倒,胡言乱语,高烧不退。太医院的太医们纷纷前来诊治,但所有药物均无效。
后白河焦急万分,下旨在民间寻找名医救治。然而,名医尚未到来,他的四儿子又病倒了,大喊大叫称屋里有鬼。大白天的,怎么会有鬼呢?后白河坐在床边,看着儿子惊恐地大叫,时而指房顶,时而指屋角,声称鬼怪就在那里。然而,他望过去,并未发现任何异样,只能不停地宽慰儿子,但儿子的病情毫无好转。
终于请来了名医,但即便是名医,也未能让两位小皇子的病情有所好转。眼见两位小皇子病情日益加重,后白河心急如焚。此时,阴阳师告诉他,小皇子可能中邪,建议做法事驱鬼。后白河半信半疑,最终还是同意了。
阴阳师随即做法,法事之后,两位小皇子似乎安稳了些,但并未持续多久,便先后离世。临终前,他们清晰地表示有鬼来找他们,要将他们带走,并描述那鬼是天狗,有翅膀、长鼻、红脸、獠牙。这让后白河心中愈发不安,询问阴阳师所谓天狗究竟是怎么回事。阴阳师不敢妄言,只推说道法不够,无法见到小皇子所见的鬼影,更不敢提及崇德天皇,因为这乃是天皇的大忌。
尽管想尽办法,后白河仍未能留住两个儿子,悲痛不已。紧接着,他的三个嫔妃也开始病倒,惊恐地大叫屋里有天狗崇德。太医诊治无效,阴阳师做法也只能暂时缓解,很快病情反而加重。后白河气得痛骂阴阳师,却无济于事。三个嫔妃也相继去世。
随后,后白河的家人一个接一个地遭遇各种意外,有的病死,有的摔死,有的被杀。短短半年,家族中竟有十几人莫名其妙地死去,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临终前都大叫着有天狗,求饶无效。
朝廷大臣们也开始议论纷纷,质疑为何只有后白河的亲人见到天狗并因此丧命,猜测是否崇德的亡灵在作祟。
因为他们得知,崇德曾抄写一百部佛经,希望求得后白河的原谅,允许他出家为僧,而非囚禁。但后白河天皇断然拒绝。如今怪事频发,大臣们便向天皇进言,希望为崇德天皇做法事安抚亡灵,以免新的灾难降临。
听到这番话,后白河法皇怒不可遏,厉声斥责那些官员危言耸听。于是,官员们也不敢再向天皇进言,毕竟事不关己。
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后白河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大和国各地纷纷爆发饥荒。
多年前,大和曾遭遇一场可怕的海啸,巨浪席卷沿海低洼地带,几乎摧毁了所有农田。自那以后,大和国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被毁农田的恢复耕种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因为肥沃的表层土壤已被海浪卷走,剩下裸露的岩石和沙粒,加之海水残留形成的盐碱地,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
此后,这些土地逐渐荒芜,只有高地和内地的耕地得以幸存。然而,大和国的主要农耕区集中在沿海地带,那些低洼平坦的区域数百年来一直是百姓的粮仓。
如今,这些粮仓几乎全部丧失,粮食产量锐减,饥荒在大和国蔓延,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正因如此,大宋的“英雄母亲计划”得以迅速在大和推广。
许多年轻男子为求生存,登上大宋的船只前往海外谋生,或修筑运河,或到南洋开荒种地。
他们通过书信或口信告知家乡,他们在异乡生活无忧。于是,更多人也加入了外出谋生的行列,导致大和国大量成年男子外流,育龄女子则前往大宋或其他地方成为“英雄母亲”。大和国人口锐减的态势便从那时开始。
如今,饥荒再次降临,但这次并非海啸所致,而是蝗虫之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大和上空,几乎遮天蔽日,所到之处,所有植物包括粮食被啃食殆尽,只留下一片光秃秃的原野。
大和百姓跪地祈求蝗仙放过他们,但无济于事。蝗灾导致原本可收获的粮食全部毁于一旦,大量流民涌现,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乞讨。
后白河接到如雪片般飞至京城的告急文书,才意识到蝗灾的严重性。焦急之下,他急忙与大宋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