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没想到朱佑榕一点也没惊讶,反而仍是微笑着点点头,说道:

“这个,内阁已经和我说了。”

向小强和张照先对视一眼,都在感叹:沈荣轩的消息挺灵通的。

朱佑榕又皱眉沉吟着说道:

“这件事,是会对我们后方造成一定的冲击。不过,也仅限于我们进攻面的浅纵深地带,也就是一两百公里之内吧。一百多公里的范围内,当地百姓可以比较容易徒步走来南边,再往北就不那么容易了。当然,不能跟以前的南逃相比,南逃九死一生且不在乎,何况走路呢。我是说,随着我们推进越来越远,当地百姓看到我们居然能打到这里,不会认为我们就是打一下就走的了。再加上到南方路途遥远,也就容易劝说当地百姓留下来了。”

“陛下,”向小强有些着急,又说道,“那眼下长江北岸的难民潮已经不好收拾了,我们的军队就差朝天开枪了。现在我们北岸的交通一团糟,难民和我们的坦克、大炮混在一起,根本没法前进!现在正在打杨州、打滁州,正是需要重武器支援的时候……前面整个江淮平原等着我们的机械化部队去推进,现在北岸乱成这样,难道我们还要为难民潮提供交通、协助他们过来吗?”

朱佑榕点点头道:

“哦,右路战区的难民潮肯定不行的。军方可以宣布实行战事军事管制,禁止平民往南过江。但是左路难民,我们还是不干涉为好。”

“可是……”

“向卿,张卿,”朱佑榕站起来,轻轻踱着步子,慢慢说道,“当地百姓说的对,既然那里已经是大明的地方了,大明又不禁止国民自由迁移,那他们自然就能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她立住脚步,看着二人说道:

“你们想必也知道,我们的驻国联代表是怎么样和伪清代表辩论的。在国联里,伪清代表经常指责我们大明怎么不好,怎么不合法。而我们的代表最有力的一句回应,经常就是:‘我们君主立宪的大明虽然有很多不足,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从没像你们那样,用一道铁丝网把人民关在里面。’

“二位爱卿,你们要理解,一个说过这句话的国家,是决不能禁止除了囚犯以外的任何人去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的。我们在北伐之前鼓励他们南逃,北伐之后又禁止他们南逃,这不是太有讽刺意味了吗?这都不需要伪清打我们耳光,我们自己的国民、自己的媒体就要先打我们耳光了……所以,哪怕我们的进攻速度会受到一些迟滞,或者说我们的后勤会多一些压力,我们也要这样做。这都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们北伐,不是为了领土,不是为了资源,不是为了地缘政治,也不是为了去除军事威胁……这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北伐,是为了中国的所有百姓永远都不再需要南逃。两位爱卿,你们要记住,这个,才是我们北伐的目的。是真正的、唯一的目的。……凡是和这个目的相违背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去做。”

朱佑榕说完,静静地站立着,看着二人。

张照先和向小强又慢慢的对视一眼,都觉得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然后,二人告退。

……

出来的时候,两人谁也不说话。张照先叹着气,也不知是感叹朱佑榕的单纯,还是惋惜军事上由此带来的不便。

向小强也在叹息。这丫头这次太过分了。拜托,幼稚也要有个度。

平心而论,这虽然在军事上可能会带来麻烦,但在政治上却是很有利。这也是沈荣轩劝说的结果。这个决定不幼稚,但是朱佑榕这个话幼稚。

“决不能禁止除了囚犯以外的任何人去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的”,呵呵,是吗,俺怎么清楚地记得,俺这个不是囚犯的人上次怎么差点坐牢了呢。对了,因为什么事儿来着?

“不为领土,不为资源,不为地缘政治,不为去除军事威胁,”只为了一个理想和价值观而发动战争,这种事情冷战结束后也许会有,比如联合国的维和战争,还有其他几次战争,完全公益性的,没关系。但是在现在,在二战之前,世界还在奉行“丛林法则”的时代,完全不可能。

“我们北伐,是为了中国的所有百姓永远都不再需要南逃。”

这句话也很感人,演讲的时候拿来煽情很不错,但是面对自己心腹将领的时候,就没意思了。

唉,朱佑榕这丫头大概生错时代了。要是生在二十一世纪,没准能当个联合国和平大使、联合国儿童大使,或者拿个诺贝尔和平奖什么的。

两人回到指挥岗位上,立刻着手安排东路战区的部队,全面禁止长江沿岸的难民过江,禁止当地北清百姓成群结队的往南迁移。

东路战区这样做,这好歹在国内国际都说得过去——大批难民会严重影响部队过江,这是出于军事需要。但是西路难民……那就是内阁政府头疼的事情了。看他们能准备多少临时住所了。

……

晚上七点钟,天已经全黑了。南阳城里已经是另一种气氛了。

城里好几处已经是火光冲天了。到处都有人喊叫着,奔跑着,尤其是城南的官衙区和富人区,更是浓烟滚滚。城里的人们,主要是年轻人们狂热的喊叫着,不断涌向这一地区。整个南阳城的气氛诡异而疯狂。

首先被围攻的是南阳城的警察局。

原先好几层高、很是威武的青砖挑檐大楼,现在每一扇窗户都冒着浓烟,至少有一半的窗户都有火苗蹿出来,舔舐着外面的墙壁。下面围得人山人海,不断有人抬着凳子、桌子之类的东西砸向窗户,每砸一下人群就会爆发出一阵“好!!!”的欢呼。

但是,大楼里竟然还有人。有几扇没有火的窗户,里面不时的伸出一个人身子来,穿着北清警服,熏得满头乌黑,脸上都是燎泡,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这几个人身后的窗户,滚滚浓烟不断冒出来,显然大火很快就要烧到这里了。他们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发出绝望的乞求。

下面回应他们的,是人群的高声叫骂。这些平时温良的百姓,现在好像都成了嗜血暴徒,每人眼中都喷出仇恨。

“别让他们跳下来!”

“烧死他们!”

“烧!烧!”

“烧死这些畜生!”

“吃人不吐骨头!”

“你们也有今天!”

“不想烧死就摔死吧!便宜了你们!”

警察局门口两只高大威武的石狮子,平时是那样的居高临下、一尘不染,彰显着统治机器的绝对权威。但它们现在的样子,竟然比地狱里的牛头马面还要恐怖。

两只石狮子,每只的花岗石底座上面都绑着一个人,他们不但警服被扒开了,连胸膛也被拔开了。一个人是胸膛被剖开,乌黑的心肝合着鲜血都滚到地上,头歪到一边,已经死了。另一只石狮子上的人是肚子被剖开,白花花的肠子流了一地。但他还没死,低着头,肤色已经呈青白色,睁着眼睛看着自己的肠子,嘴巴一张一合。

人群里挤出一条大汉来,手里提着一把大菜刀,先站到那个死了的旁边,抓住他的头发,一刀把脑袋砍了下来。

众人“轰”的一声,都往后退了退,然后就是一阵叫好。然后大汉又来到第二个北清警察旁边,也不管他还没死,也不管人群里许多人喊着“别砍别砍,就让他疼死”,还是手起刀落,把脑袋砍了下来。

那大汉提着两颗脑袋抡了两下,左右开弓扔了出去。那两颗脑袋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先后准确地飞进了大楼窗户里,被大火吞噬了。

大楼窗户里开始发出惨叫,然后不断有燃着火的人从窗户往下跳。从三四层跳下来的当时就摔死了。从二层跳下来的没摔死,还在痛苦地打滚。手持各种东西的人群一拥而上,转眼也就剩下血肉模糊的一堆了。

……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同一街区的好多地方。这一街区官府衙门鳞次栉比,几乎整条街都被砸得七零八落,好几栋高大建筑都大火冲天。这些建筑下面也聚集了数以万计还没有走的市民,他们喊叫着,吹着口哨,都进入了癫狂状态,尽情发泄着压抑多年的愤怒。

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是尸体,有的是被砍掉头,有的是被浇上汽油、已经烧成焦炭了。

南阳城的气氛,简直就跟几个月前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城街头气氛差不多了。纵然是满城烟火血腥,但那些贫穷的老百姓们走在街上一点也不怕,反而感到扬眉吐气,以前只敢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现在完全横着走了。

相反,大街上横遭惨死的人、那一具具血肉模糊的无头尸体,非官即富。在昨天以前,他们还是百分百的“牛人”,在大街上横着走、一手遮天、草菅人命、欺男霸女、垄断一切财富和社会资源、动动手指就能让任何一个贱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牛人”,现在全横躺在大街上,成了死人。

那些还没死的,也成了百姓们追逐的猎物,惊恐地东躲**,为了逃命可以钻进任何地方:垃圾桶、粪坑……有的甚至逃进棺材铺,躺在棺材里再拉上盖子,把自己藏在里面……

已经被人群捕获的,就要靠跪倒在贱民面前、放弃一切自尊痛哭流涕地来求得一命。但即便这样,仍是难逃噩运。

骚乱刚开始的时候,充斥百姓头脑的信念还很单纯:就是为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就是为了发泄压抑已久的愤怒,是为了正义的复仇。当初那些被权贵们害得家破人亡的人,现在都无一例外地拿上了武器,准备在临投奔大明之前,把南阳城内的官人、富人搜杀一空。

但是仅仅一个多小时之后,味道就全变了。被血腥场面刺激得热血上涌的百姓们,尤其是那些尝过亲手杀死仇人快感的人,都变得更加疯狂、更加盲目了。他们的嗜血开始变得不可抑制,原先正义的信念也充斥了越来越多恶的东西。

当他们发现,自己能够毫无顾忌地把那些昔日的大老爷们从豪宅里拖出来杀死、砸毁、放火烧掉他们的宅邸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的力量无比强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止他们敢更多的事情了。即使他们为所欲为,也不受任何约束了。

当那些豪宅里之前的东西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当那些贪官污吏、富商大贾们内宅里的娇妻美妾、妙龄女儿惊恐地暴露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邪恶了。这时候百姓变成了暴民。

大街上破门而入的越来越多了。暴民们兴奋地狂叫着,从富人区的每一家里面拖出尖叫的女眷,当街进行施暴。一栋栋豪宅被砸得粉碎,然后付之一炬。随处可见零星散落的钞票、银元、绫罗绸缎、甚至珠宝首饰。那些更值钱的字画由于没多少人认,也都被从墙上撕扯下来,随着宅子一同烧掉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瓷瓶、瓷盘、瓷碗等等,也在抢劫过程中被砸碎,碎残渣踩得满地都是。

不断可以见到暴民成群成群的,在某个府邸大堂上、后花园里,**这家主人的女眷。而这家的主人——也就是某位地方官员,早已经横死在外面了。

骚乱很快就扩大化。当官员和富商的宅子被相继洗劫一空、后来的暴民屡屡发现抢无可抢之后,他们便退而求其次,开始攻击那些仅仅是家境稍微有点殷实的人家。这些人家本来还在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看贫民们洗劫官员富商,但是现在他们突然发现,当官员附上都家破人亡之后,轮到他们了。

这些人家既不做官,也不是那种官商勾结的红顶大富商,而仅仅是家里开个小店铺、做个小买卖之类的小户人家。和外面那些暴民一样,基本可以算是同一阶层的人,都是那种平时受官府欺压、官商排挤垄断的下层百姓。但是现在外面暴民已经由正义的“起义者”变成只为钱财的强盗了。

城里更多的普通百姓被破门而入、惨遭洗劫、杀戮,女眷被**。

骚乱已经又开始的“百姓杀掠上层”,演变为了全面的“百姓杀掠百姓”。整个南阳城陷入全面恐怖。

……

明军就驻扎在城外,城里的情形,他们也知道。但是权力最大的人民卫队已经开到前面扫荡去了,而驻扎在南阳城附近的几个陆军师,又有着严格的命令:不许进入城内驻军,绝不准对当地百姓开一枪一弹。

现在这种情况,明军在城内只有少量的宪兵,但由于这两道死命令,甚至都无法开进城去平息骚乱。

在骚乱的第一个小时,南阳外的明军就一道接一道地往南京加急报告,请示处置办法。而南京方面对于这种情况又是毫无预料,可以说完全懵了。

统帅部马上意识到这是重大政治问题,比难民潮更加严重的政治问题。他们马上找到沈荣轩,要求在最短时间内给出决定:

是否马上开进城去平息暴乱?怎样平息?手段限制在什么限度?可否对暴民开枪?

……

老实说,无论是沈荣轩、朱佑榕还是向小强,此刻都没想到,温顺善良的中华百姓怎么会像南洋土着那样,成为嗜血的野兽?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贞观俗人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