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30章 朱家父子的不同态度(求订阅)

朱标和方进也是聪明人,知道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客套,但他们也都心知肚明,不会去点破。

“东莞伯,你看看他们……”朱标竖起了拇指,“孤就这欣赏他们犹太人这种知恩图报的品格,比起那些丧心病狂,忘恩负义的倭人可好太多了。”

殿下,您就别演了!

方进默默翻了一个白眼,心里吐槽着。

这帮人什么德性,你难道真不知道?

不过方进心里想归想,嘴上却道:“殿下,那倭人就是披着人皮的财狼,不用把他们当人看就是了。”

他说着话,目光流转又望向色目人使者,嚷嚷道:“所以本伯就劝你们犹太人一句,对付倭人一定要下狠手,斩尽杀绝,切不能心慈手软。”

“要知道伱们一旦给了那些倭人喘息之机,他们便会立即卷土重来,十倍百倍的报复于你们,到时候你们好不容在那九州岛上立足,却要面临亡国灭族之灾。”

那犹太人使者听后,面容顿时无比凝重。

他在九州岛上也生活了一段时间,也了解这些倭人虽说论体格远远无法同那些天方人相比较,但其性格之残忍倒是不遑多让。

“小臣多谢东莞伯提醒。”使者拱手回道。

他也不傻,自然猜到了明国的目的。

明国是希望他们犹太人和倭人势同水火,互相之间杀得天翻地覆,两族之间的仇怨世世代代都无法化解。

这才是明国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对方愿意给以色列国继续提供援助的最大原因。

若是他们以色列国和倭人之间哪怕有了一丝休战和好的可能性,必然会引来明国的雷霆惩罚。

犹太人是现实的,既然以色列国已经在倭人的地盘上立国了,双方之间又是杀戮不断,加上倭国和大明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他们也只能坚定不移地执行明国太子制定的政策。

“本伯就再说明白点,倭人是畏威不畏德的畜生,你们没必要留下俘虏,必要时可以采取三光政策!”

“何为三光政策?”

“烧光、抢光、杀光,这便是三光政策!”方进淡淡一笑,风轻云淡地说着这些狠话。

大明读书人嘴里的仁义道德,在他身上显然是不存在的。

对方这简直希望他们和那些倭人不死不休啊。

使臣听了心里直发颤。

他从之前得到的讯息,大明的洪武皇帝已经将倭国本州岛北部的一座巨岛虾夷岛作为开国勋贵廖永忠的封地了。

廖永忠此人的功劳足以封公,是一个能征善战的狠人。

以色列国这边的判断是,明帝国想借他们犹太人和开国勋贵之手,在倭国的两侧对其进行封锁,同时尽可能的遏制倭国的流浪武士在沦为倭寇后向海外扩散。

明帝国自身却能安然地置身于事外,看着他们这些诸侯国和倭国斗得死去活来。

的确是好计谋。

使臣恭敬地回道:“小臣会把东莞伯的建议反馈给以色列王!”

“好!”朱标适时地插话了,“东莞伯不愧是我大明之肱骨,所言极是,对付那些倭人必须得采取雷霆手段。你可记住了,大明如今朝廷上下都视倭人为仇寇,故而才为你们以色列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若是你们在九州岛上站不稳脚跟,甚至被倭人抄了家的话……”

“朝廷这边要再给你们一次援助,就不太可能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没有退路了,再一次亡国的话就不会有复国机会,继续流浪去吧。

方进也帮腔道:“其实倭国本身的实力是不弱的,前元两次远征都失败了,这一点阁下也是了解的。好在如今倭国处于南北朝对立时期,国内纷争不断,也是你们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小臣多谢伯爷提醒。”犹太人使者恭敬回道。

对于倭国的情况,他的确有所了解。

如今的确是难得的机会,所以以色列王在刚站稳脚跟后,便迫不及待地派出使臣访问大明,采购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器。

这一次出访,也是收获满满。

明国太子不仅招募了那些蒙古勇士来为他们冲锋陷阵,还想让色列国作为大明宝钞在海外的推广者。

这位使者显然很清楚,大明越是重视他们,以色列在海外的立国便会越安全。

在打发完那犹太人使者后,朱标单手拖着下巴,对着方进道:“方进,你是了解孤的,刚刚都只是场面话。孤对那些犹太人从不信任!”

“殿下,对于那些异族之人,我们只看他们有没用处,而不是看是否信任。”方进缓缓而道。

朱标淡然一笑,回道:“你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还是得派人盯着那些犹太人的动静,若是敢搞小动作,你就可以给他们略施惩戒。”

“孤要的他们不是感激大明,而是畏惧大明。”

“臣遵旨!”

……

洪武七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皇长孙和皇子孙相继出生,大明宝钞也正式发行,大明的诸侯国制度也开始实行。

朱标其实还有个小心思,便是想着能否去稍微改善一下民生。

但大明太大了,这个时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为不便,你朝廷出一个惠民的政策,到了地方上可能就被当地的官员给故意曲解了。

如此事情,历史上太多了,即使后世也无法避免。

朱标对此很是无奈,也自知对于大明许多地方风土人情的了解,还远远比不过朱元璋。

所以在朱元璋制定一些民生政策的时候,朱标便很少插嘴,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过他心中有一个极为疯狂的想法,曾经也对老朱提前过,老朱闻言后也感叹“标儿除了杀性不重外,干起事来绝对是个狠人”

朱标曾经提议,让那些贪污贿赂的官员轻则流放,重则进行劳动改造,根据他们贪污数量的多少,制定相应的劳教年限,如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

不仅是官员本人,连他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这些官员劳改内容,也不是去耕种那些肥沃土地,而是去拓荒那些未开耕的土地。

朝廷不负责他们的粮食,这些贪官污吏及其家人想要不饿死,只能自力更生。

等到劳教时间到后,这些官员也只能是恢复庶民身份,但恢复不了功名。

如此一来,虽不像朱元璋那样大量屠戮官员,但这种痛苦是持久而长期的,威慑力也是足够的。

一刀宰了,还是太便宜了他们。

朱元璋那边,没有立即给朱标回复,只说会考虑,但看他样子是极为意动的。

毕竟老朱本人,也是想着各种法子鼓励老百姓去开荒土地。

毕竟民以食为天,在他的潜意识里,农业永远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东西。

父子俩在交谈时,老朱却叹息一声,颇为无奈地道:“标儿,治理这天下太难了。咱的家乡淮西那边前不久又犯大水了!”

“淮西大水冲了一万多亩土地,近万灾民嗷嗷待哺。咱早就开始说救济救济,地方官也一个劲儿的上折子,如何安置。可是现在,逃荒的百姓都跑到京城了!”

朱标闻言,露出惊讶之色,不过随即释然。

即使在后世的现代社会,也经常发生水灾,更别所如今的古代社会了。

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上,水灾的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一直算是主要的天灾,还留下了“大禹治水”这样的传说。

“儿臣最近一直窝在宫里,对外面的事情疏忽了。”朱标惭愧道。

应天府竟然有了流民,可他竟然丝毫不知道。

这可是帝国的都城,全世界最为繁华的地方。

那可以想象其他地方会是什么悲惨样子。

“标儿,为君者绝不能只窝在宫里,有机会就要多出去走走,了解外面的真是情况,才不会被奸臣所蒙蔽!”朱元璋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将来你也要这么教育你的儿子。”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标立即回道。

对啊,即使是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但若是一直呆在深宫之中,不去了解外边的天地,就凭底下官员的一面之词,又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出去,一定要多多出去走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想起明朝后期的一些皇帝,别说微服私访了,就是上朝也都懒得上。

虽有人会说嘉靖、万历、天启之流,政治手腕高超,能将底下的人压得服服帖帖。

可你一直躲在皇宫啊,你对天下的了解全是底下人的一面之词,你要再高超的智慧,也不可能将国家治理好啊。

朱元璋继续悠悠而道:“应天府都这么多流民,咱们的家乡怎么样就不用多说了。”

突然,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哼,若是那些地方官是真的尽职尽力地在救灾的话,灾情就不会这么严重,也不会有这么多流民了。”

“他们以为咱天天待在宫里不知道?嘿嘿,咱骂他们该死,是因为他们真的该死,他们只会当官没了良心!”

朱标也立即附和道:“父皇所言极是,那些官员若是尽心的安置流民百姓,怎么会变成乞丐?他们就是懒,就是不愿意主动做事。他们看不见就以为没有,他们看不见还以为咱也看不见!”

这一点他可是太深有体会了。

这种官僚作风是一脉相承的,几千年都是这样的。

当然咱也崇洋媚外,我们国家有的这种情况,其他国家也都会有。

“父皇,淮西是咱们的家乡。可大明这么大,闹灾的绝不可能只有这一地。想必不少地方都会有天灾人祸,种地的百姓一旦遭灾颗粒无收就只能举家逃荒!”

“这事咱你清楚呀!标儿!”朱元璋揉着额头,“当年,咱老家绝收。你大伯伯病死了,你二伯伯,三伯伯,都出去逃荒,死在了路上。全家就剩下你爹一个人!”

说着,朱元璋叹口气:“那时候咱就在想,要是官府那些当官的稍微有些良心,知道救济救济百姓,怎么会死那么多人?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百姓种出来的粮食,救济百姓不是天经地义吗?”

朱标听了还是有点动容。

至少父皇还是不忘初心啊,对于贪官污吏的厌恶是深入血液的,屠龙少年尚未变成恶龙。

“父皇,这些渎职的官员,的确该好好处理一顿!”朱标也是语气愤怒地说道。

朱元璋狠狠地说道:“这帮贪官,咱觉得按你的办法是最好的,可以一辈子折磨他们,但要解气,却还是咱得办法最好,剖皮实草!”

是啊,不仅是你老人家解气,围观的老百姓也解气啊。

以为作威作福的官员们,被绑起来各种酷刑折磨,痛苦死去。

古代老百姓没什么娱乐活动,就拿这个逗乐子了。

你老人家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就是这么提升上去的。

这位皇帝的脾气非常暴躁,尤其是在涉及到百姓的时候。朱元璋是一个有着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他认为手下的官员不但要清廉,而且要和他一样,关心天下的百姓。

所以稍微有些不如意的地方,就大发雷霆,让百官战战兢兢。而对于处置办事不利的官员,他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一个字,杀。

大明每年被革职,被流放,甚至被杀的官员,贪腐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都是尸位素餐,没有作为,乃至无法提升治下民生的官员。

总之,老朱在童年时期从那些官员身上受的气,在当了皇帝以后是可以尽情发泄了。

当然朱标的心里是不赞同的。

这么下去,下面的人胆战心惊,那么反扑也是会很激烈的。

比如在原时空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刚登基就废除了朱元璋制定的许多对于官员的严刑厉法。

那是因为大家都被压迫地喘不过气来了,一旦等朱允炆上台,就迫不及待开始了动作。

同样道理,如果这种政策不改的话,自己将来继位后也会面对这种情况。

虽然自己不可能像朱允炆那么没主见,但一个刚登基的皇帝,面对底下群臣齐心一致的话,也会非常吃力。

“父皇,这事情就让儿臣去办,相信会让父皇出一口恶气!”朱标想了想后说道。

……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大宋最狠暴君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北明不南渡这位诗仙要退婚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护花大国士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世子无双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吕布有扇穿越门超次元战争游戏夜读全唐诗师娘,我不想努力了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交手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