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京兆府,苏辙坐在马车上,缓缓的驶入京兆府,有小厮在旁边轻声说道:大人,已经到京兆府了,诸路监司的大人们在迎接呢。苏辙眼都没抬,说道:就说本官一路疲倦,有什么事衙参再说!小厮点点头出去向正在等候的诸位官员说了,一众官吏面带失落的散去了。

来到馆驿,苏辙整理仪容后,苏辙皱着眉坐在凳子上,内心十分复杂,从他本人来说,是不愿意再起兵戈的,当时司马君实为相时,他们一道做主归还四砦给西夏就是希望两国重修和好,就如同宋辽两国一样,澶渊之盟后,近百年不起兵戈。但是官家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不仅想要夺回四砦,更要灭亡西贼,收复燕云,这是最令苏辙想不到的。说实话,收复燕云,在大宋已经多少年没有提起了,太祖、太宗时也许真的要收复燕云,可是太宗朝时两度出师北伐都以大败告终,对于整个大宋来说,从此再没有哪个皇帝再提起这个事了,更不要说真宗时被契丹打到黄河边,屈辱的签订了澶渊之盟,虽然说名义上宋辽两国是盟友。但是对于大宋来说,每年的岁币才是屈辱的。

苏辙倒不这么看,他认为宋辽要是重燃战火,不仅兵凶战危,而且一旦开战大宋所要支付的代价要远远超过目下所给辽的每年五十万匹两的白银和丝绢。作为宰执大臣,苏辙觉得轻易动刀兵并非什么好事,不光是胜负难料,更重要的是一旦战争旷日持久,武夫们取得权柄,对国家不是什么好事,武夫专横,为祸不浅。苏辙感到深深的忧虑,而眼前这仗,却是迫在眉睫要打的,钱粮转运如何安排,都是令人头大的事。

苏辙觉得先去信章楶,向他询问大军到底需要多少钱粮,对了,到底应该怎么办,苏辙并不太清楚,虽然已经宦海沉浮二十余载,可是苏辙所担任的要么是中书舍人这样的翰林清贵,要么是龙图阁学士这样的顾问之臣,亦或者是御史言官,仅有的几次外放州县都是贬谪,并不担任实职。对于地方事务,他是不甚精通的,到底应该怎么做,他还要好好想想。

苏辙有些郁闷,这时候小厮进来说道:官人,章机宜求见。苏辙有些不悦的说道:不是说了本官休息吗?公事请到衙署去谈!小厮吓得赶紧出去,苏辙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说道:来的可是章縡章机宜?小厮说道:正是章机宜。苏辙赶紧说道:快请他进来,你这狗才,怎的不说清楚。小厮一边腹诽一边赶紧去请章縡进来。

章縡进来后赶紧行礼说道:下官见过苏相!苏辙赶紧把他扶起来说道:伯成(章縡字)何必如此,你我平辈相交,何必讲那些官场虚礼!虽然章縡和苏辙年纪差了不少,但还真是平辈论交。因为苏轼与章惇之前乃是好友,虽然后来由于政见不同两家渐行渐远,不过章楶乃是章惇的族叔,故而算起来章縡和苏辙算是同辈。苏辙问道:伯成此来,可是章宣抚有事?章縡拿出一封书信来说道:苏相,这是家父的信件,特地命下官带来给苏相看的。

苏辙赶紧打开书信,章楶在信里详细说明了此次出战所需的粮草辎重,也说明了为何此次一定要出兵西贼。苏辙看到笑道:章质夫莫不是以为吾会阻挠他,我还没气量狭小到如此地步。这是国事,我定当全力支持,只是不知此战,到底有几分胜算?章縡笑着说道:战阵之事,岂可妄言胜败,不过此次出战,以下官看来,倒是无虞。

苏辙问道:何以见得,还请伯成解惑?章縡说道:苏相,此次我军出战,全是拣选诸路精骑和拱圣军骑兵,没有步卒拖累,机动灵活更胜以往,之前西贼倚仗自己骑兵,多次袭扰我边境,而今我们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且此次出战我军并不以攻城略地为要,主要为破坏盐宥二州的贼巢,消灭西贼为要,只要大军不与西贼主力交战,就应当无虞,且家父算过,只要在二十日内完成此事,西贼主力根本来不及回援,若是盐、宥二州守军胆敢出战,那是最好不过了。趁此机会重创西贼,为日后收复盐、宥二州扫清障碍。

苏辙还是加重语气说道:伯成,这是官家亲政以来的第一仗,务必要持重谨慎,不可轻忽,我等臣子个人声名事小,官家甫一亲政,即遭败绩,绝不可行,所需粮草辎重,肯定会如数转运,请转告章宣抚,此役务要大胜!章縡点头说道:此事之重,我会转告家父的,就怕下面小吏奸猾,层层盘剥,导致大军军需短缺。苏辙眼睛一抬,低声说道:可是转运司与宣抚司不和?

说道这个,就不得不提到大宋奇葩的官制,按制度,大宋每路有四个主官分别是经略安抚使 、转运使、提点刑狱使、提举常平使,按照制度,应该是经略安抚使作为主官,毕竟经略安抚使管理军政嘛,但是宋代的制度主打的就是一个任性,为了防止地方做大,使得经略安抚使成为像节度使一样的藩镇,绝大多数路没有经略安抚使。那么问题来了,要是地方出现需要用兵的事情怎么办?那简单,小事情由转运使处理即可,大事朝廷再临时选派大臣去担任经略安抚使,事毕即撤。

但是有些地方,比如陕西,与西夏的战争旷日持久,不是一两天能结束的,那又怎么办呢?也简单,重新瓜分防区,设立经略安抚使统管一路军政。也就是说,在宋朝的行政区划上来说,实际上存在两种路,一种是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的帅司路,一种是以转运使为长官的漕司路,二者的行政区划互有重叠。按照制度,经略安抚使当然是一路长官,但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转运使才是一路的最高长官。

具体到陕西那就更复杂了,开国之初,陕西仅一路,就是陕西路,因为当时西夏并未反叛,故而陕西路是漕司路,并未设置经略安抚使,然而随着与西夏的战事持续进行,原本临时派遣的经略安抚使变成的常设,朝廷在陕西的行政区划设置就开始复杂起来了。首先就是漕司路的调整,原本的陕西路被一分为二,变成了永兴军路和秦凤路,然后就是帅司路的划分,整个陕西被划分为四个帅司路即:鄜延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熙河开边后还设置了熙河路,不算河东的麟府路整个陕西就已经有五个帅司路。也就是说陕西有五位经略安抚使,两位转运使。

按照朝廷定制,转运使负责地方行政,经略安抚使负责军事,从地位上说经略安抚使是高于转运使的,但是朝廷为了防止经略安抚使在地方做大,有意加重转运使的权力,将后勤有转运使负责,这下就捏住了经略安抚使的命门,同时由于战事的需要,原本由文官担任的经略安抚使逐渐改由武将担任,像狄青、种师中、种师道都是如此,朝廷本来就严防武将,对于西军的将门子弟出任一路经略安抚使自然是极为不满。

在文官们眼里,他们皓首穷经,在科场作答,好不容易才从八品小吏做起,数十年兢兢业业,这才穿上绯袍,这些丘八武夫,凭着自己的悍勇,轻轻松松的就坐上了经略安抚使的位置,还位列三衙武帅、横班武臣,这让他们如何能忍!韩琦不就说过: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说白了,整个朝廷对于这些武将出身的经略安抚使们都是不信任的,再到王安石变法后,新旧党争,沿边的武将几乎都是支持新党的,毕竟新党要对西贼用兵,他们才有用武之地。在两位太后垂帘时,这帮武将都遭到严厉的打击,连立下大功的王韶、李宪也是如此,这就让陕西帅司漕司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当然,对于中枢来说,自然是乐见此事的,地方大员互相之间倾轧越严重,中枢的权威越大,中枢就是希望陕西的漕司制约帅司,同时也是怕边将擅启边衅,故而用漕司控制后勤,使得陕西帅司和漕司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帅司认为漕司有意克扣军饷辎重,甚至从中贪墨中饱私囊,漕司认为帅司擅启边衅,无事生非。这么多年以来,嘴上的官司打了无数场,几乎每月都有互相弹劾的劄子递上去。苏辙在御史台多年,当然知道此事,不过他觉得问题不大,毕竟现在不是帅司了,章楶现在可不再是一路经略安抚使了,而是陕西诸路宣抚使,可是凌驾于帅司和漕司的方面大员,而且是带使相的,陕西的漕司哪里还敢给宣抚司小鞋穿

章縡笑着说道:苏相有所不知,家父与陕西漕司可谓势同水火,去岁平夏城之战,就因为粮草辎重之事互相弹劾,与之积怨久矣。苏辙笑道:此事不必担忧,而今尊父以使相出镇陕西,宣抚诸路,为陕西诸路帅臣,区区漕司,岂敢与枢密副使相抗衡啊。章縡苦笑道:明面上自然不敢,可是这些衙门小吏,最是奸猾,阳奉阴违之事可没少做,拖延推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且苏相以也是以使相出镇京兆府,他们正想利用苏相与宣抚司打擂台。

苏辙这才恍然,确是如此,虽然章楶如今是枢密副使兼宣抚使,算得上陕西诸路的最高军事长官,但是按照大宋朝廷的一贯尿性,绝不可能放任哪个大臣统领诸路军事而不加以节制的,固然从制度上说,宣抚司已经是地方最高的军事指挥机构了,但并不是唯一的,如果把宣抚司看成管多个路的经略安抚司,那么肯定有管多个路的转运司,也就是都转运司。不幸的是,目前的陕西诸路都转运使就是苏辙本人,这也是章楶为什么亲自给他写信并且派自己儿子来交涉的原因。苏辙在政治上倾向保守派,一贯是不喜欢对外用兵的,当年割四砦给西贼,苏辙也是同意的,要是苏辙还是坚持不用兵的态度,那前线就很麻烦了。

按官职,苏辙是御史中丞,章楶是枢密副使,按差遣,苏辙是陕西诸路都转运使判京兆府事,章楶是陕西诸路宣抚使兼经略安抚大使,可以说的上是伯仲相当,要是苏辙不配合,章楶只能和他打笔墨官司,玩这个他可没把握能赢苏辙,故而想先派儿子去沟通下,希望苏辙能支持自己。

苏辙明白他的意思,笑道:转告章宣抚,这是国事,且是政事堂、官家都同意的事,我自然是全力支持章宣抚,接下来就是盘查陕西诸路各仓储,向前线转运了。听闻此话,章縡拜谢道:如此就拜托苏相了,不知苏相可有什么吩咐?苏辙问道:伯成在陕西多年,当知每岁朝廷向陕西诸路转运之巨,只是不知这其中有多少水分?官家遣我来此,也是想看看陕西蛀虫多吗?章縡只得苦笑道:数十年间朝廷向陕西转运何止数千万,漫说转运使、判官这些要员,就是转运司内的小吏,哪一个不是身家以万贯计,但是此辈凶悍,若是将他们逼急了,他们杀人放火,没什么不敢干的,昔日广锐军叛乱,其实也有此辈逼迫在里面,苏相要查此事,不若等此战结束,免得他们狗急跳墙。

苏辙笑道:这个本官自然知晓,不过就怕他们捞的太多,府库亏空,到时候免不得拿他们开刀,本官虽然从东京带了一营禁军来,不过都门禁军,不堪大用,久闻西军骠勇,可否暂借一营精锐,权充都转运司亲卫,要不然本官恐怕不能安寝了!章縡笑道:这有何难,下官回去即从秦州调一营刀斧手到苏相帐下听用,这些都是与西贼铁鹞子抗衡的精锐,苏相尽管使用就是。苏辙谢过后章縡告辞而去。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贞观俗人北宋振兴攻略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明日传奇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