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子苏蜀介入其中,农民堵路的问题很快解决。

这件事爆发,那就是地方吏治已经崩坏到一定程度。

吏治这个问题要重视,但却不是一时能够解决。

太子苏蜀参与国事这么多年,他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理想化。

真正想要做事的官员,那就是凤毛麟角。

如果能遇到一个能臣,就是社稷之福。

大部分官员都是得过且过,朝廷给予压力,他们才会做点事。

现在帝国遇到最严重的情况,那就是经济危机导致工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帝国的财政。

太子苏蜀可没有忘记,明亡的根本原因之一,那就是财政崩溃。

帝国陷入大萧条之中,还能保持基本的稳定。

这得益于救济粮政策,底层的百姓可以吃饱饭,他们就能忍受现在的不如意。

一旦朝廷财政崩溃,便宜又难吃的救济粮,都无法供应给底层百姓。

百姓们会自己找出路,饿肚子的百姓,必然要揭竿而起。

以朝廷现在的实力,无法轻易被农民起义推翻。

但造成某些地区动荡,这是必然的事情。

朝廷实行以工代赈的政策,让数十万工人有工作。

这个政策也需要朝廷投入庞大的金钱才能推动。

一旦这些庞大的工程因为资金不足而停止。

数量庞大又没有工作的工人,他们的能力和组织力比农民更强。

这些工人起兵造反造成的破坏力,远超农民起义。

太子苏蜀每想到这种场景,他就感到心寒。

经济危机必须要尽快解决,让帝国的市场恢复活力,朝廷可以收到海量的税款。

太子苏蜀参与国事这么多年,他已经认清楚发展可以掩盖大部分矛盾,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车队继续前进,太子苏蜀靠在后座上,结合之前御前会议讨论的结果,还有他这段时间获得的灵感。

他已经形成完善的思路,回到东宫之中,太子苏蜀会与东宫的臣属一起讨论,形成可以执行的政策。

……

帝国再一次召开御前会议,皇帝苏河看向从东北和天津调查过来的太子苏蜀。

“蜀儿,你去调查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具体情况。

你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分享一下。”

太子苏蜀听到父皇的吩咐,他行礼之后,介绍道:“启禀父皇,儿臣这次前往鞍山府和天津府实地调查,所获颇多。

经济危机比有些官员想象的更加严重。

鞍钢这种大型煤钢联合体公司,他们的业务都受到了冲击。

钢铁是工业的上游产业,只要有几个工业产业能勉强维持,钢铁行业也不会出现萧条的迹象。

如果不是朝廷启动数个大型工程,特别是哈莫铁路的修建。

这条铁路需求的庞大钢铁订单,这才把鞍钢从萧条的边缘拉了起来。

儿臣去天津府,主要观察造船业,同时派人收集天津府各大工业产业的情况。

各地因为产业布局不一样,出现了不同种类的萧条情况。

但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在各地都有所发生。

儿臣结合各地官员上报的产业数据。

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由银行业破产引起的经济危机,已经扩散到全国区域。

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百业萧条,有的地方由于有几家效益好的大型公司,依旧维持着稳定局面。

制造业公司大量破产,导致工业萎缩,大量的工人失业。

哪怕是朝廷启动十几个大型项目,依旧无法给所有工人提供就业,大量的工人领救济粮。

但事情的局面,也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又有救济粮托底。

朝廷针对农林牧渔产业,采取了最低收购价的政策。

这些政策都让朝廷承受危机能力最差的底层百姓,有了一份最低的保障。

这次经济危机,对于商人群体伤害更大。

商人们也能接受这件事,什么时候都没有永赚不赔的生意。”

太子苏蜀介绍完,皇帝苏河脸上露出笑意。

太子苏蜀没有在朝堂上,翻越着官员汇报的奏疏,而是亲自前往工业重镇,调查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情况。

太子苏蜀愿意调查,展现出对于解决事情,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个办事态度比调查的结果更加重要。

文武百官们听到太子苏蜀的介绍,他们都露出放心的笑容。

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是跟随皇帝苏河一起起义的老人。

他们这些人太了解,百姓生活不下去,会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这也是朝廷花费极大代价,执行救济粮政策,却没有太多人反对的原因。

皇帝苏河看向众位大臣说道:“今日正召集众卿,依旧是探寻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

首相林文静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这件事情已经讨论过多次。

臣等与陛下已经形成共识。

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那就是解决工业产品过剩问题。

这要依靠产业升级来完成。

手工生产的工业产品被水力工坊生产的产品淘汰。

水力工坊生产的产品被蒸汽工厂淘汰。

现在帝国正在经历,蒸汽工厂生产的产品被电力工厂淘汰。

前两次产业升级,只是因为工业规模不大,造成的影响不大。

帝国只要能完成产业升级,工业实力获得提升。

又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公司破产,市场出现大片空白。

具有新技术的公司,将会带领市场强力复苏,解决经济危机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皇帝苏河听完首相林文静的发言。

朝廷大笔逆周期投资,还有产业升级。

这是皇帝苏河从上辈子了解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

他这几个月以来,一直与朝廷的官员商讨这个问题,他们渐渐达成了共识。

皇帝苏河叹息一声道:“这确实是治本之法,但他的速度太慢了。

产业升级的速度,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见到曙光。

朝廷的财力随着工业危机加深,会变得更加薄弱。

朝廷也没有能力兴建众多的大型项目,保证市场的活力。

时间拖延的太久,真害怕帝国有些脆弱的工业直接崩溃。

这个情况一旦出现,朕与诸位爱卿数十年的努力,将会付之东流。”

首相林文静听到皇帝苏河这样说,他眉头紧皱却想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皇帝苏河所说的事情,很可能会真的发生。

经济危机第一次出现,它爆发时的强大威力就惊呆了众人。

大萧条造成的场景,太过可怕了。

谁知道经济危机继续发展下去,会不会酝酿出更多的灾难。

皇帝苏河不只是要推动治本的办法,他还想要治标的办法,解决朝廷现在遇到的难题。

如果有治标的办法,早就有人提出来邀功。

想出一个既不伤工业根本,又能解决帝国现在遇到难题的办法,实在是太过艰难。

太子苏蜀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他立刻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才疏学浅,一直没有想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次前往各地考察,幸得灵光一闪,想到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这个方法与帝国准备实行的治本之策互不影响,儿臣认为有很大的可行性。”

文武百官听到太子苏蜀这样说,他们都把目光看向太子苏蜀。

皇帝苏河欣慰的说道:“蜀儿,你谈一谈心中所想的治标之法。

只要蜀儿的思路有可行性,哪怕是有一些问题,朕与诸位爱卿也能解决。”

太子苏蜀立刻把自己与东宫大臣共同完成的奏疏,交给父皇。

皇帝苏河接过这份奏疏,他脸上就露出笑容。

太子苏蜀已经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好,形成具体的奏疏。

那一定是太子苏蜀,对于自己的思路有着充分的信心。

皇帝苏河仔细阅读太子苏蜀的奏疏,他惊喜的说道:“蜀儿,你提出的方法非常有可行性。

你与众位爱卿讲一讲这个方法。”

太子苏蜀的方法得到皇帝苏河的认可,他非常的高兴。

他看一下乾清宫的诸位大臣,说道:“刚才林首相已经讲明朝廷度过经济危机的治本之策。

父皇所忧虑的事情,也正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治本之策确实能解决问题,但他耗费的时间太长了。

不知道是三年、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解决问题。

经济危机如果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它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谁都无法预料。

我所想的事情,那就是在朝廷执行治本之策,彻底解决经济危机时,兼顾治标之策。

治标之策无法解决经济危机,但却可以有效缓解经济危机的危害。

标本兼治,这样能把帝国的损害降到最低。

我想到的治标之法,一共有两个方法。

产业转移与代价转嫁。”

首相林文静听到产业转移与代价转嫁这两个方法,他眼前一亮。

他认为这两个方法很新颖,确实有可能解决经济危机遇到的一些难题。

首相林文静谦虚的请教道:“太子殿下能详细说一下,产业转移与代价转嫁具体应该怎样做。”

太子苏蜀看到首相林文静耐心求教。

他的信心更加充足,开心的介绍这两个他辛苦想到的方法。

“产业转移顾名思义,那就是把工业重镇的公司,转移到其他地方。

我对比东北与河南萧条的情况。

发现制造业公司聚集越多的地区,他们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越大,当地越萧条。

帝国之前为了快速发展工业,采取了工业重镇集中发展的政策。

这种方法极为有效,类似的工业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

这种情况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可以帮助各大公司快速发展。

但在经济危机之中,一家公司受到连累,必然会影响产业链上的大部分公司。

经济危机爆发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那就是生产过剩。

但这是帝国整体生产过剩,对于某些地区来说,他们依旧是极度缺少工业产品。

例如帝国的西域、暹罗、印度地区。

当地的工业公司极为缺少,当地人的收入也不高,这就导致工业产品价格很高。

当地人根本买不了多少工业产品。

一旦我们把一些制造业的公司,转移到这些落后的地区。

这些有很大概率会破产的公司,他们的继续存活下来。

这样就能为帝国提供充足的赋税。”

内阁大臣方以智听完太子苏蜀的讲解,他立刻提出自己的担忧。

“帝国现在的强大,那就是以庞大的工业能力作为支撑。

现在帝国主要的工业区,他们都是在帝国的腹地。

现在把工业转移到边疆地区,这会不会导致边疆地区因为实力更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内阁大臣方以智本想讨论边疆地区土着会不会发展壮大。

但他想到边疆地区的土着,全部都被打散重组,迁移出故土。

一些顽固不化的土着,都以移民和劳工的名义,转移到海外藩属国。

只剩下忠于帝国的人,可以继续在当地生活。

内阁大臣方以智,立刻把改口,担忧边疆地区壮大,威胁中原地区。

帝国之前的政策,一直采取强干弱支的原则。

总参谋长秦相坤听到内阁大臣方以智这个发言。

他自信地说道:“方大人请放心,在铁路连通的地方,帝国皇家陆军一定会战无不胜。

帝国皇家陆军早已经是异地屯兵。

方大人要相信帝国皇家陆军对于帝国的忠诚。

有帝国皇家陆军驻军的地方,绝对不会让野心家有硬核生存的机会。”

太子苏蜀看着内阁大臣方以智提出异议。

他在发言之前就已经知道,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

以帝国庞大的体量,只要发生任何变动,都会触动一些群体的利益。

太子苏蜀没有理会,帝国解决经济危机遇到的难题,这是大势所趋,绝对不会受到任何人的阻拦。

他继续说另外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济危机造成的代价确实存在,我们不能闭上眼睛就天黑,假装看不到这些代价。

我们没有能力消除已经造成的代价,但却可以想办法把这些代价转嫁出去。

帝国的藩属国发展的很好,他们国内没有出现经济危机。

以帝国和藩属国的实力和商品交易量。

我认为完全能把代价转嫁给各大藩属国,至少能转嫁出部分代价,让帝国更加轻松。”

文武百官听到太子苏蜀提出的这个方法,他们立刻精神起来。

朝廷实行这三策,确实能算得上是标本兼治,解决大部分问题。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贞观俗人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