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从天空俯瞰,金江镇的地盘,实控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大周,如果不按照后现代的标准,以古代的划分方式,领地的面积相当于半个大周。

不过两者的人口远不能相提并论。

大周实际人口的估算,最低为一万六七千亿,最高为两亿,而金江镇的汉人才七百万而已。

当下的时代,有汉人的地方天下才稳,没有汉人的地方则不稳,但凡风吹草单,汉人势弱之时,就很容易分裂出去。

林如海离开将军处,心情越发的稳定。

骑上骡子,穿着官服,随从为他拉着绳子,想到今日的地位,令他心情愉悦。

巡盐御史虽然是天下间油水最丰的官职,但是比起金江镇左支使的职位,林如海更倾心后者。

棋子和棋手的区别。

他见过冯胜之。

知道冯胜之意气风发之时,人们对其的尊敬,林如海对他只有一个评价。

此人没有国才,满足不了将军的要求。

在国内能当个右布政使之类的封疆大吏,但是对于掌控中枢,特别是将军的改革之计,是无法胜任的。

但是冯胜之有他的优势。

身为金江镇的元老,手里有大批的人为他摇旗呐喊,愿意听从他的管理。

这是资历带来的威望,需要时间的沉淀,正好又是林如海最大的短板。

三年休养之策,是本土休养,不代表金江镇停止开拓。

大战不止,小规模的动作不停。

大的战争有前年的朝鲜之战,去年的草原之战,小规模的战争有前年的琉球国之战,去年的奴儿干之战,以及海外多次剿灭海盗的行动。

如今日本的战事,谁也无法预测走到哪一步,但是四万军就是为此事做的准备。

多数人对将军的印象不是好战之人,实际上的金江镇,从来没有停止军事的扩张。

以史为鉴。

汉武帝武功超绝,但是长期的战争拖累了民生,晚年下了罪己诏,终止了武功的行为。

金江镇想要保持武功,就不能只指望土地,也无法从农夫手里获得足够的养料。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辽东是大周的土地,大周的官制,以田亩收获为主的治理方式,需要进行改革。

右支使顾道初暂时和林如画同道而行。

“林公,道路不易啊。”

指了指道路牙子一块破碎的石砖,顾道初笑道。

林如海听到意有所指的话,满脸的平静。

盐政是最大的肥肉。

无数的盐商们,勋贵们,太监们,同僚们都盯着这块肥肉上下其手,他林如海既要满足朝廷的需求,又要照顾地方的实情。

在巡盐御史一职上,能坐稳五六年的时间,面对的问题不比改革的困难小。

而且他还有将军的鼎力支持,所以他有信心。

顾道初感受到林如海的心意,内心其实很敬佩此人。

改革虽只两字,做起来涉及方方面面。

例如军事。

辽西修建了城池,筑造了新的兵堡,花费了不可计数的物资钱粮与人力。

金江镇光复辽东多年,至今连沉阳都未大修。

以军为长城,节省下来的开支,用在了其余的方面,此策有利有弊。

现在兴盛,不代表永远兴盛。

军队现在打胜仗,不代表永远打胜仗。

坚固的城池就是在国力衰落时,保护国家的根基,是长治久安之策。

很多官员极力倡导,趁着今日之富,多修城池堡垒,为子孙后代栽树。

新政代表了开放,优先于开拓,被这部分人反对,认为先稳固自身,再图开拓,一步一个脚印更为夯实。

这只是一个方面的例子。

“道路虽有破,但是仍可行,不碍我的骡子。”林如海轻轻拍了拍骡背。

骡子不知所以,以为是要加快速度,但是被主人牢牢的牵住缰绳,犹豫了刹那,最后继续低着头跟着主人走动。

要做事就有风险。

怕风险可不成。

官员们总体偏向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恐惧未知的隐患,只想按部就班,是人之常情也。

国之大事,需老成持重。

林如海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觉得自己非常人,又终遇伯乐,岂有不敢为之理。

新学新政是他毕生之功。

他想要施展出来,最后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新学新政能走到哪一步。

如果能青史留名,自己死而无憾矣。

顾道初只是举人,能有今日之高位,主要原因是他的机遇,其次才是才能。

所以他理解不了林如海。

科举是一道门槛,而科举的名次更是无形的门槛。

决定了是当棋子还是棋手。

只是举人的顾道初,从来没有这个观念,哪怕成为右支使,也只当做官职。

林如海是探花,从他榜上有名的那一刻,就有了当棋手的抱负。

因为本身获得这等名次的读书人,凤毛麟角的大才们,他们的终路就是入阁为相,治理一国。

同为进士,不同的名次,朝廷培养的方向也不同。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各自前进的方向。

走过了节度府门前大街,林如海和顾道初分别,

林府。

林如海志向高远,但是很有钱。

朝廷抄家,只能抄到他的家财,他还有提早转移到世交府上的银子,如果他死了,这笔银子肯定就收不回来了。

他不但没死,更在金州翻了身,哪怕只为了名声,该他的银子早就被人送来了金州。

靠着这笔银子,至少能让几代人是无忧无虑的。

所以林府多年来几经修葺,至少在格局与环境上是精致小巧的。

庭院中红。

林黛玉不开心的弹琴。

她从小就学琴,去了贾府从来不提此事,等到了父亲身边,林如海为她买了新的琴。

小时候的琴被朝廷没收,她一直都念念不忘。

白色的内裙沿着圆凳而下,青色的挑丝双窠云腰裙盖住内裙,最外是一件翡翠撒花洋马面裙,上身穿着澹黄色的琵琶袖交领衫。

澹薄云烟犹如画中的仙女,探出来的细长的手指,拨弄着琴弦发出美妙的琴声。

雪雁、紫娟、春纤几名丫鬟,围着小姐身边,只觉得眼如画的景致好美好美。

众人正听得投入,林黛玉突然中断了。

“小姐,还在生气呢。”

雪雁忍不住笑道。

林黛玉听到雪雁的话,仿佛生气了的小猫,嘴巴一张一合开始了抱怨。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着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他们的心思不放在国事上,只念念不忘我们女儿的事,一丝本事也没有。”

“哈哈。”

还未说完,林如海笑着走了进来。

“老爷。”

“爹。”

几名丫鬟眼神藏不住的紧张。

前两日她们拦不住小姐,在大街上抛头露面,昨日得知有人去找将军告状。

虽然小姐一脸的无所谓,但是丫鬟们担忧不已,林黛玉昨晚失眠,今日抚琴,实际上也有所畏惧。

只是林黛玉傲娇,岂是轻易服输的性子,以前寄人篱下都不让人,何况今日,实则不愿意让人瞧见。

她也不信,平辽侯会把她怎样。

如果他斥责父亲,那以后自己再也不去平辽侯府了,

林如海本来就爱女,从小培养女儿,自从幼儿夭折,更是把全部的关爱留给了黛玉。

“你现在名气可大了。”

林如海装模作样的说道,故意逗女儿。

林黛玉听到父亲的话,脸色忍不住通红,但还是不服气的说道,“他们可以讨论我,我还能拦住别人说不成。”

“唉。”

林如海不想委屈女儿。

读书明智。

圣人言严宽交替,唐宋风气开放,妇女地位不低,唐有武则天,宋有俩宰相争一寡妇。

物极必反。

前明乃至本朝,对女子逐渐苛刻。

但是三四十年前,福建新学的兴起,而且传播越来越广,连金陵都已经有了学生。

他林如海就是在扬州接触到的新学。

新学能保持活跃和传播,说明了世人转变了态度,开始追求宽松的环境。

要知道宋理学也是从地方到官学,被多数的世人所接受,才获得了正统地位。

福建大贤离世三十余年,新学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壮大了起来,林如海因此极为看好。

根据他的推论,这股态势只要继续保持下去,新学终将在国内也会成为官学。

春江水暖鸭先知。

金陵江淮扬州的名妓们,影响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虽然不好听,实际上正是女子风气松动的开端。

“以后出门归出门,大街上也不要太招摇,终归是女孩子,外人看到不好,对名声也不好。”

林如海提醒说道。

几名丫头听到老爷仍然允许她们出门,各个喜不胜喜,离开了笼子后,谁还愿意被关回去呢。

前两日多么畏惧离开笼子,现在就多么怕回去笼子。

林黛玉白皙的脸蛋上浮现出红晕。

“平辽侯是怎么说的?”

她想看看他的态度,到底是真英雄还是假英雄。

自己只是女儿家,军国大事她不懂,但是她知道,只盯着女人那档子事,禁锢女人的男儿,绝对不是真英雄。

林如海瞅了眼女儿,内心犹豫。

他如今的名声在金州不好,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会拍将军马匹的小人。

名声是很重要的事情,名声臭了,做事难上加难,有个好名声则事半功倍。

自己的女儿品性,林如海是极为自豪的,但如果被将军收入房中,恐怕自己的名声彻底败坏。

而把女儿嫁给旁人,林如海又不敢。

现在金州的风气很微妙,本土派势强,外来派势弱。

他不可能把女儿嫁给本土派,会引起将军的忌惮,也不可能把女儿嫁给外来派,会引起本土派的敌意。

“唉。”

林如海叹了口气。

父亲的叹息,让林黛玉内心一颤,低着头不向继续询问。

“女儿吧,闲着没事做,爹也常跟女儿说新学,所以才想出门,倒是没想到会引起这许多的事。”

林黛玉委屈的说道。

“此事无关。”

林如海安慰了女儿一番。

……

送走了父亲,林黛玉也无心抚琴,经过庭院回去屋中,拿起了几本书读。

自个心不尽,翻了几页一个字也未看进去。

十九岁的林黛玉,闲静下来如姣花照水,神仙似的又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美颜。

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散发精华灵秀的魅力。

“你的安哥儿。”

在贾府时,打趣薛宝钗的话,在林黛玉耳边回荡。

她一生没有接触外男。

在贾府时也是如此,年节祭祖的时候,她不是贾府的女儿,所以是不参加的。

只是留在老祖母的身前,偶有见舅舅们。

宝玉,平辽侯。

一个儿时的玩伴,一个青春期遇到的浪荡子。

想起在平辽侯府第一次遇到平辽侯,无礼放肆的目光,林黛玉突然放下书忍不住捂住脸。

好羞人。

他怎么能这样。

都说他是伟岸的大英雄,哪里是个英雄的样子。

突然又想起,自己和他还是乘一艘船去的京城,只不过自己那时还不知道他。

“真是奇妙。”

林黛玉放下手,轻声的叹道。

“姨娘那边来人请,等小姐过去吃饭呢。”

紫娟走进来,打断了林黛玉的思绪。

林黛玉起身跟着紫娟离开,一路上都是平辽侯府的回忆。

……

林如海在书房吃饭,一边吃饭一边写信。

他从金陵请的大才来金州,治理辽东的水利,为金江镇的屯田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个契机。

国内人才无数,正好借着此风,招揽那些个有抱负心的贤才。

金江镇的体量,麻雀儿小五脏俱全。

治国包含了方方面面,需要无数的人才推动事务的发展,金江镇武功强盛,人才辈出,但是在治理一道上还是大为欠缺。

虽然犹如一张白纸,但是根基浅薄,很多草创的制度,有些许不合之处。

例如金州的盐政,在林如海看来就太过粗鄙。

盐政带来的利润,不亚于海贸,更为关键的是,盐政也是官府对地方百姓的控制手段。

在政治稳定层面上,盐政大于海贸。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