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西洼分巡道出了个狠人。

张达基从西洼赶了回来,在将军衙门里,面色不安。

金州,新安,旅顺,南关,长白山东岸十地,镇江,到处一片欣欣向荣。

所有人都在向将军府递交好消息。

人口的增长,田亩的增长,组织壮丁入山围猎,修建水利,组织妇女织布,编网。

而自己的属下里,一个十分孤傲的人,写了万言书,里面的内容和所有人反着来。

终于,进来一个吏员,告知张达基,将军来传他了。

张达基连忙起身,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身上是否干净,立马露出笑容,跟着吏员走去。

“坐。”

唐清安正看着手里厚厚的一沓公文,上面写满了字,字迹比较工整,让人看得畅心。

这封万言书,他已经看了三遍。

第一遍看时,内心是升起一股愤怒的。

认为这人为了出头,危言耸听。

忍不住看了第二遍,却让他平静了下来。

当第三遍时,他再也按捺不住,急派人去西洼,招了分巡道张达基来金州。

“这个叫做郑永廉,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将军的询问,张达基沉吟了片刻。

他本以为将军会愤怒,没想到从将军的声音中,反而听出了对那人的欣赏。

这般情况的话,那就不能按照自己刚才心里琢磨的说。

“此人不惑之年,只是个童生,在西洼负责文书,以及保管各地公文。

在分巡道里做事,为人勤恳,不喜多言,和同僚也不十分热情,喜欢看书。”

话语中规中矩。

如果对此人印象不好,则会认为他孤寂不合群,如果对他印象不错,则会认为是个怀才不遇的人。

唐清安点了点头。

他理解张达基的谨慎。

连冯胜之,顾应时如今当着他的面,说话时也会斟酌一二,何况和他并没多打过太多交道的张达基。

“那他写给将军府的这道万言书你看过没有?”

唐清安问道。

张达基回答的很慢,又努力保持语速平稳,让人感觉不出差异。

“此人的万言书,属下没有看过,但是也听过此人的言论,大致能猜些内容。”

唐清安把手中的万言书放到桌面,往前一推,示意张达基看一看。

张达基离开座椅,走到桉台前方,双手捧起万言书,也不拿回去,就在桉台上看着。

“为张道台搬来椅子。”

唐清安的话音落下,堂外做事的书吏们,进来一个人,把椅子挪过到前面。

张达基面色如常的坐下。

随着他坐下,椅子和地面没有发出声音。

屋子里,只有翻纸张的声音。

好一会,张达基放下了手里的文书,起身满面笑容。

“没想到此人这般有才,是我眼拙,没有认清人才,不然早就应该向将军举荐。”

只不过他的手不着痕迹的颤抖,放到了身后。

张达基的紧张,瞒不了唐清安。

这就是为什么,他不喜欢在将军府里和下属们谈事情。

在室外,不管是何处,谈起事情来,才能让下属能畅所欲言,相谈甚欢。

“张先生,你我相识有三年了吧。”

“是的,属下和家人逃离蛮族治下,千辛万苦投奔到金州,得将军赏识才有今日。”

“西洼你管得很好,不过此人所言,你认为是否属实。”

好一会。

张达基点了点头。

“此人说的事,虽有些言过其词,但也是些存在的现象。”

唐清安忍不住又拿起了这份万言书。

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朴素的记载了一些事。

一些不公正的事。

送走了张达基,唐清安这才召见了,早已在金州等候的郑永廉。

郑永廉穿着一身洗的泛白的青色长衫,留着长须,个头不高,身材瘦弱。

“你认为各地的分配制,已经跟不上民生的需求,为何有这种看法。”

唐清安见到此人,请了他坐下,随后直接问道。

郑永廉是个胆大,愿意冒险的人。

不然他也不会有此举。

因此大大方方的坐下,听到将军的问询,不但没有忐忑,反而畅畅而谈。

“各地人口不提,只西洼就有十余万人,在大周已经是一个县的规模。

民生各事都有官府控制,吃喝拉撒住行都要管,西洼的官吏才多少人,如何能办好。

百姓们为官府屯田有的已达到四年,甚至将近五年的,而各家没有丁点盈余。

长年累月下来,各个面色饥寒,生活困顿,谁家不会有怨言,而这些怨言都会指向官府。

而官吏又要负责这许多的事,各种矛盾积累下来,更会加剧百姓和官府的对立。

现在因为将军有救治之恩,百姓还能忍耐的住,再过一二年,或者二三年。

我只听过报一时之恩的,从没有见过报一世之恩的。

更如他今日分的鱼块小了,明日房子漏水,后日衣服破了,种种下来,都会怨言官府分配的不好。

这些隐患如果各地视而不见,不加以纠正,等后果显现时,则为时已晚。”

好久。

没有人当着他的面,这般率性而谈了。

唐清安听完郑永廉的话,沉思了起来,一时间分不清好坏。

“如你所言,把地分给百姓,再从中收税,垄断盐铁等大额物资获取利润。

我按照你的思路算了一番,百姓同样是困苦,而官府所得却比如今要少了许多。

而各地辽民还在投奔,如此下来,岂不是也是照旧吗。”

“属下提供的思路,虽然不能解决所有困难,但是可以缓解一二,至少,百姓的衣服破了,不会再埋怨官府。

而且将军多年前,不也是提过,日后也要分田亩吗,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此事先归纳一番。

然后把章程告诉百姓们,让百姓们有个期望,不至于绝望。”

郑永廉说完,见将军没有继续问话,低下头安静下来。

分田。

肯定是要分的。

郑永廉所言之事,其实冯胜之,顾应时都有过顾虑,那就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官府的能力跟不上。

不过因为如今的模式,能获得更多的物资。

所以就视而不见了。

但也正如郑永廉所言,矛盾不会因为视而不见就不存在。

日积月累下来,日后反而容易引起更大的麻烦。

“分田之事,需要慎重,不然一个闹不好,反而引起骚动,凭白添乱。”

“既如此,那更应该召集各地官员,重视此事,解决此事,视而不见绝对不是办法,而是懒政。”

听完郑永廉的话,唐清安不在犹豫。

留了郑永廉在将军府办事,让他这段时间拿出个章程来,一边召集各地官员。

半个月后。

各地主官都汇聚到金州。

“金州有的民户,已经为我们屯田四年了,三年的也不在少数,不能再如此对待他们。”

朱文,顾道初,戴国伟,陈恒……这些一地主官,已经事先得到通传。

因此听到将军的话,众人并没有意外。

人们不约而同的看了眼张达基,张达基目视前方。

“分田这件事,需要慎重。”

朱文首先说道。

“分田的事情,我极为支持,但是这件事太大,一定要事先想个妥当的方法,不然好事反而变为了坏事。”

这是老成之言,众人都不反对。

“我先说个大致的意思,在座各位都勘酌一二。”

正如朱文所言。

分田是好事。

但是怎么分,一个处理不好,反而怨声载道,引起百姓的不满。

唐清安拿起手中的册子。

这是将军府的官员们沟通后,做出来的方法。

“金州为官府屯田七年以上者,每户分田十亩,军中服役七年以上者,其家再多分田五亩。

渔户,匠户先不提,把大头的民户解决掉。”

每户十亩。

不多也不少。

众人心里有数了。

不提奴儿干司,整个辽东官册上的额田就有近四百万亩地,隐田谁也不知道有多少。

因为没有统计过。

金州的额田最多,有此地地利的原因,但是沉辽土地肥沃并不比金州差。

不过是因为金州靠近登来,山东运送物资到辽左,都会到金州,因此此地和其余各地不同。

所以隐田少,额田就多了。

而其余各地远离山东,所以额田少,隐田就多。

辽左西北一带的土地是精华之地,额田有两百余万亩,隐田只会多不会少。

辽左不同于内地。

辽左只有军户,是没有民户的。

实际上,辽左也有民户,但是官面上不称为民户,准确的说,没有记入户。

虽然如此。

这些户口,实际中还是归各地卫所管理。

辽左一户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余人。

因为没有统计,谁也无法肯定,所以又可以按照平均一户七人算,也可以按照一户平均八人算。

甚至可以按照一户平均九人算。

辽东五百万人,算作六十余万户,也就是说,一户平均十亩田,当然这是理论的数字。

而实际又会和理论有天壤之别。

世袭的卫所,世袭的官。

一卫所世袭的千户,副千户,百户,总旗,卫所里的仓库大使等官,不算小旗,合计近两百人。

辽东二十五个卫所,十一个所。

世袭的武官大概七千余人,这些武官的家族开枝散叶,占得田不知多少。

大周承袭大明,军户也是可以科举的。

不过一户只能一人。

寻常的军户,生活都吃不饱,服役都服不完,怎么可能有余力去读书。

因此辽东的读书人,不管童生,秀才,举人还是进士,基本上都是世袭武官家族出生。

可以说,辽东的田亩,至少一半都被世袭武官占了。

才有了史料记载,军户逃往等等恶果。

所以。

将军说要每户分田十亩,如果传了出去,恐怕会引起慌乱。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