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秦轩和女帝就在朝堂上宣布了两名修真者入仕为官的消息。
然而在场的大臣们虽然对文渊和古贺峰的到来,替皇帝夫妻感到欣喜。
毕竟有修真者前来投效,也就证明他们凤鸾国未来可期。
但另一方面,这些大臣也对两位修真者的到来有些担忧。
古贺峰就不必多说了,在了解到对方的万民道是什么东西以后,这些大臣嘴上笑嘻嘻地说自己以后要多多向他学习,成为一个为百姓牟取利益的好官。
这也让对于官场没有太多了解的古贺峰有些飘飘然。
他没有看出这些官员只是嘴上说说,心里却已经开始骂娘了。
毕竟古贺峰入仕之后担任的官职,就是秦轩当初担当的四品御史。
而他因为修炼万民道的关系,屁股跟这群封建官僚根本不在同一个位置上。
明面上,一众官员和古贺峰虽然相处融洽。
但实际上,当官员们面对这位万民道修士时,心里都胆战心惊。
他们都担心自己只要稍微做出一些让百姓们不满意的事,古贺峰这条疯狗就会紧咬着自己不放。
而以对方修真者的身份,自己这边还没法拿他怎么样。
如果说古贺峰这个代表民粹的家伙,因为只是可能给官员们造成麻烦。
但只要操作得好,还能够忽悠过去。
总体来说只是让他们感觉有些麻烦的话。
那修行圣人道的文渊,就让这些官员非常警惕了。
如果要了解凤鸾国的官僚为什么会如此警惕,首先就要弄清楚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了。
首先,凤鸾国由于是一个位于两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的国家。
因此,凤鸾国如今的主体意识形态还和圣人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和南方诸国一并,属于读圣人书的兄弟之国。
然而由于凤鸾国一直以来,都和北边的草原民族,西北的罗刹国有着长久的军事冲突。
所以凤鸾国的意识形态里,其实包含了许多实用主义的元素,和文风昌盛的南方诸国相比,很多官员读圣人书其实就只是为了应付科举,入仕为官。
如果秦轩这时候让凤鸾国的高层官员再去参加科举考试,估计除了那几个负责主持考试,批改试卷的官员,其他人估计都没有办法通过考试。
同时,由于秦轩这些年的经济改革,许多朝廷官员的利益,其实已经和国家的工业化绑定在了一起,而与南方的学阀没有太大关系。
如今,他们虽然也自称自己是读圣人书的读书人。
但实际上,朝廷官员和南方的读书人之间不过是貌合神离的状态罢了。
因此,在朝廷官员看来,他们和文渊之间,必然会产生利益上的矛盾冲突。
这种冲突,还不像古贺峰那样,可以通过愚弄的手段进行避免。
对于这种冲突,秦轩自然乐于看见。
甚至为了加强这种冲突,秦轩还让文渊出任博士官长官,让他去领导朝廷里那些负责治经的博士,以此让文渊和朝堂上的官员形成泾渭分明的阵营。
此时此刻,虽然朝廷上的官员虽然对古贺峰和文渊的家人问候了成百上千遍。
但表面上,大家却还是一副和和睦睦的样子。
看着坐在皇位上的女帝,还有一旁铁王座上的秦轩,已经干了十多年户部尚书,已经初显老态的刘忠明首先拜了拜。
“陛下,臣等这几天已经看了红色警戒的简报,对暴雨洪涝区的情况大致了解。”
“就是不知道,陛下和亲王殿下,是否已经把那些天灾道妖人剿灭了?”
“并没有……”
对于刘忠明的问题,秦轩并没有隐瞒。
他说道,“那些天灾道妖人人数众多,虽然他们的实力并不如本王和陛下,但一时半会也杀不完。”
“本王和陛下这次回来,就是稍做修整,顺便对中央的一些决策进行调整,等这边的事情忙完了,本王和陛下,还有文爱卿,古爱卿,苏御医,就会开启新一轮的南征。”
听到秦轩的回答,刘忠明了然。
他之所以这么问,其实就是想了解朝廷接下来的任务。
既然天灾道妖人还没有完全剿灭,那他们自然需要在这上面持续增加资源。
想到这,刘忠明问道,“既然如此,殿下昨天说的那三亿两银子,咱们应该怎么花?”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包括文渊和古贺峰,都集中起精神。
对古贺峰来说,他自然想让朝廷将这三亿两的赈灾银子全部落到实处。
最好负责赈灾的官吏们,上上下下全部义务劳动,不拿一文钱。
而另一边的文渊却没有古贺峰那么高尚的情操。
在听到三亿两银子以后,文渊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个声音,让他想办法将这三亿两吞下。
强烈的贪欲,在他心中形成。
与此同时,他也感觉到了身边一些官员的贪婪。
文渊明白,这些官员和他一样,对这三亿两银子起了歪心思。
这些人,是自己可以拉拢和利用的对象。
然而让文渊感觉奇怪的是,他惊讶的发现,朝堂上对于这三亿两银子产生贪念的官员,甚至还没过半。
而剩下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在西北当官,对于圣人书无感,甚至无法让文渊窥探内心的官员,似乎并没有生出捞钱的心思。
他不免有些惊讶,这凤鸾国朝堂上,竟然有这么多的清官?
只是文渊不知道,这些大臣其实并不是对这三亿两银子完全没有想法。
只是他们没有文渊这么low,会直接伸手捞钱罢了。
这些官员自己,还有他们的家人亲戚,都掌握了不少西北工厂的股份。
对他们来说,想要从这三亿两银子里分一杯羹,有更干净的办法。
要知道,朝廷这三亿两银子里,有很大一部分并不会直接转入南方各省的财政。
户部的官员,会拿着这些钱去到西北的工厂,下达许多赈灾物资的生产订单,让工厂生产赈灾物资。
因此,他们只需要为自己掌握了股份的那些工厂抢下足够多的订单,就能够名正言顺的赚钱,而不需要担心被御史抓到贪污腐败的行为。
于是乎,这些官员纷纷发言。
“陛下,臣听闻真理市第三炸药厂生产的炸药物美质优,而且价格公道,臣建议陛下可以在那里采购炸药,用以制造储蓄洪水的堰塞湖。”
一个在真理市第三炸药厂拥有股份的官员说道。
接着,一个在岐山市的人参种植庄园拥有股份的官员不甘示弱。
“陛下,臣听闻苏御医的药雨术需要大量药材,岐山市今年出了一批五年人参,虽然品质不如那些百年人参千年人参的,但胜在数量多,物美价廉,可用作药雨术的开销……臣建议朝廷可以购买一批。”
“陛下……”
“陛下……”
“陛下……”
两名官员起了个头,剩下的官员也按捺不住了。
他们纷纷建言献策,一副正义凛然,大公无私的样子,就好像他们并没有掌握当地工厂的股份,只是纯粹为了百姓谋福祉一样。
而这一幕,也让一旁的文渊看了,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