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什么,赤扈汗王遇刺身亡?”

张雄山听到邬散荣大呼小叫,也禁不住神色一振,与徐惮、苏蕈等人大步迈进衙堂,就见石海、邬散荣、萧纯全、萧纯裕等将都为斥侯刚传回来的消息兴奋不己。

“你看信报!”邬散荣将斥侯刚拼死送回的信报递给张雄山。

“……赤扈大军围兴庆府,一说党项王妃于兴应府外为赤扈人所擒,一说党项帝忧惧屠城,献王妃、王女数人乞降,赤扈汗王召党项王妃伺寝时被伤及要害,在兴庆府攻陷前夕伤重不治,赤扈军中目前宣称其坠马受伤无法御军,着四王库思古统兵攻陷兴庆府……”

“赤扈兵锋至兴庆而止,这消息绝不会有假!”张雄山也是难耐兴奋的拍案叫道。

赤扈两路大军总计将近三十万,从去年入秋就开始集结,之后分别从西边的黑河以及北面的阴山杀入党项境内,基本上没有遭遇到像样的反抗,就攻陷党项西部、北部近乎全部的土地,围于兴庆府城下。

也就是说,赤扈大军完全可以在占领兴庆府之后,渡过黄河进入陇西地区,又或者沿黄河南下,攻占和南等地,最后兵锋直指秦州(黄河在党项境内,是几字形的左半部分,于党项核心区域,乃是由南往北流各)。

要不是遇到如此巨大的变故,谁能遏制赤扈大军前进的步伐?

“走,今日一定要痛饮一番!”邬散荣抓住张雄山的胳膊,现在就要将他把酒馆里拖。

赤扈大军进攻江淮失利,转头先征讨党项,秦州几乎所有人心头都压着巨石喘不过气来。

萧林石、石海等人每日竭虑殚精却无良策,人也变得羸弱削瘦不堪——特别是这几年来,赤扈人除了对大越用兵外,还分兵西征,差不多已经踏平轮台、伊吾等地,从西面完全对党项的包抄,也实际上斩断了契丹残部西迁的幻想。

即便这一次与高家发生激烈争执,萧林石意欲率领残部西移,也仅仅是想着率领十数万族人转移到位于熙河路西部、位于洮水、大夏河上游的积石山一带,暂时避开赤扈大军的锋芒。

再往西,就只能从赤扈大军已经征服的黑河、青唐地区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做这样的选择,除了一路会有不计其数的契丹男儿倒下外,要往西多远,才能彻底避开赤扈人已经彻底往西域及泰西展开的兵锋?

就算他们能一路杀出重围,找了一处赤扈兵锋暂时还没有抵达、水草丰茂之地,但从当地人手里争下这块栖息地,又需要多少契丹男儿为之付出牺牲?

巨石将倾之际,听得赤扈汗王遇刺而亡,大军顿于兴庆府的消息,怎么能叫人不欣喜若狂?

见邬散荣迫不及待这时就要拉他去饮酒,张雄山朝萧林石拱手说道:“那我今日就不叨扰萧帅,先陪邬将军饮酒去了!”

“你们难道嫌都督府里的酒不能醉人?”性情沉毅坚勇的萧林石,这时候也是开怀大笑,跟石海说道,“我看都督府里今日可以解开酒禁了,我也好久没有尝一尝酒滋味了,馋了!”

“饮酒之前,当遣快马将喜讯传往汉中、舞阳、襄阳、建邺!”张雄山说道。

“这是当然,纯全已将几封信报、奏函拟好,传驿信使也都已经召集到府中待命,就等盖印封漆了——也是邬将军一惊一乍,把这事给打断下来了……”石海笑着说道。

萧林石一边着人去安排酒宴,一边将其长子所拟写的信报、奏函再一一过目,确保无误会签押盖印,封住竹筒之中,之后由十数名信使快马驰报各方。

过了许久,张雄山才稍稍平复激动的心情,坐在堂前问萧林石:“赤扈贼王遇刺而亡,萧帅以为这能为大越争取多少时间?”

赤扈汗王遇刺身亡,这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显然不能指望赤扈人就此会分崩离析,从此不再成为大越的威胁。

除了赤扈人目前已经建立完善的军政体制之外,赤扈汗王崛起于漠北,半生征战,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赤扈人应该对其因病或种种意外驾崩有所准备。

而赤扈汗王遇刺身亡,赤扈大军也没有特别惊惶失措,依旧照着既定的计划攻陷党项国都兴庆府进行了屠城。

这不仅预示着赤扈铁骑进入最为鼎盛、巅峰的时期,也为南征大越扫平最后的障碍,只待赤扈人新的汗王登基即将,其大军随时会席卷南下。

当然,这并非没有意义。

这至少能给大越争取到更多的缓冲时间。

建继帝于襄阳即位登基,虽说其间经历种种艰辛与凶险,虽说内部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各地民乱此起彼伏,但不可否认的是大越也在迅速的恢复秩序与元气,甚至可以说是军事实力要远胜于汴梁失陷之前。

除了楚山之外,西秦路、东川路以及淮东、淮西路四支大军即便实力上还有一些差距,但此时也敢于跟赤扈人打硬仗,远非天宣末年一触即溃那么不堪。

而楚山更需要时间。

赤扈汗王遇刺是好消息,好就好在能给大越争取更多的时间,现在最关键的是这个时间到底可能有多久。

“赤扈人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即其父在世时,长子成人结婚分出去居住,分得一部分财产及牲口,其父死后,由正妻所生的幼子继承财产,管理家务——老汗王在世所立大札萨克法典也规定分家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继承父业。以此来论,赤扈当是大妃所生的幼子、也是最具军事才能的四宗王库思古继承大位。而此次征讨党项,也是四宗王库思古辅佐汗王身侧用兵,最终攻陷兴庆府以及屠城,应该都是库思古的手笔。然而涉及汗王之争,事情远不会这么简单,其大宗王阔撒、二宗王兀鲁烈、三宗王蒙赤早就各挡一面,附属精兵数以万到十数万不等,其他大小宗王也数以十计,他们可未必甘愿库思古继承大位。甚至在此之前就有信报称赤扈人这次征讨党项,内部就讨论过汗王年事已高、若遇不幸当谁继位的问题,赤扈汗王当时就召集群臣、诸臣,指定长子阔撒为继承人,”

萧林石这些年对赤扈钻研极深,说道,

“因此,阔撒与库思古未必会兵戎相见,但一定会为汗位争上一争。而与中原帝制不同,赤扈人奉行库里勒台制即部落议事大会制,最终汗位落于谁家,恐怕要等赤扈人召集部落议事大会之后才会明晓。估算下来,应该能在大越争取到两到三年的缓冲时间!”

“有这两三年缓冲时间,未必不能争上一争啊。”张雄山乃是楚山行营军情司左参军,对楚山内部种种情形的了解,远在普通武将之上,知道真要有两三年的缓冲时间,楚山的军事实力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大台阶。

“是啊……”萧林石也是感慨道。

有两三年的缓冲时间,一方面他们暂时不需要离开秦州,与高家的矛盾还能克制两三年,另一方面在洮水、大夏河上游也有时间经营,不至于西移太仓促,以致立足未稳,就有可能面对赤扈人的兵锋——当然,萧林石心里也希望两三年间南朝会出现更为乐观的改变。

在契丹、党项以及诸多附蕃都纷纷被赤扈人征服之际,唯一能抵挡这庞然大军,遏制住其扩张之势,也只有南朝了。

他都有些后悔过早对和南出兵了,这事极可能会成为南朝攻诘他们的把柄,令楚山想要帮着说句话更加被动。

不过,之前谁又能料到此时会出现这样的转机?

“这顿酒宴过后,我恐怕就要跟萧帅辞行,提前返回楚山了,”张雄山跟萧林石说道,“楚山诸多军将学员可能还需要继续留在秦州历练,要请萧帅多加照料……”

有些事情绝不能泄漏半分,不能写入秘信之中传回楚山,张雄山决定还是亲自赶回楚山面禀徐怀。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三国帝图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特种兵之一夫当关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