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父皇,儿臣认为李大人说的在理,儿臣纵观华夏历代,唯有那大唐高宗与之不同,其也是特殊情况下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父皇,李大人此举,乃是正国本,谋国之言也。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且儿臣身强体壮,雄英这孩子又尚且未到及冠之年,还请父皇三思。

父皇,李大人等人皆是为国为民,才有如此言语,乃是谏言也,还请父皇饶恕李大人尔等,莫自断言路啊!”说完,太子朱标行了一礼,跪地。

朱元璋右手指向朱标,有些怒其不争的味道道:“你!”

朱雄英见此情形,心里觉得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是越来越有趣了啊,是东宫那位搞得鬼还是北方那位搞的鬼,还是说另有其人?

朱雄英见自己名义上的父亲——太子朱标眼神示意自己,心中无奈的感叹,这太子不好做,皇太孙更不好做啊。

朱雄英朝朱元璋行了一礼,缓缓开口说道:“皇爷爷,孙儿有话启奏。”

朱元璋闻言语气一缓,但对于底下的大臣处置并未松口:“大孙,你随时都可以说话,不用启奏。

但是,若是为了这群藐视王法,祸害朝纲的奸臣,大孙还是不要为之求情。”

朱雄英听到自己的皇爷爷这样说,顿感无语,这不是在为难人嘛。看来还得想办法来化解此次的礼仪之争了。

该怎么化解又能做到引蛇出洞呢?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用想都知道是不行的,用师父的名义也不行,毕竟师父还在殿外。好吧,万能的道祖,这锅还是得你来背了。

“皇爷爷,还记得孙儿之前说的实事求是嘛,所以孙儿也就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此事。

首先,孙儿感念皇爷爷爱护孙儿之心,孙儿没齿难忘。然,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是不可以的。古语有云,治国如同烹小鲜,更何况是国之储君呢?

皇爷爷,纵观华夏历代,立嫡立长乃是基本原则,且是儒家所提倡的基本教义。如今,皇爷爷身体康健,父王更是正值壮年,而孙儿也不过14岁,尚未及冠之年。

因此,皇爷爷想立孙儿为皇太孙,孙儿认为为时尚早,不如等孙儿及冠之后,再行封赏,如何?”

朱元璋对于自己这位孙儿是偏爱的,在听完朱雄英的讲述后,下意识地左右踱步。他在思考,思考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首先,自己之所以想在自己孙儿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上就立下皇太孙,正是考虑到国本的稳定,免得一些大臣怀着不轨之心。正如标儿这样,早早立下太子之位后,其它的儿子对于这个太子之位也就能断了念想。

其次,正如自己的大孙所言,自古以来为了王朝安稳,都秉持着立嫡立长的原则,而那些非嫡非长的帝王,得来的皇位是干净的吗?这也是自己不想看到的。

也正是如此,自己才会想着早早立下皇太孙。只是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些大臣反对,标儿也算是反对。

“大孙,难道你就不想被早早立为皇太孙,然后你想做什么事情都能名正言顺,出师有名吗?”

朱雄英闻言一愣,自己现在还不算是名正言顺吗?我不仅有道祖钦赐的好圣孙的名号,还占着立嫡立长的基本原则,自己只要不要胡作非为,触犯大明律例,这皇太孙之位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朱雄英行了一礼,很是自信的语气回答道:“皇爷爷,孙儿并不用想,孙儿乃是皇爷爷之嫡长孙,父王之嫡长子,不仅占着立嫡立长,更是得到上天的认可。

孙儿认为,孙儿在占据这两者的条件下,是不会有不轨之人对孙儿不利的!”

朱元璋虎目一睁,但下一秒转为欣喜,笑着夸奖道:“哈哈哈,好,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孙子,说话就是让人提气。

大孙,虽然现在封为皇太孙为时尚早,但有些人犯了大不敬乃至其它大罪,你觉得皇爷爷该怎么处置呢?”

朱元璋是听出来自己大孙只是话中有话了,既然自己的大孙有自己的想法,而自己也有意让大孙了解朝廷政务,那么就不妨让自己的大孙试一试,反正万一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大可以出来替大孙擦屁股。

底下的大臣在听完朱元璋的话后,纷纷看向台上这位皇长孙,其实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想让这位皇长孙处理李叔正等人,而这些人是死是活也就是这位的一念之间了。

朱雄英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就想到了接下来的处理,遂开口建议道:“皇爷爷,孙儿建议您,对于李大人等人的处罚,不如就降其官职,罚俸即可。

虽大不敬乃是重罪,但念在其也是一心为国,冒死劝谏,也就小惩大诫吧。”

朱元璋既然想让朱雄英做决定,那就不会驳了朱雄英的意思,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朱元璋遂下令道:“礼部侍郎李叔正、都察侍御史陈言明等人无君无父,枉议朝政,犯下不可饶恕之罪过。

今皇长孙陈明利害,为其求情。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将这些人拖出去杖责三十,降其官职一等,罚俸一年!”

说完,朱元璋接着看向底下的大臣,继续说道:“各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臣等附议,皇长孙殿下仁德。”

朱元璋见底下大臣没有什么意见,就继续抛出自己的另一道旨意:“既然尔等都无意义,但咱还有一道旨意。

咱的大孙既然认为封皇太孙还为时尚早,那么咱就封他为王,赐封号为吴!”

底下的大臣闻言,顿时交头接耳,面面相觑,他们想反对,但又没理由反对,毕竟他们自己已经放出了口子,皇太子在,不立太孙,但可封王耳。

朱元璋望着底下交头接耳的大臣并不生气,也不管那些负责纠正朝堂纪律的官员,既然你们敢摆咱一道,那么咱就退而求其次。

朱元璋左右摇头,看着这些大臣,见其始终没人回答,厉声呵斥道:“怎么?尔等还有异议不成!”

底下的大臣哪里还敢有异议啊,只不过想看还有没有愣头青出来反对。而能站在这朝堂上的人哪里会傻,他们可还听着李叔正这些人被打的声音呢。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

……

下朝之后,朱元璋带着朱标和朱雄英往坤宁宫里走,路途中,太子朱标询问朱元璋的伤势道:“父皇,儿臣看您伤得挺重,不妨叫太医过来看看吧?”

朱元璋右手摇了摇,这才多大的伤啊,比起以前受的伤,现在这伤都不算是伤:“不用了,雄英已经给咱包扎好了,咱现在没事。”

朱标望着两人还沾着血液的衣服,再次开口提醒:“父皇,不妨去换一身衣服吧,不然母后看到雄英这样子,该担心了”

朱元璋看了看身上已经凝固的血液,再看看大孙的衣服,右手一拍脑壳。啊,咱怎么忘记这茬,不用想也知道,咱的妹子要是看到雄英这孩子受伤了,那觉得饶不了自己,还好咱的大孙身手不凡,并没有受伤。

“标儿,去,去拿两件衣服过来,咱就在这里等着。”

朱标闻言,一愣,自己什么时候也要干下人的活了?呦,我的好父皇呦,您真当儿砸是万能的喔,啥事情都能帮您做。

哎,真的是有了孙子,没了儿子。我还是您最喜爱的儿砸嘛?

虽是这样编排,但朱标又哪敢这样说出来,也只能行了一礼,转身替这爷孙拿衣服去。

待朱标离开,朱元璋眼神示意朴不成,朴不成立马会意,遣散了跟随的太监,并在宫门外等候眼前这爷孙俩。

朱元璋目光一狞,看着朱雄英询问道:“大孙,刚才朝会上莫不是发现了什么?”

朱雄英刚看朱元璋突然变脸,还有些害怕,在听完自己皇爷爷的话之后,也严肃着脸回答道:“皇爷爷,孙儿不想欺骗皇爷爷。孙儿怀疑,有人想对孙儿不利,极有可能还是之前刺杀孙儿的那些人。

孙儿之所以暂时放过李大人等人,正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

朱雄英并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说出来,他虽然说怀疑是吕氏,但自己手上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若是平白无故的猜测是吕氏,那么就极有可能会造成自己对所谓的母妃不孝,乃至兄弟不合的声音出来。

朱雄英这话在朱元璋看来,提示已经挺明显了。没错,这群人打着太子在,不立皇太孙的理由来反驳,但其本质就是不想让咱大孙得到这皇太孙的位子。

至于为什么不想让咱大孙得到位子,想想也知道是哪些人在搞鬼。但咱自己知道又能怎么样,目前还需要他们,自己还不能动手。

朱元璋半蹲着身子,看着这已经有一米四的大孙,鼓励道:“大孙,好样的,这才是一个君王所还具备的手腕。

大孙,虽然皇爷爷现在还不能封你为皇太孙,但咱起码把这吴王封号赏给了你,你可知道这吴王封号吗?”

朱雄英哪里会不知道这吴王封号,这个世界知道,前世也通过历史教科书以及电视剧了解到,朱雄英点了点头回答:“皇爷爷,这吴王封号是皇爷爷尚未登基之时的封号,其意义绝不是单单一个吴王的。”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大孙,就是聪明,皇爷爷就是想要告诉他们,吴王吴王,只有嫡子嫡孙才能拥有,且还是立为太子、皇太孙前需要获得的封号。

大孙,你一定要知道,这朝堂上啊,并不是说皇帝就能一言而断的,这需要跟那些大臣不断的角逐才能有结果。而皇爷爷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才罢黜了丞相制度,不断的加强皇权。”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皇爷爷,孙儿知道了。”

就在朱元璋和朱雄英聊天的时候,吕氏携着朱允炆往朱雄英这个方向而来,在看到太监总管朴不成之后,就麻烦朴总管通传一声。

朴不成来到朱元璋面前问道:“皇爷,太子嫔携皇孙求见,手中还拿着衣服。”

朱元璋眼睛瞥向宫门外的吕氏母子,目光一睁,咱一直说后宫不得干政,这吕氏又怎么会知道咱受伤了!

朱元璋面露不悦,开口说道:“宣。”

朴不成领命而去,不多时,吕氏拉着捧着两套衣服的朱允炆来到朱元璋面前,在行了一个福礼之后,开口说道:“儿媳吕氏,见过父皇,儿媳给父皇请安了。”

朱元璋并未回答,朱雄英则上下打量了一下所谓的吕氏。嗯~姿色不错,不愧是自己便宜老爹的妾室,就是其品德嘛,还有待考察了。

朱允炆手捧着衣服,弯腰行礼道:“孙儿允炆见过皇爷爷,孙儿向皇爷爷请安。”说完,又对着朱雄英说道:“允炆见过大哥,大哥安好?”

朱雄英这会儿自然也注意到这位历史上的建文帝,不错嘛,斯斯文文,还风度翩翩,看着比自己还小两岁的朱允炆,第一印象还是觉得不错的。不过,不过嘛,其本质是不是还是历史上的建文帝一般,那照样是有待考察!

朱雄英回答道:“允炆弟弟,大哥没事。”

在朱雄英说完这句话之后,朱元璋适时开口询问吕氏道:“太子嫔,咱记得咱曾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不知你怎么知道咱的行踪呢?”

吕氏闻言心里一点也不慌,来之前老早就准备好了说辞,遂缓缓开口解释:“儿媳妇自然谨遵父皇曾下的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这次儿媳带允炆来求见父皇,正是允炆这孩子在大本堂回东宫的路上碰到了父皇,远远看到父皇跟雄英这孩子受了伤,火急火燎的跑到儿媳妇这边述说。

允炆述说完之后,就提议儿媳妇说要及时带衣服给父皇和雄英这孩子穿。这不,儿媳正要带允炆前往,就在路途上遇到了父皇,也就跟朴总管说儿媳妇请见。

父皇,允炆若是哪里有犯错的地方,请怪在儿媳妇身上吧,允炆这孩子也是关心父皇和他的兄长。至于儿媳妇是否干政,还请父皇明察。”

说完,吕氏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朱元璋点了点头,自己带大孙回来的时候也差不多是大本堂短暂休息的时候,看上去没有啥问题,至于这偶遇自己嘛,也算说得过去。

“起来吧。”说完,朱元璋又对着朱雄英说道:“大孙,行礼。”

朱雄英闻言,有些为难,他并不想按照所谓的母妃来称呼吕氏,在他看来,自己的母妃是已经逝世的太子妃常氏,而不是面前的她!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三国帝图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特种兵之一夫当关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