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这样,朱雄英给朱元璋、皇后马氏讲解了土豆从土质、播种、植苗的处理等的注意事项。

在听完朱雄英的讲解之后,朱元璋和皇后马氏也算是了解了这个土豆,朱元璋将手中的土豆拿给朱雄英之后,朱元璋兴奋地开口说道:“大孙,既然如此的话,皇爷爷就不要求你回皇宫居住了,种植土豆的事皇爷爷就全权让大孙你负责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郑重承诺道:“皇爷爷,您就放心交给孙儿吧,孙儿也知道土豆事关重大,容不得一丝闪失。”

“嗯,那好,皇爷爷就放心了。”

次日,奉天殿

从大孙回来之后的朱元璋,感觉大孙给的三策确实很好,当日夜的时候,蒋瓛也将章程给送了过来。

在思考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朱元璋再次让在京官员参加大朝会。

待朱元璋落座,群臣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朝廷礼仪过后,朱元璋首先开口说道:“咱做这个皇帝已经有十四年,这十四年来,咱寻求大臣来帮咱治理天下。所以让中书省总理天下政务,都督府来统一天下的兵政,御史台来振朝廷的纲纪。

但咱哪里想到啊,会有奸臣想要窃取掌握这大明江山,违法污蔑圣贤的大臣,怀着那不轨的心,放纵坏人,欺骗蒙蔽……”

朱元璋一开口,底下的大臣无不是各个心惊,虽然他们知道胡惟庸谋反的事情已经发生,且后果一定很严重,但听到自己的皇帝如此这样说,早已经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朱元璋接着说道:“咱想啊,要不就革除中书省,提升六部,仿照古代六卿的制度,让他们各司的事务。另外,再设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像这样,就权力不集中在一个部门,事情不留于阻塞,你们认为怎样?”

说完,朱元璋就静静地看着底下的大臣,他相信此事并不会那么容易就能通过,正好他可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此刻的大臣哪里知道朱元璋心里在想着什么,是皇帝有心为之,还是抛了这个饵料,看谁不长眼,自己傻傻的冒出来。

见底下的文臣没人开口,朱元璋再次开口说道:“无妨,各位爱卿皆可以畅所欲言,咱恕尔等无罪。”

底下的大臣见朱元璋如此说了,但还是没人开口,他们不傻,说是畅所欲言,但实际上还是要对皇帝的心思,若是唱反调的话,自己今天就有可能是躺着出去这奉天殿了。

见还是没人开口,朱元璋最后说道:“既然各位爱卿都无话可说,那咱就认为你们是同意废除这个丞相了!”

待朱元璋话音落下,太子朱标不得不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朱元璋转头看向右侧,大臣视角为左侧的太子,点了点头说道:“标儿,你说。”

朱标向朱元璋再次行了一礼后,转身对底下的列位臣工说道:“胡惟庸一案虽还在三司会审之中,但谋反一事可谓是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但是,在孤看来,胡惟庸谋反错的是胡惟庸这个人,丞相制度并没有错。看我华夏千年历史,汉有丞相萧何,辅佐汉高祖诛杀暴秦,造就大汉江山。终大汉一朝,有萧何、曹参、陈平。

再历数各朝,魏之贾诩、王朗,隋之高颎、赵煚,唐之裴寂、房玄龄,乃至弱宋之范质、王溥。无不是宽厚待人,治家简朴,廉慎守法等等。

故在孤看来,错的是人,而非丞相制度。父皇,这丞相制度是否罢黜,还望父皇三思。”

说完,朱标向朱元璋再次行了一礼。

朱元璋眯了一下眼,呼出一口气,待睁开眼,遂开口对朱标说道:“嗯,标儿,你先退到一边吧。”

说完,朱元璋继续开口:“太子已经说了看法,列位臣工可有相同的看法吗?”

底下的大臣闻言,还是没人出班陈奏,他们不傻,太子只不过历数了各朝的贤相,但那些奸相可是史书昭昭啊,就比如说秦之赵高,汉之王莽、曹操,唐之杨国忠,宋之秦桧,这些人无不是遗臭万年的。

此刻,朱元璋真的生气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你们发表意见,就是没人开口说话。咋滴,头上的脑袋是铁做的不成?

朱元璋冷着脸,开口呵斥道:“怎么!咱说的话,没人听见啊!吏部、礼部还有御史!”

待朱元璋说完这句话,吏部、礼部、御史出班了六人,异口同声道:“臣等附议太子殿下之意见。”

“还有人吗?”朱元璋再次开口说道。

此刻,监察御史许士廉出班对奏:“陛下,臣监察御史许士廉启奏。”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准。”

许士廉拿着芴板,开口说道:“臣有不同的看法。

在臣看来,历朝历代的制度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再何况陛下想要废除这丞相制度呢。这本就是陛下决定的事情,但既然陛下已经做出了废除丞相制度的旨意,那就应该遵从它。

只是臣担心陛下日理万机,劳神太过,怕陛下龙体有恙。故而臣建议陛下不如设三公,以勋旧大臣担任太师、太傅、太保,总领百官事务。

例如封建、发兵、铨选、礼仪、音乐等之类的重大决策就上奏请求陛下裁决,其余政务则按旧例。这样的话可以断绝奸佞之人擅权,也可让陛下不必于如此操劳。”

朱元璋听完,不禁的点了点头,虽说这个方法不如咱的大孙好,但是起码还是有些用处的,只不过嘛,咱不会采纳这个计策。

“许爱卿的计策咱还得再想想,其他人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待朱元璋说完这句话,底下的大臣也就渐渐放下心来,既然不同的看法都出来了,而且截止目前,朱元璋对这两拨人并没有做出处罚,那么就能说明他们的帝王此次是真的在听他们的建议。

不多久,又有一个御史出来说道:“陛下,臣,启奏。”

朱元璋点了点头:“准奏。”

这名御史开口说道:“陛下,列位臣工,在臣看来,这丞相制度当废除之,为何?

历数我华夏历代,虽贤相可以一一举例,然谋权害国之人也有。

如秦之赵高,区区一宦官,也想谋求这丞相之位。昔日这厮与秦相李斯、公子亥合谋,篡改始皇遗诏,立公子亥为太子。

又诈诏赐死公子扶苏与将军蒙恬,而后株戮宗室、大臣,指鹿为马。其人弄权不止,贪欲无度,陷害忠良无数,首开宦官专权先河,使得暴秦二世而亡。

再者唐之杨国忠,少时嗜赌好酒,不学无行,为亲党所鄙视。后因杨贵妃被玄宗宠幸而屡被提升,身兼十五职,权倾内外。终为拜相而专断朝政,主管选用官员,贿赂公行。

再看这宋之秦桧、贾似道之流,秦桧自得政以来,动兴大狱,胁制天下。岳飞狱死,秦桧势焰愈炽。贤士大夫,时系诏狱,死、徙相继,天下冤之。又置察事卒数百游市间,闻言其奸者,即送大理狱杀之。

其身为宋臣,反为金人作奸细,必欲其君纳币称臣于敌而后快,致燕云不可复,两宫不可返。

至于贾似道更是排斥异己,独揽大权,生活奢侈糜烂,聚敛奇珍异宝,

以上种种,历历在目,无不是在说这丞相制度在为祸天下。

陛下,正所谓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臣建议废除丞相制度,以振朝纲!”

好家伙,这个御史言官竟如此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使得朱元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比较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起身走到御案前,开口说道:“嗯,还有哪位爱卿有意见的?”

说完,只见五六位御史一同出列,异口同声道:“臣等附议,赞同陆大人的看法。”

朱元璋闻言心中一喜,看时机差不多了,也该把大孙所献的计策说出来。朱元璋遂转身再次落座,并示意太监总管朴不成。

朴不成立马会意,展开手中的圣旨,开口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秦一统六国,丞相渐显,终宋一朝,有贤相曰萧何、曹参、裴寂,亦有奸相如赵高、曹操、贾似道之流危害国家。

今有奸臣胡惟庸,意图谋反,另犯诸多犯法之事,朕回望这丞相千年制度,痛定思痛,今召令天下文武、百姓,废除丞相之制,废除中书,另设内阁以辅君王,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总揽天下兵政。

钦此。洪武十四年正月乙亥”

随着太监总管朴不成的话音落下,底下的群臣满是狐疑,这内阁又是什么制度?难道是另一个丞相不成?如果是的话,那还废除这个丞相干嘛,不就是换了个名字嘛。

时任吏部尚书阮畯出班启奏道:“陛下,请问这内阁又是何物?”

此刻见丞相制度已经废除,心情很好的朱元璋语气愉悦的解释道:“呵呵,这内阁是何物,本可以事后通过章程去了解一二的,咱今天心情不错,就不妨与各位爱卿解释一番吧。

内阁,乃是咱挑选几位官员辅佐君王处理政务的机构,咱昨日思虑一番之后,决定辅佐咱的内阁成员为七人。”

底下的大臣听到朱元璋的解释,也就明白了过来,看来这个内阁也跟丞相差不多嘛,只不过是从原本的左右丞相变成了七人罢了。

朱元璋接着开口说道:“内阁,只有批阅草拟之权,而无最终决策之权,所有草拟之奏折都将由咱进行最终的批红。另,内阁大臣只从正六品以下进行挑选,每个内阁大臣不得兼任六部职位。

此两项,咱会写入皇明祖训之中,后世之君不可更改!”

奉天殿内的文臣闻言,心情瞬间低落下来,这能进来奉天殿的大臣,品级哪个不是超过正六品的,那些正六品的官吏凭什么可以进入内阁,而他们这些从二品,正三品乃至正五品官却不能入阁?

朱元璋还在继续说话,“这个内阁,除了刚才咱说的这些,还有就是每个内阁大臣最多只能任期五年,五年之后不视多么的良好,都将下放到各地乃至六部之中。

此项,咱还是会写入皇明祖训之中,后世之君不得擅自更改。

还有就是,咱之前说过了,提升六部,因此从即日起,六部之尚书从原本的从二品提升至正二品。其它的事情,自有章程。”

待朱元璋说完,奉天殿中就安静下来,底下的大臣都在思考这内阁制度,至于提升六部的品级,他们已经自动忽略了。

高,实在是高,虽然明眼看上去这几项并不是内阁制度的全部章程,但是就单单这内阁权利、官员选任、官员任期这三项,就足以说明这内阁制度是多么的周到,势必不会再有权臣的出现。

而站在朱元璋身旁的太子朱标闻言,也陷入了沉思。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傻,也没有那么的仁慈。就单单刚才自己所说的那段话,明面上是维护丞相制度的合法性和存在,但暗地里却是一个坑,毕竟历史上不单单是有贤相,还有那些臭名昭着的奸相。

着了道的大臣只要是接过自己的话继续说下去,那么就很有可能被反驳掉,导致自己无话可说,陷入被动。

至于这内阁制度,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替代丞相制度的机构,无权无势还有任期限制,可以说是干最累的活,还不用怕它会变成丞相这般威胁皇权的势力。

至于这个内阁大臣的挑选,其实也很容易,从六部之中挑选或者从那些新科进士、翰林院里挑也是可以的。

一念至此,太子朱标行了一礼,开口询问道:“父皇,请问是何人献上此等良策?当真乃是我大明之栋梁啊!”

朱元璋闻言,笑呵呵的回答道:“此人乃是我大明之皇长孙!”

底下的大臣闻言,顿感心惊,先是消失十年,又是游历天下两年的大明皇长孙,太子殿下之嫡长子朱雄英,什么时候竟有如此才智和谋略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三国帝图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特种兵之一夫当关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浮生逍遥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