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牛大力的辞职申请也已经批复,现在职工不是短缺,而是太多了,有人辞职铁路方面也不会进行挽留的,而且牛大力也不是什么重要岗位的职工,说白了就是一个烧锅炉的,这样的人铁路是不缺少的。
于是在这一天的凌晨,牛大力并未惊动任何人,拎着自己的行李就离开了大院,临走的时候在姚玉玲的门口放下了一封信。
最后站在大院门口回头望了眼住了多年的大院,随后毅然的转身离去,此去不知多久,不成功他是不会回来的。
牛大力先是坐车来到了京都找袁沐,而袁沐对于牛大力的到来也是有些意外的,不过心里还是挺高兴的,看来牛大力是彻底想清楚了,这样挺好的,相比于侯三金,袁沐更加愿意相信牛大力。
牛大力在京都逗留了三天的时间,这三天内,袁沐给他讲了很多,都是一些做生意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牛大力记不住的都会用本子写下来。
袁沐并没有现在就将什么东西赚钱告诉牛大力,而是让他先跟着侯三金,先给侯三金当助理,从这个位置做起,等他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袁沐就会出资给牛大力成立新的公司,让他分离侯三金出来单干。
到时候可以让牛大力的生意辐射到东北这边来,毕竟现在东北的市场几乎处于一片空白,不过得等两年,现在袁沐的影响力不够,牛大力要是来得早免不了要被欺负。
这个时代那小混混多了去了,外地来的不被欺负那就是怪事了,等袁沐看看毕业后去哪上任,那个时候在让牛大力铺生意过来,自己也能照顾的到。
袁沐上一世就知道经济的重要性,自己要想走官途,那么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没有弱点,他要趁着国家还没有明文规定国家干部不许经商之前多赚点钱,这样别人就无法用金钱腐蚀自己。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圣人,可能少来少去的钱财不能打动自己,就比如十万二十万的,或许自己看都不看一眼,但如果是五十万一百万呢?甚至再多一些几百万上千万呢?自己就不会动心吗?这个袁沐无法保证。
只有现在让自己的经济足够富裕,以后才能甩开膀子干,而且股权这种事他还不能亲自出面,等几年后,袁沐就把股权转给其他人,比如周晓白,让她代为持股。
而且自己所得的资产到时候也要向自己所管辖地的纪委报备,以防到时候被人用此事做文章,断绝隐患。
。。。。。。。。。。。。。
时间转眼进入了九月份,也正式迈入了秋季,不过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季,但气候依旧是挺热的,京都的天气就像是一个大火炉一般,热的人躁动不安。
九月三号,大学也正式开学了,袁沐也再次回到了校园,不出意外的,他成功的跳级了,本来应该开学上大二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大三,跟高育良和卫华天变成了同届的同学。
袁沐的各科成绩优异,而且写出了不少很有代表性的论文,吴教授特意为袁沐争取了这个机会,校领导开会研究,同意袁沐的跳级申请。
几天后,学校组织了一次拉练,这次的拉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下先辈们经历过的苦难,这次的拉练距离还是挺远的,从海淀校区一直走到平谷的顺平公社,全程将近九十公里。
这个时代的人身体素质普遍都不错,吃苦耐劳那是基本操作,无论男女,都要参与这次的拉练,不得无故不参与,不接受特殊理由,如果无故不参与,那你就等着挨收拾吧。
不过这次拉练的规模不是很大,只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哲学这四个学系参与此次拉练,现在能考上大学的人还是太少了,不少学系都是没有学生的,这四个学系才凑出几百号人,将将一个营的人。
还有另外一方面,这里毕竟不是地方,这里是京都,人数太多的话影响也不太好,这次拉练也是校方跟上级申请过,上级开会最终同意的。
而且这次众人带着帐篷,锅碗瓢盆,一切衣食住行都在野外解决。
对于此事,袁沐是一点意见也没有,溜达溜达还是挺好的,他其实一直想游览一下京都的风景,但之前一直没有太多的时间,今天总算是有这个机会了。
九月十一日,几百号学生还有数十位老师纷纷背上了背包,至于帐篷和锅碗瓢盆都是众人轮流扛着,其实学校是有车辆的,但为了让这次的拉练达成目地,所以坚决不用一点外力。
而且这次的拉练不允许学生自己买吃的,一切吃食都由学校提供,就是一些萝卜啊,白菜,主食就是大米,小米,其他的基本上就没啥了。
带着这么多的辎重,众人也走不快,所以这次他们计划的往返时间是四天,也就是说,大家要带着这么多的辎重,每天至少要走四十多公里。
这对于袁沐来说自然是小意思,但对其他人就不太友好了,特别几百人之间还有不少的女生,她们的体能相对来说要弱上不少。
很快队伍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刚开始众人的新鲜劲还挺足的,一个个说说笑笑的,但等路程来到十五公里后,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
这天气这么热,而且还带着这么多的辎重,能好受就怪了,此次带队的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这位曾经当过兵,后来因伤退伍。
由于喜欢教书育人,而且学习也非常的好,复员后就当了老师,直至现在当了京都政法大学的教导主任,他的体能非常的好,今年五十多了,但十五公里下来看不见他脸上有太多的疲色。
此时的他一个劲的鼓舞着众人,讲述着当年先辈长征的故事。
这让袁沐很佩服他,虽然他的身上只有一个背包当做负重,但他的年纪毕竟在那摆着呢,五十多岁了,还能有这个气势已经非常不容易了。